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以白芍秸秆废料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磷酸浓度、浸渍时间、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对白芍秸秆活性炭产品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收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达到677.7 m2/g,对碘的吸附值为1098.6 mg/g,亚甲基蓝的吸附值为316.4 mg/g,收率为60.5%。  相似文献   

2.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讨论了不同的预氧化、炭化、活化条件下对所制得的活性炭碘、苯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化升温速率为2℃/min,炭化温度为800℃;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h,水蒸汽流量为0.4mL.min-1的条件下,可制得比表面积为726 m2.g-1,活化后碘值、苯值及强度分别为806mg/g、234mg/g、9.85N/粒的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  相似文献   

3.
采用磷酸浸渍葵花籽壳在350850℃的炭化温度下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用自制的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水溶液中的硝基苯.通过对磷酸浸渍比、磷酸浓度、炭化温度、溶液的p 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等因素的研究,得到在磷酸浸渍比为2:1、磷酸浓度为50%、炭化温度为650℃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1494.883 m2·g-1;在吸附时间110 min、吸附温度为20℃、溶液p H为7的条件下其对水溶液中的硝基苯有最佳吸附效果.硝基苯的吸附去除率可达到95.82%、吸附量达到47.91 mg·g-1.  相似文献   

4.
以桃壳活性炭为载体,四乙烯五胺(TEPA)为改性剂,进行直接改性、HNO3氧化后改性,考察改性后活性炭的孔隙特征及其对CO_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孔径增大。直接改性后,活性炭对CO_2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增加,HNO_3+TEPA复合改性后,对CO_2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303 K时,对CO_2的吸附量从改性前的0.39 mmol/g提高到0.73 mmol/g。TEPA的投药量影响复合改性效果,最佳投药量为20%。  相似文献   

5.
用杏核为原料经炭化、活化制备的活性炭,具有较发达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效果,用杏壳活性炭吸附法替代制金常用的混汞法和氰化法回收金,可以获得较佳的吸附效果,同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取了ZnCl2活化-稀酸高压蒸煮方法,以提高活化剂对前驱体的浸渍效率,并有效提高所制秸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首先采用稀酸蒸煮处理秸秆,削弱秸秆纤维间的黏结,实现ZnCl2在秸秆纤维间的有效渗透。经上述处理后的前驱体再经600℃的炭化-活化工艺,制备得到最终活性炭材料,经工艺优化后,所得活性炭最高比表面积可达1628 m2/g。进一步探讨稀酸蒸煮条件对活性炭制备的影响。最小二乘拟合计算表明,在162~180℃,蒸煮时间10~23 min,可以稳定得到比表面积大于1500 m2/g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7.
以木屑为原料,以ZnCl2为活化剂,在500℃下进行炭化活化处理,制备出超大孔容中孔活性炭。分别使用比表面积测定仪、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超过1 600m2/g,孔体积达到3.0~4.0cm3/g,平均孔径在2.4~9.9nm范围内可控;ZnCl2的作用是创造微孔,而且能扩大微孔、形成中孔,适当增加ZnCl2的用量,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对木屑的造孔和扩孔效应,从而得到超大孔容中孔活性炭。考察了超大孔容活性炭对有机大分子维生素B12的吸附。结果表明,活性炭的孔体积越大,吸附速率越快,吸附量越大,吸附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也越短。该研究也可作为大学物理化学开放性实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物理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使学生深入了解吸附性材料的研究方式,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操作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桐壳为原料,采用以氯化锌为活化剂的化学活化法制备桐壳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物料比(氯化锌/桐壳质量比)等条件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SA3100型表面积和细孔分析仪、亚甲基蓝和苯酚吸附值等对活性炭进行表征,确定了制备活性炭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氯化锌/桐壳比为3/1,在400℃下活化1 h时所制备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和苯酚吸附吸附值分别为373和450 mg/g;对染料废水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氨水浸渍法对果壳活性炭进行改性处理,讨论不同氨水浓度(5%、10%、15%、20%)对果壳活性炭结构及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改性后的果壳活性炭结构及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氨水浓度对果壳活性炭的结构及吸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氨水浓度为10%时,活性炭表面形态清晰,凹槽分布均匀,比表面积提高至775.1382m2/g,较改性前提高了6.5%;改性前后活性炭微孔孔径集中分布在3.5 nm;果壳活性炭的吸附率随氨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氨水浓度为10%和15%时,吸附率分别达到86.51%和86.54%,吸附率相比改性前有所提高。而当氨水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率略微下降。  相似文献   

10.
以福州市大学城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主要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管式炉热解法制备污泥基活性炭.结果表明,氯化锌化学活化-管式炉热解法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亚甲基蓝吸附值和得率作为控制指标,综合考虑所得最佳水平组合为活化剂浓度为3 mol/L、热解温度为550℃、热解时间为2h、液固比为1.5∶1,所得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41.9 mg/g,得率为48.9%.并在此基础上,表征、分析了污泥、污泥活性炭和商品活性炭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浸出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