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地沟油"在近两年的各大媒体上出镜率一直较高,在今年的高考中,上海卷、全国新课标II理综卷、福建理综的几份试卷中都出现了对"地沟油"的考查。地沟油实质上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于各类劣质油的通称。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即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  相似文献   

2.
认识地沟油     
《中学科技》2010,(5):34-35
地沟油泛指生活中各类劣质油的总称。狭义的地沟油,指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和酒楼的剩饭、剩菜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即泔水油,还包括劣质猪肉、猪内脏、猪皮加工以及提炼后产出的油。此外,如果菜油使用次数超过规定后,再被重复使用,或被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也被称为地沟油。  相似文献   

3.
时鲜·素材     
《家教世界》2013,(17):18-19
荷航开通飞美国的"地沟油"航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近日开通了从首都阿姆斯特丹到美国纽约的生物燃油航班。据悉,荷航使用的生物燃料是以餐厨废油即俗称的"地沟油"为原料提炼、加工而来的。荷航开通飞美国的"地沟油"航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近日开通了从首都阿姆斯特丹到美国纽约的生物燃油航班。据悉,荷航使用的生物燃料是以餐厨废油即俗称的"地沟油"为原料提炼、加工而来的。荷航从2009年开始探索生物燃油替代航空煤油的可能性。2012年开始,以"地沟油"制成的生物燃料为动力的客机,已执飞阿姆斯特丹至巴黎航线和至里约热内卢航线。航空业决策者们预计,至2020年底欧洲航空业每年将使用200万吨生物燃油作为飞行燃料,约占欧洲飞行燃料消耗总量的3%。素材微评:这数字听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它在航空界意味着一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地沟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已成为各地中考的热点。题目:(2011常州)江浙两省居民的食用油以大豆油、菜籽油为主。然而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获取暴利,大量购买地沟油用来加工各种食品,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为探究地沟油的检测方法,同学们进行了多种尝试。(1)小明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菜籽油的密度是  相似文献   

5.
高峰 《高中生之友》2012,(10):46-47
地沟油的害处不在取之"地沟",而在于这些多次油炸、使用过的油,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醛、酮、过氧化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地沟油中的主要致癌物是黄曲霉索,其毒性相当于等量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地沟油肯定不能给人吃,但它是很好的工业用油。即便  相似文献   

6.
刘辉 《高中生》2012,(25):61
"哪来的地沟油?"旭东博士一声大喊",肚肚饿"快餐店老板的双腿发软,手中的饭盒差点掉落在地。旭东博士是一位食品安全学专家,由于时常加班,他与助手们就常叫科研楼对面"肚肚饿"快餐店的外卖。博士总是怀疑这家快餐店的菜里用了地沟油,  相似文献   

7.
1课题背景近几年地沟油事件层出不穷,所谓的地沟油就是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下水道油、潲水油等各类劣质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现在地沟油的五大流向为:1.酒楼→收集者  相似文献   

8.
杨云慧 《云南教育》2014,(13):30-32
一只背壶、一个挎包、一顶草帽,一个蹒跚的身影时常奔波在滇东南大山深处。2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当地的山山水水,从省城昆明赶到他进行石漠化治理的一个个推广点的里程,可以绕地球3圈。当地的每一株树木、每一丛草,抑或是稍不留神就可能将他绊倒的石块,都让他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9.
正6月7日晴"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最关心的还是日常的饮食安全。我的中国梦就是能放心食用安全食品,不再为劣质食品而提心吊胆。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老百姓经常为"吃"提心吊胆。2006年知情人士举报第一代用餐厨垃圾所做的地沟油,到2010年都有持续不断的报道,人们开始警惕,减少外出吃饭机会。2012年,新型地沟油出世,将劣质、过期、腐败了的动物皮、肉、内脏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后生产出来的油,生产过程令人作呕,极大损伤身体。揭露后,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人人自危起来。近年来,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牛肉膏,各  相似文献   

10.
习惯与人生     
一位社会学家说:"看一个人每晚八点到十点做的事,就能预测他未来的人生。"一个人一觉醒来到下午六点,一般在外为生计奔波,晚餐过后正好是八点左右,才开始潜入自己的"小天地"。而在这两小时内做的事,就取决于个人习惯了。可见,习惯对人生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小小的一个选择、一个举动在人生中当然微不足道,但当你日复一日"不经意"地重复它时,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随之开始了。  相似文献   

11.
张宇 《母婴世界》2012,(12):59-61
地沟油的曝光让国人震惊,同时也开始关注起饮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油安全、营养和质量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油物”博览,一起来研究研究复杂的“油物”。  相似文献   

12.
宋新华 《教育》2013,(13):11
中国有句话:"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的是专门说别人的短处,说不该说的话。说到和孩子交流,很多家长其实就习惯"哪壶不开提哪壶",眼睛专门盯住孩子的问题,挑刺。比如,孩子回到家兴冲冲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英语得了100分。"妈妈会说":不错,可你数学才得了80分,数学你还要努力啊!"一壶冷水泼向孩子。孩子兴奋地跟你谈起他想当歌唱家,你嘴一撇,斜着眼睛看了孩子一眼:"就你?五音都不全,算了吧!"朋友表扬你的孩子听话、懂事,你"谦虚"地说:"哪里!你可不知道他在家的那个淘气呢!"不开的那壶不说不行吗?你的孩子有心事,很想跟你说一说,可是说着说着,就来一句:不跟你说了。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不跟你说了吗?你是不是又提哪个不开的  相似文献   

13.
读过《儒林外史》的人,一定会对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闭目归天的细节记忆犹新。他看见屋里的灯盏上燃着两根灯草,心疼费油,放不下心,闭不上眼。直到他的小老婆走过去挑掉了一根灯草,他才"点一点头,把头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个艺术形象的不朽魅力,不能不说得力于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4.
龚知栋 《江西教育》2012,(31):28-29
今年上半年,"毒胶囊"搅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这又让人记起2011年初网上疯狂流传的一个"黑色"段子: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奶;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和卤注胶牛肉拼盘,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喂大的鱼……段子看似夸张离奇,却真实反映了  相似文献   

15.
"给我们一杯橙汁、一壶菊花茶再加两个杯子吧。"他说。当我告诉他晚上喝茶会影响睡眠时,他笑着问,"你自己尝试过吗?"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确实,我只是听说。于是,他也给了我一个杯子,也许是为了让我亲自验证。就如同他所信奉的:只有真正体验过,才有发言权。对于读博,亦是如此。他,坚信泉水的甘甜要品尝后才知晓在百度上输入"博士生生活"几个字,立  相似文献   

16.
奇特的木壶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反对死读书。传说有一次,他为了讲清这个道理,他拿出一只奇特的木壶,做了一个实验。壶内没装水时,是无法站立的;当装了半壶水时,壶就能站得很稳;当水快满后,壶又站不  相似文献   

17.
瓷器     
徐慧芬 《新读写》2011,(2):17-18
她十八岁的时候就跟了他。她跟着他一年又一年走了五十年。她是他的影子,他的头发白了她的头发也跟着白了。 清晨,她点起火,生好炉子,把一小铜壶水放在炉上,然后才洗漱。冼漱完毕,壶里的水也开了。她打开茶叶罐捏起一撮茶叶放在老头的紫砂壶里,用水泡上小半壶,两分钟后再蓄满。  相似文献   

18.
婚事的节拍     
我读初一那年,家里开始为21岁的大哥的婚事费神,发拜帖请本村媒婆来说亲。经过合议,相上了邻村的玉姑娘,让媒婆赶紧去回话,选个日子两家人在圩上"打照面"。"打照面"是乡下婚事的开端:男女双方父母约定时间和地点,边喝茶、嗑瓜子,边专题商议。姑娘则藏在一个隐蔽处静静地听,从门缝里偷看,觉得小伙子与自己般配,就走出来参与。然后,男方做东,点六道菜,上两壶米酒,大家围拢一桌细叙。倘若姑  相似文献   

19.
童言无忌     
丁丁 《课外阅读》2013,(18):62-63
<正>1.老师问:"你们长大了要做什么啊?"小明说:"我长大了要挣好多好多钱,开一个榨油场,然后把油都倒进下水道,让以后的孩子们吃上放心的地沟油。"老师:……现在的孩子了不得啊……2.一日,与家人争执了几句,气呼呼地往外走,三岁半的小堂弟看我要出去,急忙跑过来。他非常喜欢和我一起玩,我出去的时候他大多要求跟着。  相似文献   

20.
<正>"老师,这是今天的语文练字作业,交了8个同学,有34个没交。"刚一打铃,课代表就把作业统计报告给老师了。该死的家伙,哪壶不开提哪壶,难道下课之后再向老师汇报就不行吗?这么急干吗,赶着投胎啊?一定是他自己交了吧。可我是那三十四分之一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