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生于康熙元年(公元1662),死于乾隆九年(公元1774),是清代著名诗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都收集在《饴山堂集》中。《饴山堂集》,初名《因园集》,收在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六清代》,总第1325册,集部第264集。  相似文献   

2.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一字半峰,晚号独漉子。广东顺德人,明末遗民。以诗著称于世,与屈大钧、梁佩兰合称“岭南三大家”。其诗文集,以近人郭培忠整理的《独漉堂集》最为完备(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然亦有疏漏。笔者近日翻阅赵执信《饴山堂  相似文献   

3.
赵执信(1662—1744),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县(今淄博市博山区)人,清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和诗歌理论家。有《饴山堂集》、《谈龙录》、《声调谱》等著述。笔者近见赵执信所撰书序一篇,正可体现其诗教观(与《谈龙录》颇为一致)。此文新版《赵执信全集》(赵蔚芝、刘聿鑫整理,齐鲁书社,1993年)未收,今公之于众。芸书阁剩稿序在昔先王之世,太师陈风,凡所采于田野里巷间者,多闺闼房帷之作,若  相似文献   

4.
《诗抄》嘉庆元年众香亭刻本,竹纸8册《续集》民国丙寅刊本,竹纸1册藏书家专门措意于清人集部,初仅因关注明清易代之际史事而搜罗清初诸遗老别集;雍、乾之际,恣意禁毁,待清廷覆亡之后,又有人以当日禁毁书目为依据,专门搜求被禁毁的清人集子。当代藏书家中邓之诚和黄裳对这两方面均有偏好。另外有李一氓一派因专收词集也注重搜集清人词集。至于广泛搜罗有清一代之集部,则当由郑振蜂始开其端。据郑振蜂撰《清代文集目录序》和《清代文集目录跋》,知郑氏虽在1942一1944年三年期间,“专以罗致清集为事”,在此前后也另有不少收藏,但…  相似文献   

5.
四、集部在古代文献四部分类中,集部居第四位。(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是集部的源头集,指诗文集。所以称“集”,意取集聚众篇为一书。两汉以前,无“集”之名,抒情明理之文与辞赋诗歌大都以单篇形式保存在史传中,《史记》、《汉书》、《后汉书》都录载了不少。所以,《汉书·艺文志》分六个部分著录图书,无集部之设,于“诗赋略”中著录诗赋作品,类分五种。《隋书·经籍志》以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图书,于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三类著录诗、赋、文集。棉志)集部序:“班固有‘诗赋略’,凡五种,今引而申之,合为三种…  相似文献   

6.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六《集部·别集类存目三》:"《洹词别本》十七卷,附录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崔铣撰。"又云:"是集原本为赵王所刊,仅十二卷,编年排次而不分体;此本乃嘉靖甲寅池州知府周镐命贵池教谕  相似文献   

7.
清代著名学者刘宝楠,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人,著有《论语正义》、《释谷》、《汉石例》、《宝应图经》、《胜朝殉扬录》、《文安堤工录》、《愈愚录》与诗文集《念楼集》等。刘宝楠的前几种著作在学术界影响较大,而他的诗文集,虽然在一些刘氏的传记中作了简单介绍,但大多语焉不详,往往连诗文集的卷数也不知道。《清史稿·刘宝楠传》和《艺文志》只字未提《念楼集》,今人的《清史稿艺文志补编》还将《念楼集》的作者写成了刘启瑞。刘宝楠的诗文集在其生前和身后都曾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其书名有时称  相似文献   

8.
一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斋名壮悔堂,商丘人,明万历四十八年(1618)生,清顺治十二年(1655)卒。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清别集类著录《壮悔堂文集》  相似文献   

9.
《明史·艺文志》宗室集部著述考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史·艺文志>集部云"各藩及宗室自著诗文集,已见本传,不载",然考之本传,几无所录,故<明史>传、志之间在内容编排上有较大的疏漏之处.而其他文献资料所载明代宗室集部著述凡196种,可补<明史·艺文志>集部之缺.  相似文献   

10.
一、符山堂本《五书》版本特点及其差异符山堂本《音学五书》(下简称《五书》),由当时著名刻书家张弨校刻。顾衍生《元谱》:"(康熙六年)开雕《音学五书》于淮上,张力臣弨父子任校写之役。" 符山堂刻本是传世《五书》中最早的刊本,其余本子都是它的翻印本,如光绪十一年四明观稼楼仿刻本(今中华书局据此影印),光绪十一年湘阴郭氏(庆藩)岵瞻堂刊刻本,光绪十六年长沙思贤讲舍刻本,等等。"符山堂"盖张弨书室之名,其校刻之书镂刻精美,校雠精细,堪称清代板刻书中的精品。今传符山堂本《五书》,其版心高约二十厘米,半叶宽约十三厘米。扉页上一般有"符山堂藏板"字样(后来印刷的书则没有)。"姓氏"一叶列有顾氏外甥徐元文、徐乾学、徐秉义三兄弟"参阅"及张力臣、张叶增、张叶箕父子三人"校订"和"同  相似文献   

11.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清代学者、文学家。乾隆末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曾于杭州创设诂经精舍,广州设立学海堂,提倡朴学。中华书局整理本《研经室集》是目前收录阮元作品最全的诗文集,包括阮元自编《研经室集》和其子续编文集。《研经室集》和续集分别编于道光八年(1828年)和十年,而阮元至道光二十九年才去世,所以有集外诗文未能收录其中。《研经室集》整理本出版后,相继有学者进行集外文的辑佚,其中陈鸿森《阮元研经室遗文辑存》(杨晋龙主编:《清代扬州学术》,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5年版,第653—777页),裒辑集外佚文达上百篇,王章涛《阮元年谱》(黄山书社2003年版)所辑集外佚作亦夥。笔者亦以《阮元〈研经室集〉集外文辑》(《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阮元〈研经室集〉集外文辑佚(续)》(《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为题,补辑阮元集外诗文数十篇。今笔者从道光二十九年刻本《古春轩诗钞》卷首辑得阮元所撰《梁恭人传》,并从《清代名人墨迹》和《长离阁集》辑得佚诗二首,为阮元《研经室集》所失收,也为以上诸家所忽略,兹移录如下,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0,32(10):F0002-F0002
李商隐(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文宗开成三年(847)进士及第。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文学价值很高。著有《樊南甲集》、《樊南乙集》、《玉溪生诗》等。  相似文献   

13.
《佩文韵府》与《骈字类编》编排体例之比较征安吉(新疆教育学院图书馆)《佩文韵府》是清代官修的一部专攸文章典故、词藻丽句的大型工具书,它是在元代《韵府群玉})和明代的《五京韵瑞})两书的基础上扩增、修订而成的,刊引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且年)占“佩文...  相似文献   

14.
王嘉川 《历史档案》2002,(3):129-130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著录有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类稿》 (以下简称《类稿》) 12 0卷 ,但遍查《四库全书》,并无《类稿》,于是有人认为 ,《四库全书》中《少室山房类稿》是有录无书。真是这样吗 ?查《四库全书》,虽无《类稿》,但集部别集类却收有胡应麟《少室山房集》 12 0卷1,二者书名不同 ,但卷数与类别却正相吻合。是一书异名 ,还是不同的两部书 ?查检《四库全书总目》,并无《少室山房集》提要。将《四库全书总目》中《类稿》提要 (即总目提要 )与《四库全书》中《少室山房集》提要 (即书前提要 )对比发现 ,两处提要前半部分的文句虽…  相似文献   

15.
宋咸熙是《经籍诂》编修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其行事、著述,尤其是他与《经籍诂》的关系,迄今无人叙述,以至一代学人,几近湮没无闻。咸熙字德恢,一字德辉或德晖,号小茗。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一部分)塘栖里人。约清代乾隆中后期至道光中期在世。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举人,任浙江桐乡县教谕,后终老于家。除参加编修《经籍诂》外,另有著述多种。丁申《武林藏书录》卷下“思茗斋”条:“宋大樽,字左彝,号茗香。仁和人。乾隆丁酉顺天举人,官国子监助教。有《学古集》、《牧牛村舍外集》。工校雠。”大樽即咸熙之父。大樽著…  相似文献   

16.
古代文学批评著作出现之初,传统目录学中并没有专门的类别予以归类。《隋书·经籍志》将《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诗品》等归入集部总集类。其后的《旧唐书·经籍志》、《玉海》等沿用同样的分类法。直到宋代《崇文总目》等设立"文史类",收录有关文学  相似文献   

17.
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饴山诗集&#183;还山集上》第一首诗是《出都》,全文如下:“事往浑如梦,忧来岂有端。罢官怜酒失,去国觉天寒。北阙烟中远,西山马首宽。十年一挥手,今日别长安。”  相似文献   

18.
<正>重庆市档案馆有这样一份档案,它有37页,是中共四川省委在1930年11月份印制的,它是一本伪装成《国文教本》的党内文件。翻开正文第一页,可以发现它的右上角写着"国文教本第四集",内容是节选的《左传·蹇叔哭师》,然而《左传·蹇叔哭师》的内容只有一列,从第二列下半段开始为我党的文件《中央通告第九十号》《三全扩大会的总结与精神》。  相似文献   

19.
《康熙字典》是我国清代以“字典”命名的较有系统、规模、影响的字书。在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集中大量人力,由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敕编纂。共42卷,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分十二集,从“子”至“亥”,按地支顺序排列,每集分上、中、下卷。字头按部首排列.共二百一十四部。主要依据明代《字汇》《正字通》二书加以增补修订,前后经过六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而成书。  相似文献   

20.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4,(1):116-116
《清史稿艺文志拾遗》,由山东大学教授王绍曾先生主编。本书共三册。上册经部、史部,下册子部、集部、丛部,第三册索引。经、史、子、集、丛五部之下又分60类,每类之下又分若干属。全书共著录清人著述为《清史稿艺文志》及武作成《补编》所未收者54888部。索引则包括书名索引、著者索引,共十余万条。该书体大思精,为历来补史志目录之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