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弘扬科学,发展科学,戳穿伪科学,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是科技出版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职责。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基础研究的逐步深入,应用学科的不断拓宽,桥梁科学的延伸等,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科技图书的出版与换代,这也迫使科技书出版者必须以较强的竞争力去角逐国际科技图书市场。科技图书的发展方向应瞄准国际这个大市场,在促进各国之间的科学技术交流和发展的同时,也促使我国科技图书的出版必须日日更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力求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添砖加瓦,为科学技术走向世界充…  相似文献   

2.
宋培元 《编辑学报》1992,4(4):235-23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科学技术事业的迅速发展,作为科学技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期刊工作,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大好局面。现在我国正式科技期刊已达3400多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是科技期刊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些领域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国际间的科技合作、科技交流与日俱增,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从大众传播学分析阐述科技期刊进行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目的、对象和方法。指出科技期刊在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促进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提出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尽快缩短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更好地执行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往日趋频繁。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向国外介绍我国一些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提高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使我国书刊能打入国际市场,近年来我国不少有影响的期刊都同时出版中、外文版本。  相似文献   

5.
程启厚  朱蔚  张静 《编辑学报》2014,26(3):217-221
科技期刊传播策略是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当前全球科技迅猛发展,我国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科技传播与交流媒介的要求也越来越趋于高端化,国际化传播是当前科技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必然要面临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国际视角下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传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以期为中国科技期刊实现有效的国际化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论我国科技期刊如何进入国际书刊市场何学锋,彭超群,吴家泉1我国科技期刊的海外发行现状我国现有近4000种科技期刊,[1]其中英文版110多种。[2]很多期刊的载文质量很高,不仅代表了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甚至还代表了某些学科领域在全世界的最高水平。由...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是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期刊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期刊数量增长很快,到1994年已达4000多种,覆盖着理工农医和环境保护、科技管理等各个领域,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介绍新的科研成果,传播新的科技信息,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学科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着人们思想和生活,在精神  相似文献   

8.
国家科委信息司于1993年8月12日至16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全国科技期刊质量工作研讨会。国家科委信息司胡海棠副司长在会上作了题为《科技期刊要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报告》。在报告中,他说:“我国科技期刊在宣传我国的科技成就,推动国内、外科技交流,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科技期刊在编排印刷水平、编辑出版的理论学术研究和标准化、规范化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科技期刊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的载体,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传播各类科技信息,客观地折射出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加强了科技交流合作,促使科学技术巧妙地融合,加快了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科技期刊必须发挥自身不同的文化特色,准确定位,更新观念与知识,注重创新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营销策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持续发展。本文对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与营销策略这一课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朝晖  刘勇 《今传媒》2011,(4):113-1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科技期刊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结合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切实办好科技期刊,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一、历代科技图书撰著情况概要我国是以四大发明闻名于世的国家,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早期曾有不少辉煌的成果,唐、宋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居于世界前列。明代以后逐渐迟滞不前,到清代鸦片战争失利,认识到本国科学技术落后,开始缓慢地吸收西方文化。民国初年五四运动,倡导引进西方的民主制度和科学技术,由于政局混乱,外侮日蹙,成效甚微。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有计划地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日益走向科技现代化的道路。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与天时地利息息相关,因而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发展较早,其形成典籍也早于其他学科。其次是地学和医学。至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运用生态学理论,探讨科技期刊数量与质量、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科技期刊竞争、科技期刊出版生态系统优化问题.认为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改革出版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遵循生态规律优化科技期刊出版生态系统,是提高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科技期刊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科技期刊的发展。科技期刊如何能在国内真正形成影响力,并逐步走向世界是我们当前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面对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期刊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媒介作用,在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立足并得以生存发展,期刊质量是关键因素。笔者从期刊的定位、期刊的宗旨、编辑人员的素质及稿件采录等方面分析了期刊质量与期刊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学科的发展水平,2012年,中国科协为加强我国优秀科研成果的对外传播与交流,特设立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奖",将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上日程。多年来,《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通过打造精品学术期刊,在行业内已逐步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下面以其为例,围绕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探讨精品化、国际化科技期刊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心理学学科文献的引用和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学科文献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指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心理学学科引用半衰期明显长于被引半衰期;心理学学科非常注重参考和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但引用外文文献的时效相对滞后,说明我国心理学研究落后于国际水平;基础心理学半衰期最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半衰期最短,比较符合偏理论的学科半衰期较长,偏应用的学科半衰期较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正>徐寿(1818—1884),号生元,字雪邨,祖籍江苏无锡,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杰出开拓者,也是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和先驱。在中国科技史上,徐寿的突出贡献在于向国人翻译和介绍了十多部有关西方科学技术成果的重要著作,其中有近一半为化学学科著作,它们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对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的创办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学科的发展水平,2012年,中国科协为加强我国优秀科研成果的对外传播与交流,特设立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优秀国际科技期刊奖",将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上日程. 多年来,《中国化学工程学报》(英文版)通过打造精品学术期刊,在行业内已逐步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下面以其为例,围绕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探讨精品化、国际化科技期刊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方向是建设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师生的国际化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这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通过国际交流活动努力提高教学科研的国际化水平,同时教学科研成果积极影响推动着国际交流活动的成功开展和深化。一、国际交流对学院建设的贡献力学科发展思路是学科设置与国际接轨,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及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现代高级管理人才。(一)促进学院及学科发展的思路与国际接轨学科设置及专业调整与国际接轨。学院应1998…  相似文献   

20.
外文期刊是世界上最新的科学知识、先进科技动态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广大科研工作者重要的情报源之一。据统计,全世界现期期刊约15万种,其中俄文期刊和连续出版物达2.5万余种。苏联是世界大国之一,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世界各国都较重视对苏联科技期刊的收集和利用。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与苏联的经济往来及科技交流日益增加,因而对俄刊的开发利用就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国各高等院校图书馆都拥有较丰富的俄文期刊馆藏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俄文期刊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