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质夫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乡村教育先驱之一.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源于他对当时民情、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对西方乡村教育思想的辨证的接受,以及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总结.黄先生的"以学校为中心,改造乡村"的服务观,"教师第一"的师道观,"工学结合"的教学观、实践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色和重要内容.这些极有建树的思想认识,为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定位、师资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人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平民教育理论.在21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宗麟追随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事业,对陶先生的教育主张身体力行。张宗麟分析了当时乡村社会日趋衰落、乡村教育发展缓慢的状况。他从中国国情出发,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提高乡民觉悟,改善乡民生活。在此认识基础上,他开展了创办乡村幼稚园、推广乡村师范教育及社会教育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促进了他的乡村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仍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余家菊是中国近代知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众所周知,他是国家主义的先驱人物,但是关于他首倡"乡村教育"一语,是乡村教育的领军者却不为众人所熟识.余氏认为"乡村教育已经破了产"、"乡村教育事业大家都不愿意去干",为此指出乡村教育的发展的三个实施方向——向师范学校运动、向乡村学校运动、向乡村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5.
杨效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乡村教育家。他认为乡村教育是十分紧要的,需要克服书呆子教育、游民教育、官僚教育、黑头老人教育、买办教育、田奴教育等六大弊病,乡村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乡党的佳子、弟、国家的好公民,乡村教育的手段是教学做合一。对于怎样创办乡村学校,他作了系统阐述。其乡村教育思想是民国时期乡村教育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乡村教育运动乃至乡村建设运动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余家菊作为我国二十世纪初倡导乡村教育运动的第一人,对中国乡村教育落后现状所发出的呐喊以及对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设想,让人们将目光转向当时的乡村,将近一百年之后的今天看来,仍然极富有生命力。从余家菊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仍然面临的发展危机,搞好乡村教育建设,补齐乡村教育这块"短板",就要把握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异同,把握乡村教育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向乡村教师出发、向乡村学校出发、向乡村运动出发,发展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7.
黄质夫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质夫是我国乡村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先驱之一。他在乡村教育和民族教育方面作出了重大,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是我国最杰出的乡村教育改革的先驱者。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具有很浓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他的乡村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对今天的农村教育现代化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邵式平诞辰110周年.这位曾被誉为新中国的"教育省长",具有丰富的办学经历和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必须面向工农大众,通过创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实践,形成了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他作为省长,重视教育,领导并参与了许多办学实践,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具有示范作用,他的教育思想,对发展今天的教育事业仍有启迪.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作为一个思想家、文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荀况、王充等人的思想,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他的一生不但重视教育理论,更重视教育实践,注重教育的施教方法,主张儒、佛调和,教育要培养"忠君、孝亲",符合"公之大者"和具有"生人之意"政治理想的人才;提出"顺天致性"教育方法和"交以为师"的师生关系主张,对现代教育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宝贵遗产中,很多思想和实践对当今我国乡村教育,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根据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联系当今西部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得出其思想与当今现实要求有高度的相似性.根据当今西部乡村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困扰,对我国教育由“计划经济”中的教育向“市场经济”中的教育转化中遇到的困惑,对现代教育中“主体价值观”与“工具性价值观”追求的理性分析等几个方面的论述,联系目前“新课程理论”的现实要求,凸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目前西部乡村教育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强调了恰当的“评价导向”的重要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创造教育的开创者.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理论依据,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通过"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个条件"来解放、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采用启发、自动、手脑并用等方法实施创造教育.这种思想既具有中国特色,又与教育理论发展的新趋势相吻合.回顾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的体系:"教育思想治校"的思想、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以及包括"智力背景理论"在内的教育评价观。本文对上述三点做了深刻的探析并阐述了其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教育思想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前期是对东西文化和教育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来从个人经验和现实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是构建极具个性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通过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梳理和评析,我们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继孔子之后我国教育史上第二个获得“教育圣人”(郭沫若语)称号的“人民教育家”(毛泽东语)。他的许多教育思想,特别是乡村教育思想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联系到今天我国农村教育实际,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代以来杰出的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终身致力于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和优化工作,对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乡村教育"思想是其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幼儿教育思想虽成型于20世纪初期,但直到今天对实际乡村幼儿教育的开展依然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对教育工作依然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晏阳初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他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核心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国农民教育借鉴。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民教育思想,创建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丰富农民教育内容,采取多样化教育途径等方面来推进我国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18.
进步教育家古梅在我国教育经济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育经济学"一词的人,并在其相关的著作中对教育与经济、生产的关系,教育者要有经济的观点,教育成本与效率,发展教育事业要考虑人民的经济能力等教育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介绍古梅的教育经济思想,以期对我国教育经济学史的研究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他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很大,对我们今天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质夫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乡村教育先驱之一。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源于他对当时民情、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对西方乡村教育思想的辨证的接受,以及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总结。黄先生的“以学校为中心,改造乡村”的服务观,“教师第一”的师道观,“工学结合”的教学观、实践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色和重要内容。这些极有建树的思想认识,为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定位、师资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