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晓芳 《河南教育》2005,(10):45-45
昨天布置了一篇短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做文后的几道题。今天上午一上课我就问:“完成作业的同学请举手。”“刷”,全举手了,我很高兴。又问:“谁能说说短文写了什么?”这回和刚才完全反了,全班学生竞没有一个人举手。我疑惑了:“你们不知短文写什么,怎么做的题?”“我是抄的答案。”一个同学大声回答。  相似文献   

2.
师:上课之前我来做一个小调查,喜欢写作文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你们这么多同学喜欢写作文,这是我见过的最喜欢写作文的一个班。其实,写作文应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你还没有爱上写作文,我相信经过这堂课之后,你一定会有点儿喜欢作文。如果不信,下面我们就来试试看。  相似文献   

3.
一次,在一年级的数学课上,我见到这样一个镜头。 教师:请小朋友看着书上的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P42),写一道减法算式。 (过了一会儿,学生交流发言。) 小霞:4—4=0。 教师:很好!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这时,教师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举手)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课题 积累语言 师:我上课提的第一个问题特别难.我要看看你们会不会答,敢不敢答.请举手.好的,有一位,你先站起来.上课举手发言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但这个机会需要你自己积极争取,你不争取,机会就从身边溜走了.这位同学今天第一个举手,我不为难你.你告诉大家,今天我们上课的课题是什么? 生:草原上的花. 师:刚才没举手的同学后悔没有? 生:后悔. 生:不后悔. 师:我再给你们一个机会,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这回可没那么容易了.(生笑)现在想退回去还 可以,回不回去? 生:不回去. 师:好,请到讲台前来.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从文题中,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任可 《贵州教育》2013,(14):46-46
平时上课时,当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举手,然后教师也就自然而然地请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答对了就出示下一个问题,答错了再请别的同学说。在这不经意间,我们忽视了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我们不清楚他们怎么想、遇到了什么困难。在一节练习课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比2/3大、比3/4小的分数有无数个,请写出3个。题目一出,大家眉头紧锁,停顿一分钟过后,只有四、五个同学举起了手。可我不再请这些举手的同学说自己的想法,而是转换策略,说:"看来这道题同学们困难很大,你们都遇到了什么困难,能说说吗?几个学生小心翼翼地举手了。生1:我想先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小数,  相似文献   

6.
一、课前聊天,营造氛围撤除教室里的桌子,学生分六个小组围坐。由于是借班上课,教师介绍自己的姓名,与学生聊天,交朋友。二、录像激情,引出话题师:请告诉我这个新朋友,你们平时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生:游泳。生:春游、秋游。师:了不起,兴趣这么广泛!喜欢跳绳的同学请举手!……春游、秋游合称为郊游,喜欢这项活动的请举手!(几乎全部举手)师:这么多!既然同学们对郊游这么感兴趣,我们就来欣赏一组关于郊游的镜头吧!(录像上是秀丽的风光、学生观赏美景以及各种有趣活动的场面。伴有优美的音乐和教师的旁白)师:很多同学…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读了贵刊1993年第一期第18页《一道数学思考题的教学设计》一文后,我深受启发。但又觉得还有一种解法既简便,学生又易于接受。原题(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29页思考题)如下: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问:“谁语文、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在课堂上检查自己布置的感恩作业。"记得爸爸妈妈生日的同学请举手。"举手者寥寥无几。"寒假里给父母亲洗过脚的同学请举手。"这是他放寒假前布置的一道作业。几十双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只有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学生没有举手。"你是不是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了?"这位教师有点生气。"我很想给父母亲洗一次脚,可是……""可是什么,你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教师越来越严厉。"我的爸爸妈妈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脚,我只能给他们洗头……"空气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中的思考题,旨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使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进入高级心理过程。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第29页有一道思考题: 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此题的教学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找到解题的方法。(分散难点)  相似文献   

10.
一、课堂实录课程主题:人人都是小诗人授课地点: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授课教师:田岛步(日本教师)授课年级:四年级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好!我叫田岛步,我是日本人。见到你们,我很高兴。今天,我用自己在日本上课的实例给大家上一堂讲诗歌的语文课。你们喜欢作诗吗?  相似文献   

11.
师:上课前我先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举手,哇,多得很;那么喜欢读诗歌的举手,哟,少得可怜。很多同学不太爱读诗歌,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一种文学形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人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读一点诗歌,培养自己“纯正的文学趣味”。  相似文献   

12.
师:读完了<滕王阁序>,喜欢这篇文章吗?喜欢的请举手.(寥寥六人举手) 师:喜欢的理由往往都是相似的,而不喜欢的理由却未必一样.我想听听不喜欢的理由.  相似文献   

13.
教材第六册第29项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教学此题,可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不仅可以得出多种解答方法,而且可以活跃学生的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4.
作文既是反映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也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性训练。从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不喜欢上作文课。如去年我接任四年级语文教学第一次上课时,我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喜欢上作文课的同学请举手。”当时全班同学竟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没有举手。接着我问了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为什么不喜欢上作文课?”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作文难写不知道写什么。”从他们的回答中,细想一下,我们的学生由于条件有限,每天的生活大都是那样机械、单调,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  相似文献   

15.
一、课前聊天 ,营造氛围学生分六个小组围坐。与学生聊天 ,交朋友。二、录像激情 ,引出话题师 :请告诉我 ,大家平时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呢?生 :游泳、春游、秋游。师 :了不起 ,兴趣这么广泛!喜欢跳绳的同学请举手!……春游、秋游合称为郊游 ,喜欢这项活动的请举手!(几乎全部举手)师 :这么多!既然同学们对郊游这么感兴趣 ,我们就来欣赏一组关于郊游的镜头吧!(录像上是优美的风光、学生观赏美景和各种有趣活动的场面。伴有优美的音乐和教师的旁白)师 :很多同学都参加过郊游活动 ,在郊游中肯定也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令你难忘。来 ,给大伙儿说说。…  相似文献   

16.
<正>师:就这篇课文来讲,专题名"慢慢走,欣赏啊"提示了我们阅读的方式是"慢慢读,欣赏啊"。课前读过一遍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读两遍的?没有。读三遍的?一个也没有。读四遍的?(大部分学生举手)读五遍的?(一部分举手)读六遍的?(几个学生举手)好的,大家把手放下来。说明大部分同学读了四五遍。那么在读的过程中,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下面,我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大家再把课前读的捋一捋,待会儿我们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本第五册中有这样一道参考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18.
《小学青年教师》2013,(7):94-97
师:我上课提的第一个问题特别难。我要看看你们会不会答,敢不敢答。请举手。好的,有一位,你先站起来。上课举手发言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但这个机会需要你自己积极争取,你不争取,机会就从身边溜走了。这位同学今天第一个举手,我不为难你。你告诉大家,今天我们上课的课题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29页有这样一道题: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在班会上问:谁做完语文作业?请举手!有37人举手。又问:谁做完数学作业?请举手!有42人举手。最后说:谁语文、数学作业都没有做完?没有人举手。你想想看:这个班语文、数学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相似文献   

20.
师:读完了《滕王阁序》,喜欢这篇章吗?喜欢的请举手。(寥寥六人举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