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钢-混凝土组合梁充分发挥了钢材与混凝土的优良特性,故此结合其应用及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组合梁的结构体系,并指出了组合梁结构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倒T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一般的非对称性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采用变形协调模型推导总结不同情况下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抗弯承栽力计算公式,进而得到倒T型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正截面承载力。通过算例,采用推导的理论公式及ANSYS软件对等截面、等含钢量的两类组合梁的极限承栽力进行分析计算,表明倒T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受力较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好及采用的理论公式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一简支组合梁进行材料非线性的计算和分析,计算中混凝土除具有非线性的本构关系外,还通过破坏准则考虑了混凝土的开裂和压坏等特性。计算得到的承载力与按求塑性极限承载力的方法计算的吻合较好,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组合梁的受力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采用ANSYN对四个简支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受力性能进行非线性分析。部分外包混凝土组合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可以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组合梁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5.
在民用住宅建设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固有特性造成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浇筑初期的疑缩变形、硬化过程中的干缩变形,在恒温绝湿条件下由凝胶材料的水化作用引起的自生收缩变形和温度下降引起的冷缩变形.因此,我们需要对混凝土的裂缝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2根外包钢-混凝土连续梁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实验研究与承栽力分析.测量并分析了试件的荷栽-挠度及荷载-应变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钢筋和外包钢梁通过抗剪连接措施能有效地共同工作,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在承栽能力极限状态,负弯矩和正弯矩最大截面的塑性应变均充分发展,并形成比较理想的塑性铰.随着配筋率的提高,组合梁受弯承栽力明显提高,而延性和转动能力相应降低.在试验数据基础上,给出了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负弯矩区极限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和塑性理论,按照钢梁和混凝土塑性中和轴相对位置的不同,分别推导了完全剪切连接和部分剪切连接的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正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对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中重点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8根完全剪切连接和3根部分剪切连接试件的正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计算结果及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构造引起的上方基坑回填施工困难和管线覆土厚度不足等问题,对地铁车站顶板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在充分利用地铁车站结构空间效应和组合梁结构优势的基础上,结合顶板构造特点和施工工艺要求,采用H型钢混凝土组合梁代替传统钢筋混凝土梁,并进行了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结构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降低梁高的前提下,采用组合梁方案既可以提高梁-柱节点的整体性,改善顶板的抗裂性,也为改善车站基坑回填施工条件、提高施工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型钢增强混凝土组合梁的耐久性问题,提出一种包括型钢、钢筋和ECC材料的新型组合梁.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型钢增强ECC组合梁在受力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裂缝发展和截面应力应变状态,并提出了型钢增强ECC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模型及简化计算方法;基于理论模型,计算出了组合梁构件的弯矩-曲率关系,并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参数分析分析了基体种类、配钢率、配筋率、ECC抗压强度和拉伸延性对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ECC代替混凝土可以有效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和延性;增大配钢率和配筋率可以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但延性却随着配钢率的增大而降低;增大ECC的抗压强度可以同时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和延性,改变ECC的极限拉应变却对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水泥混凝土的收缩对混凝土管道安装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施工技术工作的经验对排水管道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流程、施工时的注意事项、混凝土的收缩对管缝的影响以及排水管道平基、管座、混凝土收缩计算实例做出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1.
刘岩 《茂名学院学报》2003,13(4):50-52,56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纵向配筋率ρ的取值,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允许的范围是比较大的,然而在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内纵向配筋率ρ的大小对建筑工程质量、耐久性、经济性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该文仅从有屈服点钢筋在钢筋混凝土梁内纵向配筋率入手,通过理论分析、经济比较,研究确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的合理纵向配筋率。  相似文献   

12.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of 7 T-section composite beams, steel fiber reinforced self-stressing concrete (SFRSC) as the composite beam in the composite layer was studied under the hogging bending. The tests simulated composite layer tensile strain under the hogging bending of inverted loading composite beams, giving the relationship under the different fatigue stress ratios between fatigue cycles and steel bar’s stress range, crack width, stiffness loss and damage, etc., in composite layer. This article established fatigue life equation, and analyzed SFRSC reinforced mechanism to crack width and stiffness lo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FRSC as the composite beam concrete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crack resistance and tensile, can reinforce the fatigue crack width and stiffness loss of composite beams, and improve the durability and in normal use of composite beams in the hogging bending zone.  相似文献   

13.
Ten slender steel reinforced cencrete (SRC) composite columns are tested under eccentric loading conditions.Effects of concrete strength, slenderness of columns and eccentricity of the axial load are studied. The load-carrying capacity is reduced with increased slenderness ratio and eccentricity. Concrete strength has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eccentrically loaded columns. Then, a nonlinear numerical method of pin-ended slender columns is also presented. This method is applicable for determining the material failure load or buckling failure load of a slender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column. In this method both material and geometric nonlinearitie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analysis accord well with the test results. The test results are also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predicted by ACI318-05 and the China Specif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对受均布荷载的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考虑滑移效应时挠曲线的曲率进行了计算 ,并进行了曲率分布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给定的基本公式,运用解答高次方程的迭代法尝试求解梯形、三角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杨宇 《惠州学院学报》2007,27(3):96-101
研究了三种外掺料对路面混凝土早期开裂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 将水泥路面的早期开裂机理归结为混凝土具有塑性收缩、自收缩和干缩等早期收缩性能; 采用室内试验分别研究了聚丙烯纤维、钢纤维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能够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值, 钢纤维的改性作用则不明显。建议为全面评价不同混凝土的长期开裂性能, 应增加开裂后的疲劳和冲击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11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研究了影响裂缝闭合的主要因素;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式,用无粘结配筋指标βpe和换算配筋率αpp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对裂缝闭合弯矩的影响,应用名义拉应力建立了闭合弯矩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含有钢筋混凝土连梁、钢连梁与新型组合钢连梁的结构进行试验对比,利用ANSYS软件建立试验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分析,研究新型组合钢连梁在弹性状态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小跨高比连梁采用新型组合钢连梁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抗震性能好,适宜剪力墙结构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