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养生思想和养生术大发展的时期,但神仙思想、金丹大药之术盛行,使这一时期的养生术良莠混杂。北齐时的思想家颜之推从无神论的立场出发,对当时的神仙思想进行了抨击,从现实和实效出发去探索养生之道,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养生主张,使他在养生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的不附时俗的养生观,对研究这一时期我国养生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道家”思想看我国明、清时期武术文化的繁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亮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04,25(3):24-26
明、清时期,我国武术文化出现了一个繁荣阶段,以道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其发展起到了极大理论支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这一时期武术文化的特点和道家思想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分析比较,阐述这一时期武术文化汲取了道家思想中部分的观点作为其自身发展的理论基础,并提出其对促进当代武术文化发展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类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养生理论.在世界各国中,我国的养生理论发展最早且最为系统,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自己鲜明的养生思想观点.在这众多的养生理论中,影响较为深刻的是先秦时期养生思想与魏晋时期的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4.
曾永忠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1):39-40,42
先秦时期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萌芽时期,《吕氏春秋》继承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体育在科学的道路上向前发展。《吕氏春秋》提出了动以养形、益气保精以养神以及养生与卫生保健预防相结合的养生方法,这与现代体育卫生观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5.
隋唐五代是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代,学术思想的多元化为传统养生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医学知识的发展为传统养生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养生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平台,因此对这个时期养生思想的研究对人类健康长寿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古代养生体育的发展历程.夏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养生思想的雏形,此时代表人物是彭祖;两晋南北朝时我国养生保健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养生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充足的进步,出现了一批有名的养生家,如张湛、颜之推和王弼等,诞生了一些具有划时代影响力的养生书籍;北宋至清代,众多养生和医学著作整理、创编了大量导引术式,最有代表性而且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八段锦和易筋经,出现了丘处机、马钰等养生大家.  相似文献   

7.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类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养生理论。在世界各国中,我国的养生理论发展最早且最为系统,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自己鲜明的养生思想观点。在这众多的养生理论中,影响较为深刻的是先秦时期养生思想与魏晋时期的养生思想。养生的思想观念在上古的一些文献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诗经中即有“寿者不忘”,“胡不万年”,“万寿无疆”等,反映了人们对长寿的期盼。而将老人称之为“黄耄”,高寿称之为“眉寿”也反映了当时对自身生理变化同寿命长短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研究。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在…  相似文献   

8.
周秦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周秦时期养生思想的发展动力、产生的理论基础,寻求周秦养生思想与现代社会健身理念的契合点:遵循良好的生活规律,适可而止、适度及循序渐进的思想;养生、养心、养性、养情、养神协调平衡发展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思想等健身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是传统养生思想的初步形成和创立发展的重要时期。儒、道、医、杂家各门派和诸子百家的养生精髓,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为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挖掘中国古代传统养生思想的精髓对于提高现代人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且有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儒家养生思想起源于上古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汉唐时期,完善于宋明清时期,五四以来又出现了失落与回归.其发展和演变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儒家养生以修身养性为主要内容,以养气为健身要务,以"仁者寿"为理论导向,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致"中和"为最高境界.儒家养生思想把生命的价值和养生的必要统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中,不以纯粹的养生为要务,而是关注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生命存在,培养人们养生而不苟生的大无畏精神,属于道德养生的范畴.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而且还为了"寿"和"道".儒家养生是一种"以心为本"的养生体系.  相似文献   

11.
浅论太极与养生的发展趋势及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时广州高等院校开展太极与养生传统体育的现状的研究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及对身体机能的影响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正确的发展观。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学术期刊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需要,也是学术期刊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并指出了体育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重养生、求长寿是一大特色,不少思想家、医家和养生家认识到“养生”重在“养心”(心理养生),并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心理养生思想。通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演绎阐述了形神兼养,以神为先;养心贵在养气;安德养神,情欲适度;调畅情志,避免刺激等古代心理养生思想,这些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论运动在抵抗衰老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综述法 ,介绍了衰老的理论研究 ,并论述了运动在抗衰老方面的作用。指出衰老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 ,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不可避免。但人如果掌握了正确的运动方法 ,可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体质 ,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动形养生"的思想已萌芽,但"动以养形"的理论始于《吕氏春秋》所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并在养生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其内涵为: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本文对我国传统动形养生思想的理论源流进行了梳理,尤其对《黄帝内经》之"形神兼养"这一养生观进行了详尽论述。旨在追溯我国传统动形养生文化之源流。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酵母、白砂糖浓度培养基培养,观察两者对雌性黑腹果蝇寿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酵母浓度对果蝇寿命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规律,而不同白砂糖浓度对果蝇寿命的影响呈倒U字相关,峰值S3组成功建立了白砂糖依赖的寿命内稳态。结合功能内稳态理论来探究其更广泛的意义,为进一步果蝇寿命的影响因素研究建立了内稳态模型。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吴明深 《体育学刊》2004,11(3):22-24
用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认识、解决体育系统所遇到的问题。通过对体育生态系统的环境的分析,找出符合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体育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先秦养生思想对传统体育观念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传统体育观念是在早期众多地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主干,但儒学在战国时期稷下学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升华过程。先秦时期的养生思想非常丰富,道家思想、儒学思想与齐文化中关于人的修养观念在基本思维出发点上有着鲜明的一致性,但具体的方式方法却背道而驰。这正是在战国稷下百家争鸣的环境当中形成的。道家提出的运动养生观念,儒学对于人的个性品德修养的许多理念,都应当是稷下学对诸子百家思想全面整合的结果。道家的运动养生观念的产生受齐文化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从广义文化视角,运用文化分层理论分析贺龙体育思想对竞技体育的思想观念、组织制度和物质技术三方面的影响,阐述贺龙体育对竞技体育的促进和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解读冬运会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万有善 《冰雪运动》2007,29(1):40-41,56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活动规律的重要科学,是一切思想变革、社会制度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先导.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于人类社会生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理论之一.有些社会学家曾用过这种理论分析过体育运动.因此,用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理论对我国冬季运动会的各种功能进行辩证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冬运会的社会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