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也谈档案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3个方面论述“备以查考性”不能成为档案的本质属性 :一是“备以查考性”不是档案本身固有的 ,而是人为的 ;二是“备以查考性”不是档案所独有的 ;三是“备以查考性”来源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其次 ,阐释档案的定义与档案本质属性的关系。再次 ,谈一下如何理解“历史的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2.
关于档案的本质属性诸观点之评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档案本质属性问题 ,先后有人以“三属性交集”、“结构论”和“备以查考性”来质疑“原始记录性” ,但都不够科学和严密 ,而“历史的原始记录性”更接近档案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3.
“备以查考性”是颇有见地的观点。文献是否具有“备以查考性”不在于“已备”“未备”,而在于文献产生的初衷是“备日后之用”还是“当前就用”。  相似文献   

4.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认为“原始记录性”、“备以查考性”、“凭证属性”、“三属性交集”、“结构”、“鉴定和整理”等都不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只有“历史再现性”才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并进而论述了历史再现性的科学性、合理性与优质。  相似文献   

5.
关于档案本质属性几个论点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档案本质属性的五个论点,并针对争鸣中的重大分歧,总结指出———档案的自然属性只是档案本质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不是档案本质属性本身;并认为正是以“备以查考性”为内核的档案的社会属性,使档案与其他文献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我国档案界关于档案本质属性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认为“结构性”、“备以查考性”、“三属性交集”等说法有待商榷 ;认为“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这一理论观点不能轻易否定 ,应充分肯定并深化研究 ;文章还从确定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科学意义、理论价值及发展观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对“备以查考性是档案本质属性”置疑论点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学者提出的关于否定“备以查考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的种种论点 ,是难以成立的。将“备以查考性”视为档案的本质属性 ,反映了众多专家学者对档案本质特征的共识 ,符合实践的观点 ,能够科学地解释和指导档案实践。  相似文献   

8.
档案本质属性的再认识——与伍振华先生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档案的本质属性不是“原始记录性”和“备以查考性” ,应该是且只能是“历史再现性” ,“原始记录性”只是文件的本质属性 ,“查考作用”只是由“历史再现性”派生出来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9.
再论"备以查考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备以查考性"的基本涵义和性质,"备以查考性说"的研究理念和文献论据.  相似文献   

10.
一、档案两重性的矛盾与统一 在档案的多种属性中其"保管"性与"利用"性是最基本的属性. 首先,没有"保管"性就不称这为档案.只有将处理完毕的……以备日后查考的文件保管起来,才能称之为档案.  相似文献   

11.
试析档案的"经济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经济性"的真实含义 本世纪对我国档案工作带来了具有趋势性影响的事情有两件:一是信息革命,包括信息技术手段的变革;二是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战略决策的确立.在后者影响下,档案工作的经济意义日益受到社会重视,有关其"效益"的论述很多,但其认识还带有或深或浅的模糊性,因此,尚需寻求"经济性"之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2.
论知识属性对知识传播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哲学范畴的角度对知识体系的实践性与抽象性、归纳性与突变性等特有矛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知识属性对知识传播矛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略论版权的公共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版权私权说在理论和实务界占绝对主导地位,在这种学说的主导下,合理的版权行政受到质疑,版权工作相当被动.然而,版权有其内在的公共属性;除却公私权划分学说本身的不足外,依据版权私权说建构的版权保护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遇到了诸多无法逾越的障碍,甚至越来越多的制度设计也不得不背离私权自治的原则,而走上了公共行政的道路.为此,有必要探究版权的公共属性.  相似文献   

14.
档案本质属性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英 《档案管理》2001,(1):12-13
1原始记录性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该书中明确指出:"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指出,"‘原始记录'是人们在实践中直接记述客观事物、人类思维和各种活动的文献资料和信息载体".  相似文献   

15.
《Knowledge Acquisition》1994,6(3):271-294
How can people who are not trained in data analysis discover knowledge from a database of attribute-valued data? I address this question by presenting a man-machine approach to knowledge discovery called Attribute Focu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oftware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Attribute Focusing utilizes an automatic filter to focus attention on that small part of a large amount of data which is interesting. A person studies that part in a manner which leads him to discover knowledge about the physical situation to which the data pertain. Specifically, the paper describes:1. A model of interestingness of data based on the magnitude of data values, the association of data values and basic knowledge of the limits of human processing.2. The use of that model of interestingness by people to discover knowledge.3.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ttribute Focusing approach to diagnose and correct the software production process.Based on the results that have been observed,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man-machine approaches to knowledge discovery should be emphasized much more than has been in the past, and that Attribute Focusing is a powerful, practical approach to such discovery.  相似文献   

16.
图书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担负着积累知识和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图书的基本功能和受众两个方面来否定图书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了它的文化媒介属性。  相似文献   

17.
因特网大众分类法的本质属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琪玉 《图书馆杂志》2002,21(11):21-22
本文着重阐述因特网大众分类法的商业性(具体化为大众性、广告性、竞争性)这一本质属性及其体现,指出这种分类法尚不完善,但对其改进时不应影响它这一本质属性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关于档案本质属性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现有档案本质属性简评   档案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明确这个档案学基本理论问题对于档案的定义以及档案工作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个简要的评析。   1.原始记录性   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占主导地位的认识是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作为档案的本质属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宝康教授主编的《档案学概论》,该书中明确指出,“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并进一步指出,“‘原始记录’是人们在实践中直接记述客观事物、人类思维和各种活动的文献资料和信…  相似文献   

19.
档案的凭证属性来源于件,我们却不能解析出件和档案在凭证属性上的差异。因此,无论对于件还是档案,凭证属性都不可能成为相互区虽于对方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