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给人你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一只电流表,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开关和导线若干,试方用法以1上器材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如图1所示连接电路,将S断开,测出电流I1,再闭合开关,测R与Rx并联后的电流I2,设电源电压为U,则有U=I1R,通过Rx的电流为Ix=I2-I,据欧姆定律可得:R方x法=2IUx=I2-I1I1R。如图2所示连接电路,断开S测出通过Rx的电流I,则有U=I1Rx,再闭合S,则R与Rx闭合后的电流为I2,通过R的电流为I2-I1,则电源的电压U=R(I2-I1),据公式可得:R方x法=3R(I2I-1I1)。如图3所示,连接电路,当S闭合时,S对Rx造成短路,通过R的电流为I,…  相似文献   

2.
1推导 设定值电阻R上加电压U1时流过的电流为I1,加电压U2时流过的电流为I2,则R=U1/I1=U2/I2=U2-U1/I2-I1=△U/△I(设U2>U1). 功率变化:△P=P2-P1= U22/R-U21/R=(U1+U2)(U2-U1)/R=(U1+U2)(U2/R-U1/R)=(U1+U2)(I2-I1)=(U1+U2)△I或△P=P2-P1=U22/R-U21/R=(U1+U2)(U2-U1)/R=(U2/R-U1/R)(U2-U1)=(I2+I1)(U2-U1)=(I1+I2)△U.  相似文献   

3.
初学者进入电阻串联和并联计算时,容易乱代公式,思路不清,解题有些困难。为了让同学们顺利掌握,下面介绍一种利用表格分析求解。两只电阻R1、R2串联或并联,如图1和图2所示,把电流I、电压U、电阻R很容易在图形中表示出来,其中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都用I表示电流,而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用U表示电压。把图1、图2中物理量对应放入表格中,相同物理量放在上面,串联为表1,并联为表2。电流I电压U1U2U电阻R1R2R表1电压U电流I1I2I电阻R1R2R表2表格中横向用加减法,纵向用欧姆定律求解。(说明,并联电路中电阻1R=R11+R12)两…  相似文献   

4.
推论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由U1变化为U2时,通过R的电流由I1变化为I2,记△U=U2-U1,△I=I2-I1,则R=△U/△I.证明根据欧姆定律有I1=U1/R,即U1=I1R,①同理U2=I2R.②②-①,得U2-U1=(I2-I1)R,  相似文献   

5.
1推导设定值电阻R上加电压U1时流过的电流为I1,加电压U2时流过的电流为I2,则R=UI11=UI22=UI22--IU11=ΔΔUI(设U2>U1)。功率变化:ΔP=P2-P1=U22R-UR12=(U1+U2)R(U2-U1)=(U1+U2)(UR2-UR1)=(U1+U2)(I2-I1)=(U1+U2)ΔI或ΔP=P2-P1=UR22-UR12=(U1+U2)(U2-U1)R=(UR2-UR1)(U2-U1)=(I2+I1)(U2-U1)=(I1+I2)ΔU。2应用例1如果加在定值电阻的电压从8V增加到10V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相应变化了0.2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所消耗电功率的变化量为。分析与解直接由结论知:R=ΔΔUI=100V.2-A8V=10Ω,ΔP=(U1+U2)ΔI=(8V…  相似文献   

6.
已知电路中某导体两端电压的变化量△U和通过的电流变化量△I,求该导体的电阻.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当导体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可忽略时,阻值的大小与该导体两端电压及通过的电流无关.设导体两端电压为U1时,导体中电流为I1,当导体两端电压为U2时,导体中电流为I2.根据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7.
设定值电阻R上加电压U1时流过的电流为I1,加电压U2时流过的电流为I2,则R=U1/I1=U2/I2=U2-U1/I2-I1=ΔU/ΔI(设U2〉U1)。功率变化:ΔP=P2-P1=U2^2/R-U1^2/R=(U1+U2)(U2-U1)/R=(U1+U2)(U2/R-U1/R)=(U1+U2)(I2-I1)=(U1+U2)ΔI或ΔP=P2-P1=U2^2/R-U1^2/R=(U1+U2)(U2-U1)/R=(U2/R-U1/R)(U2-U1)=(I2+I1)(U2-U1)=(I1+I2)ΔU。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其所依据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E=U+Ir,其中U为路端电压,I为电路中的于路电流.我们只要测出多组U,I值,通过画U-I图象就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相似文献   

9.
一、电流随电阻变化的“串反并同”规律如图 1所示电路 ,当变阻器 RW的滑动触头P向左滑动时 ,各电阻上的电流怎样变化 ?图 1        图 2分析 当变阻器 RW 的滑动触头 P向左滑动时 ,RW的阻值减小 ,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 ,根据 I=E/( R r)可知 ,电路中的总电流增大 ;进而根据 U端 =E- Ir可知 ,电路端电压减小 ;根据 U3=U端 可知 ,R3两端的电压 U3减小 ;根据 I3=U3/R可知 ,I3减小 ;根据 I2 =I- I3可知 ,I2 增大 ;根据 U2 =I2 R2 可知 ,U2 增大 ;根据 U1=U端 - U2 可知 ,U1减小 ;根据 I1=U1/R1可知 ,I1减小 ;根据 IW=I2 - I1可知 ,IW增大 .分析过程如图 2所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当 RW减小时 ,通过跟 RW串联的电阻 R2 以及电源中的电流增大 ,跟 RW 并联的电阻 R1、R3中通过的电流减小 .同理 ,当 RW 增大时 ,通过跟 RW 串联的电阻 R2 以及电源中的电流减小 ,跟 RW并联的电阻 R1、R3中通过的电流增大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变化电阻、电源...  相似文献   

10.
1串联电流相等的应用 如图1所示,电阻R1和R2串联, 因为I=U/R,I1=I2=I, 所以U1/R1=U2/R2=U/R。  相似文献   

11.
电压分配和电流分配问题是电学中的基本问题,灵活运用电压分配和电流分配的原理解决电学问题,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1.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如图1所示,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有U=U1+U2,也可以说电源的电压分配给了各个电阻.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是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结合欧姆定律U1=IR1、U2=IR2可得UU12=RR12.这说明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分得的电压与电阻的大小成正比,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也越大;进一步还可以得到U1=R1R+1R2U,U2=R1R+2R2U.对于n…  相似文献   

12.
1串联电流相等的应用如图1所示,电阻R1和R2串联,因为I=U/R,I1=I2=I,所以U1/R1=U2/R2=U/R。例1如图2所示,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是R1的3倍,A、B之间电压为8V,当滑片P从  相似文献   

13.
当一段金属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上就会形成一恒定电流I=U/R,电流的大小跟电阻成反比,导体的电阻总是阻碍电流的通过.  相似文献   

14.
对某一定值电阻R,两端加电压/U时,电流为I,则有U=IR;若电压变为U’,电流变为I’时,仍有U’=I’R,以上两式相减得:U’一U=(I’一I)R.设已U=U’一U表示R上电压的变化量,△f=I’一I表示通过R的电流的变化量,则△U=△IR,即R=△U/△I.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导出公  相似文献   

15.
如图,理想变压器有两个接有电阻的独立副线圈甲、乙,其匝数分别为n1和n2。现测得线圈甲上的电流与电压分别为I1和U1,线圈乙上的电流为I2,则线圈乙上的电压U2=——,原线圈上的输入功率P=  相似文献   

16.
1.数学+物理 1 如果一定值电阻R两端所加电压为5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1安,那么通过这一电阻的电流I随它两端电压U,变化的图象是( )(02年北京西城区)分析由欧姆定律 I=U/R,当R为定值  相似文献   

17.
电流电压电阻串联电路I=I1=I2……U=U1+U2……1/R=1/R1+1/R2……,若R1=R2=……=Rn=R,则R=1nRR=R1+R2……,若R1=R2=……=Rn=R,则R=nR并联电路I=I1+I2……U=U1=U2……根据上述,由于各分段电路R1、R2……各有定值,可导出电流、电压及其电功率的分配比例(如下表):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特点、规律是学习物理的重难点之一,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特点、规律对学好电学知识,解决电学实际问题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串并联电路特点、规律可列成下表:串联电路电流相同U1U2=R1R2……P1P2=R1R2……并联电路I1I2=R2R1……电压相等P1P2=R2R1……电…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画出通过导体的电流随加在导体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象称为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对于某一金属导体,当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其电阻值是不变的,其伏安特性曲线为一过原点的直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9.
知识梳理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1.欧姆定律:I=RU.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电流:I=I1=I2=I3=……电压:U=U1+U2+U3+……电阻:R=R1+R2+R3+……功率:P=P1+P2+P3+……功率分配: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并联电路:电流:I=I1+I2+I3+……电压:U=U1=U2=U3=……电阻:R1=R11+R12+R13+……功率:P=P1+P2+P3+……功率分配: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3.电功与热功:电功:P=UIt;热功:Q=I2Rt.一般情况下,电功与热功不相等,P!Q.4.怎样判定纯电阻电路:以发热为主要目的,则是纯电阻电器,否则不是.5.电路的简化与等效:巡流法、…  相似文献   

20.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是高中《物理》改版后增加的六个新实验之一。该实验是通过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曲线变化的规律和原理。1 原理根据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 I=UR,当电阻阻值恒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 I 和电阻两端的电压 U 成正比,如果用坐标轴分别表示电流和电压,其图形是过原点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