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于2010年首次建立,与之配套的专业建设方案、人才培养等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通过阐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产生背景,结合天津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方案以及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长沙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为例,探索与实践了其专业建设七个方面举措。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据《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长沙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全国排名第六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国家对新能源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适应新设立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需求,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本文以"厚基础、创新型、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主旨,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226-229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作为新建专业,无论专业建设还是实验室建设都无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及连云港地方产业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出发,确定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论述了实验室建设的基本举措,总结了实验室建设的内容,归纳了实验室建设的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5.
围绕长三角光伏产业背景,针对光伏人才巨大需求,以及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新能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特点,创新教学理念,提炼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向与专业特色;以“新能源产业链、知识体系、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纵横协同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科发展,科学合理地设置“模块化、系列化”新能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新兴行业,需要具备知识创新与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积累才能形成。本文论述了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加强创新性实验和社会实践的实例,通过多方面开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自主性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建设特色鲜明且优势突出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成为高校亟需破解的难题。河南师范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秉承“以国家需求为依归,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理念,通过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平台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以安徽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及教学团队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基于专业认证方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问题。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索,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传统方式的人才培养凸显弊端。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吉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全国专业联盟教学平台,通过人才培养理念、专业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形式、评价方式及隐性课程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地方新能源产业培养出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各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呈爆发性增长,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递增。为顺应社会和市场需求,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等4个方面,建设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相似文献   

11.
以南通理工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探索。指出其人才培养要使职业性与教育性相融合,立足于国家标准和市场需求,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强调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纵横协同的课程体系,强化产学研结合,构建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长春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原则,针对教学型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建设上,提出了以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工程意识、降低重心、拓宽口径、构造专业方向知识体系、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优化教学内容等建设思路、方案,促进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教学型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受国家政策指引和市场环境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国内集成电路人才匮乏问题愈加突出.专业教师作为人才培养任务的直接承担者,其工作能力、教学模式和培养方法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针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覆盖范围广、产教结合需求强、工程实践要求高的3个突出特点,分析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专业任课教师所面临的显著挑战,同时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出发,构建以"共同学习者、学习引导者、协同合作者"为基本特点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4.
储能技术是能源科技战略性新兴领域,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由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型,储能技术已成为国际能源科技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之一。建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推动我国储能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创建实践,阐述了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新的专业建设模式等。希望能为我国相关高校的储能专业建设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步增长给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带来了契机,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但目前该专业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实训基地和设备不足、系统的专业教材缺乏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优化重构课程体系、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快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教师编篡系统化优质新能源教材等措施,使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列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已经颁布、技术路线和方向已经明确。职业院校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需要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调查与论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有序有步骤地推进专业建设,与地方新能源汽车企业深入合作,统筹兼顾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方向,跟进实训室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面向新能源产业,立足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而开设的新专业。由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非常"年轻"的专业,很多课程以及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结合西南石油大学现有的新能源专业教学和科研积累,总结了新能源专业的特点,探讨了该专业的教学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制度。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目标,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质量监控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通信工程一流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背景下,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势在必行。贵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专业认证三个核心理念为引导,着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办学条件、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升人才培养供给质量,推进专业建设,为专业认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重视以及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光伏光热、地源热泵、生物质能等行业的优秀高端技能专门人才严重紧缺。高职院校对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某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已经建设了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但是如何合理化建设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组群,怎样建设以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为重点专业的新能源类组群体系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