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农村319对老年(≥60岁)夫妻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老年夫妻丧偶率为28.37%;生活质量“良”性率为32.17%,平原地区的“良”性率显著高于丘陵地区和山区,P<0.01;影响老年夫妻生活质量的前三项因素依次为慢性病,经济困难,配偶去世。作者认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水平,加强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自我健康保护意识是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情景创设、实际操作、体验感悟为过程的特色教学方法。课题组通过在“社区护理”课程教学改革中,设计并开展护生模拟老年人视觉、听觉、行走、言语及手部精细动作功能障碍体验教学,在体验教学前后分别利用修订的中文版Kogan老年态度量表测评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结果显示,体验式教学前后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体验后量表中有2个条目由消极转为积极,得出“护生模拟老年人”体验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护生对老年人的积极态度,增强其职业责任感,提高社区护理课程教学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这些都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甚至有不少人患病多年,并逐渐导致其性功能趋弱。有些人因此担心性行为会使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病情加重,加上受“老年人应该保重身体、性生活对身心有害”等思想影响,便停止了与老伴的“恩爱”。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偏颇的。医学研究证实,如果一个心脏病患者能爬上五层楼梯,或轻快地步行几分钟,就大可不必禁止房事。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慢性病老人可以过夫妻生活,慢性病老人又该如何健康地“恩爱”呢?  相似文献   

4.
人们步入老年之后,将陆续从不同岗位上退下来进入社区,开始自己的“第二人生”。如何关心老年人,使老年人愉快、幸福地度过晚年,已成为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根据老年人心理、生理、病理等方面特点,本文就如何做好老年人社区健康教育作以下浅析。 1.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易患的常见病建档立案。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是老年人最易患的病种,这几种常见病又极易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例如既患有冠心病又有肺气肿的老人,如患感冒就会加重冠心病和肺气肿.患肺炎一般不发烧、心肌梗塞无疼痛感等,这些现象都是老年病…  相似文献   

5.
杨丹 《华章》2012,(34)
本文简述了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通过跟踪管理社区老年人267人,记录并总结了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以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社区护理人员所采取的护理对策.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解决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肌肉力量的退行性变化和骨密度持续下降是其失能率及患病率明显增高的主要原因,这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将常见的社区健身器材进行组合,分别对不同组别的老年人群体进行有规律的训练,探讨不同组合的社区健身器材锻炼对老年人的肌力和骨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生活护理作为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律由“社会责任”承担,以满足老年人生活护理的福利需求。在社会福利转型时期,“社会责任”理念将成为谋求老年人福利的基本思想。“社会责任”的明确关系到老年人生存权利的有效保障、也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护理福利是老年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实现法律上的保障是增进老年人福利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仝文华 《科技文萃》2001,(11):51-55
社区需要护士,当社区护士辛苦但快乐 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40多年来,司范天天和病人打交道,她对每一个病人有着浓厚的感情,尤其是那些老年患者,还有不少孤寡老人经常对她讲:“人老了,就怕生病.”而她耳闻目睹老年人看病住院困难重重,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生病就更痛苦更困难了.她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她产生一种想法,将来退休后,就到社区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以便探索出老年人如何生活得更好,更健康的方法.另外,长期以来,护理界流传着“大夫越老越值钱,护士越老越不值钱”的说法,也使司范心中很不平静.她想用自身的实践,来证实老护士也能发光发热,老护士也能有所作为,这更加坚定了她退休后到社区服务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衢州市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分析影响因素,为促进衢州市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11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3.9%的老年人愿意参加老年大学,实际参与者仅10.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住状况、文化程度、是否患有慢性病、自评健康状况、月收入等六个因素与老年人教育意愿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衢州市老年人教育需求大,但实际参与率极低,可以从政府、社区、老年人三方面促进。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居住环境与居家养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居住环境改变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影响。指出要实现居家养老这一目标,须保持住房及社区环境的稳定性、持续性,构建“自然形成的老年人社区”。还有必要构建多种类型的社会空间,加大社会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的加速来临,使许多城市老年人因数字鸿沟的阻碍而不能积极参与城市社区文娱活动、志愿性活动以及自治性社区参与等与其利益有关的各项活动。溯其根源,既有老年人自身学习智能技术意识欠缺的原因,也有政府职能部门协作与引导不力的原因;不仅有家庭给予老年人的帮助不足的原因,也有社区服务老年人“主场”意识淡薄的原因,还有智能电子产品企业对老年人支持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想助力城市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激发他们社区参与的主体能动性,亟需增强老年人“自信力”以提高其数字产品使用能力,发挥政府“引导力”以加强系统治理,提升家庭的“源动力”以增加老年群体的数字自信,突出社区“主场”优势为老年群体数字赋能,优化企业“协同力”以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在社区护理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五种典型模式,即:南丁格尔护理模式、纽曼系统模式、“与社区为伙伴”模式、“公共卫生护理概念”模式、“以社区为焦点的护理程序”模式。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也先后探索出社区护理的“家庭病床”模式、“学院-社区”模式、特殊人群的社区护理模式及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但存在模式单一、服务对象局限、服务内容狭窄、服务质量低下的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襄阳地区老年群体(60岁以上)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生活习惯,以便为实施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样50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报刊杂志(占64.1%),而老年人期望自己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医生(占61.1%),健康知识讲座(51.2%);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文化层次有一定的关系;部分健康行为(如多吃水果、常喝牛奶、经常洗澡等)与经济水平有关;普遍患有老年常见慢性病。结论应该加强社区了卫生服务,多向老年人宣讲健康知识,增强老年人常见病的家庭保健与护理意识,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经济欠发达城市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普遍存在着服务基础设施不足、服务的内容单一、养老服务水平与质量低下、专业工作人员与志愿服务人员缺乏和老年人自身的参与度低等问题。以开封市社区养老服务为例,“他助”(即政府、社会和家庭)与“自助”(社区和老年人自身)的社区养老服务思路可以对完善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襄城区王府街道办事处两社区65岁以上人群的健康状况,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方法:对两个社区742名老年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结果:体检项目结果异常的总检出率85.4%,其中男性85.6%、女性85.4%;血压增高占51.5%,血糖增高占26.7%,心电图异常19.1%,血脂异常11.6%,肾功能异常8.9%,肥胖占7.8%,胸透异常3.8%。结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加强对老年人心脑血管慢性病的健康干预,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5,(51):165-166
目前国内的多元群体社区照顾有很大需求,老年人、困难残疾人、儿童、重大疾病或慢性病患者等需要在社区得到良好的照顾。在社区照顾服务中,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方法就是协调。本文总结归纳了社区照顾协调的能力需求,然后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视角探讨了相关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叠加慢性病高发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中医药和传统体育运动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巨大优势。构建中医药特色"体医融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能够使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养生保健和就医状况更好地得到保障,是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择优选择。目前,我国中医药特色"体医融合"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还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环节,老年教育推进了老年人的再社会化进程,既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是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合的重要渠道。社区作为养老的基本单位,实现老年教育“社区化”可以更加灵活、多样地服务老年群体。本文以城市社区为着眼点,运用贝塔朗菲对系统、要素和环境三者关系的分析,探究社区老年教育具体实践中社会支持系统、社区环境及老年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从政府、社区、社会工作三个层面重新整合社区老年教育资源,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社区老年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专业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成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江苏护理职业学院自2015年在三年制专科段护理专业中开设老年护理特色班。社区护理作为老年护理方向课程之一,课时由原来的16学时增加到32学时,并实行了“3+1+1+1”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开展前后对2015级、2016级共59人采用老化知识量表(FAQ)、对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调查护生对老年人态度、老化知识的变化,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护生对课程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趋向积极改变,老化知识获得提升,对课程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的增加,尤其是在人口流动不断加速和空巢化现象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建构起能够满足老年人护理需求的服务体系,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市场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通过对我国老龄化现状及老年人服务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建设从家庭、社会(社区)、政府和市场四个维度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多维服务空间,以满足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这种多维空间的服务模式,事实上也是一种"伙伴关系"的建构,它具有现实可能性与实践的必要性,并可以探索出一种良好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