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主要思政课之一.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革命文化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干和精髓,强化革命文化内容教学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要通过教学内容专题化设计、突出革命文化精神实质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等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和实施问题引领教学、充分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师生"共建课堂"等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着力强化革命文化内容教学,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构成之一,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近现代中国的四个必然选择,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践教学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必要的教学环节,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积极创新实践内容、发掘和利用好实践资源、探索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模式、拓宽实践教学平台等,从而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要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必须结合《纲要》课程的特点,构建"1+1+5"教学模式:强调一个性质和功能:思想理论课性质和育人功能;遵循一个原则:"要精、要管用"的教学原则;优化五大教学方法。这一模式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也是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分别从教学目标、课程切入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十九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路径,旨在有效帮助大学生明确中国梦的内涵,帮助他们了解我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推动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内容,对民族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纲要"课程在民族高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难点问题,为实现教学目的,需要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民族高校"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对本科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在课程建设中应明确教学目的,重视对课程教学大纲的缜密论证和制定,搞好教材和教学资料建设,设计好教学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性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一要坚持和创新课堂讲授法,二要尝试师生角色互动教学法,三要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真正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着力解决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加强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考试方法,完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9.
提高教学效果是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改革的新热点之一。文章从走出误区,充分准确认识"纲要"课程性质与目的;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程吸引力;改进教学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利用专题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在实践中的探讨课程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1.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将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体系之中,通过发挥民族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功效,提高民族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育人、育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指导思想上应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教学方法上应形式多样,灵活运用;在考核方式上,应改革创新,注重实效,提高该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当前抗战纪念活动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抗战纪念活动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学术、网络、实践资源,这些资源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以发挥新的作用,但在推广运用的同时要注意鉴别,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14.
安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联系安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讲解,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课堂之外的信息。高校的历史教学应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广泛运用"微课"和"翻转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此提升其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浅析了"微课"与"翻转课堂"在大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在"大思政"格局下,深化专题式教学改革成为当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助推"大思政"格局构建的有效方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在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打破了教材顺序,以问题为导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与优化,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教学专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进而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7.
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着力点和根本目的之一,也是检验本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的评价标准。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在阐述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这一历史范畴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方法和过程,组织好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在课程定位上,要处理好历史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在教学内容上,要处理好史实介绍与论点评述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要处理好讲授与互动的关系;在教学资源上,要处理好讲授教材与开展第二课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时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必要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调整后新开设的,这门课程的开设对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思政与史实相结合,充分发挥"纲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发挥其重要的育人功能,应树立"问题———解析"的教学理念,在内容上着重讲"历史为什么这样发展",注重论从史出,让事实说话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