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关于土地征收行为的性质,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实际上,土地征收是一种多阶段行为,它包括土地征收申请阶段、土地征收审批阶段和土地征收补偿阶段。我们应从土地法律制度的内部视角切入,区分不同的法律关系以作不同的界定。笼统地将土地征收的法律性质界定为单一行为或者综合性行为都是错误的。明确土地征收行为的法律性质,不仅有利于维护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平衡,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和谐,涉及到社会整体利益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规范政府部门的土地征收行为、明确被征收人权利救济机制和被征收人权利救济制度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弊端日益凸显,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收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关系的制度混合,使得国家在土地征收中权力与权利之“公益目的、给予补偿”的宪法制衡被打破,并引致了民众对土地征收法律性质的认识偏差和司法救济的不力,以致于剥夺、侵犯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权益的征地行为屡禁不止。因此,探索并研究土地征收中国家权力与权利的制度设计和法源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是防止滥用征收权和保护土地权利人利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对征地公共利益的界定尚处于真空状态,导致一系列尖锐问题。同时,土地征收中又缺乏合理公正的公共利益界定程序机制以规范政府行为,导致土地权利人的权益遭受严重侵害。为保护土地权利人、规范土地征收秩序和构建完善的土地征收法律体系,应该在土地征收立法中弥补现行公共利益界定的法律空白、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制定正当程序,通过模式创新和程序设置来规范界定程序。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收制度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个牵涉公权力与私权利如何平衡的重要社会问题,构建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应从界定公共利益、建立公平的征收补偿机制、健全和规范土地征收程序、建立被征地农民妥善的安置方式等方面予以发展和完善。实践中,正当的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前提。因此,从实体法和程序法多层面对土地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要件进行界定,明确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践行公共利益在土地征收中的法律化,对于保证土地征收制度的正当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利益”概念界定不明;土地征收程序不规范;征收补偿不到位;征收中对农民权益救济的司法保障不力等。完善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要实现经营性用地市场化供给,完善土地征收的程序,改革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建立完善的司法救济途经。  相似文献   

6.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协调和解决土地征收中国家、社会和个人权益冲突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妥善解决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对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该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应加强对补偿主体和权利人、补偿标准和范围、补偿程序和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全面改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农地征收规模膨胀,因征地性质模糊、"公共利益"范围泛化、补偿机制落后、被征地农民话语权缺失又缺乏权利救济机制等,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有激化趋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对策:严格界定"公共利益",探索非公益性用地制度;确认土地发展权,坚持完全补偿原则;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和程序,保障征地过程中的农民话语权;建立健全征地补偿机制,长久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制定《土地征收法》,切实为征地提供从征收到救济的全套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及公共性,是土地所有权与土地征收有着不解之缘。土地征收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但又是对所有权的强制性剥夺。完善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既能保证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使用的公共利益需要,又能保障土地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生存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在土地征收与所有权观念演进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提出较为全面的立法对策,包括:土地征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土地征收的目的界定、土地征收程序的完善、土地征收公正补偿的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农地被占用,出现了土地征收范围随意扩大、征收补偿标准低、失地农民的生活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两种性质的土地所有制、法律规范的缺失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等。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明确征收界限和程序,最大限度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土地征收的补偿制度,建立土地征收的救济机制,应成为未来几年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
长久以来,我国对土地被征收人的权利保护都着眼于补偿标准的制定上,对行政机关作出土地征收决定本身的合法性并没有过多探讨,司法机关对相关诉讼也多采取不予受理的态度。但是从《行政诉讼法》的立法逻辑上看,应当肯定行政相对人的诉讼权利。首先,征收行为已经被明确列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法律亦明确了应诉机关。其次,将征地行为视作行政终裁是属于明显的扩大解释,违背终裁行为的立法初衷。最后,立法机关在对《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也将"公共利益"设为土地征收的前置条件。为了破解法院在审理征地案件中的困境,仍需进一步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