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是杂文的一面旗帜,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在杂文创作上成绩卓著、影响很大的战斗杂文大师。杂文大家夏衍在《杂文复兴首先要学鲁迅》(《新观察》1982年第24期)中,说他自己写杂文“先学鲁迅,后来是学绀弩,绀弩的‘鲁迅笔法’几乎可以乱真。”当我们把鲁迅先生的杂文《灯下漫笔》(高中语文第三册)与聂绀弩的《我若为王》(第二  相似文献   

2.
赵吉文 《课外阅读》2011,(10):319-319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600万字,其中著作500万字,辑校和书信100万字。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鲁迅的小说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鲁迅先生学习西方小说结构经济、灵便、多样的优点,打破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单一的形式,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态。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也不过份。鲁迅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文学大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殿堂塑造了第一批永垂不朽的典型形象,如阿Q、闰土、祥林嫂、吕纬甫、子君、孔乙己、四铭等。曾经收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有《孔乙己》、《社戏》、《故乡》、《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祝福》等。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及初中学生实际,要学好鲁迅的文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3.
海外中国语文教材仍然以我国现代和当代文学为主,特别注重选入我国的名家名篇。本文打算以新加坡《华文》教材为例,简要介绍海外教材对我国十一位著名的作家和学者的评述及其作品入选的情况。他们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叶圣陶、朱自清、冰心、郑振锋、蔡元培、丰子恺等。鲁迅鲁迅的作品在海外进步青年中仍然拥有广大的读者。《华文》教材评论鲁迅说:“他的著作很多,其中以小说和杂文最为有名。他的小说主题集中在反封建,反旧礼教,而替不幸的人们发出呐喊和带来希望;他的杂文的主要特点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硅钢弊常取…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是为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所敬仰的伟人,他的著作,特别是其中的杂文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鲁迅的伟大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在三十年代初期,甚至还有那么一些“吸血的苍蝇、蚊子”不时地发出嗡嗡的叫声,攻击鲁迅,鄙视他的杂文。一九三一年四月瞿秋白同志写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热情地肯定了鲁迅杂文的巨大价值,准确地概括了鲁迅思想发展的道路,公正地评价了鲁迅在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重要地位。《鲁迅的精神》节选自《〈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所选部分除了第一段是谈鲁迅思想的发  相似文献   

5.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我国第一篇研究鲁迅思想和杂文的重要论文。他在《序言》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比较全面、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鲁迅的思想发展、战斗历程和革命传统,以及鲁迅杂文产生的原因、艺术特征和战斗意义。虽然在论述中还存在某些缺陷,但他对鲁迅研究的开拓性的历史功绩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6.
鲁迅故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鲁迅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他继续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小说和大量杂文,成为五四新文  相似文献   

7.
<正>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鲁迅的诗歌创作不算很多,根据一般研究者的统计,现在收集到的鲁迅的旧体诗共有四十九题六十七首,新体诗七首,民歌体诗四首,另有散文诗三十一篇(收入《自言自语》和《野草》中;杂文中也有可以算作散文诗的。) 鲁迅的诗歌,和他的小说、杂文、散文一样,思想战斗性都很强,艺术上的造诣也  相似文献   

8.
许静 《文教资料》2006,(18):49-50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全面论述过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杂文,指出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指引青年应当如何生活、如何行动的,并且确认了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主将的崇高地位。凭鲁迅先生作品的深度和广度,这是当之无愧的一个评价。在《呐喊》与《彷徨》中,虽然鲁迅先生描写的大多数是“老中国的儿女”的思想和生活,表现两千多年封建意识的积淀给国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性带来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但是在近二十篇小说中,均有多少不等的少年儿童形象。鲁迅先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刻画了这样两类不同的少年儿童的艺术形象:一是从肉体到精神受到严重…  相似文献   

9.
文学史家严家炎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鲁迅的小说,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顶峰。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选录的《在酒楼上》,是一篇意蕴丰富、曲折幽深的文本。周作人认为,在鲁迅的小说中,此篇写得最好,是一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最富鲁迅气氛",就是集中表现了鲁迅思想的复杂性、深刻性以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五四”以来最伟大的作家,鲁迅的文风和他的为人一样,是充满浓烈的个性和创新勇气的。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鲁迅都堪称独步文坛。在小说《药》中,鲁迅的这种个性化的文风依然如此鲜明地扑面而来,让人情不自禁地为小说的简洁而丰盈,凝练而峻拔的语言风格所深深吸引。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课本选用鲁迅作品很多。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也是鲁迅著作的爱好者及业余研究者。近年来,鲁迅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一批有一定质量的新著陆续出版。现作简要介绍: 小说方面,王富仁的博士学位论文《〈呐喊〉、〈徬徨〉综论》,杨义的专著《鲁迅小说综论》,陆耀东、唐达晖的《鲁迅小说独创性初探》,屈正平的《论鲁迅小说的人物》等都是公认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杂文方面,阎庆生著的《鲁迅杂文艺术特质》,王献永的长篇论文《论鲁迅杂文的结构艺术》、《论  相似文献   

12.
一、鲁迅的“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思想最重要的内容和最鲜明的特色。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他对中国的社会、历史和人民,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他的思想具有极为鲜明的中国特色。鲁迅不大从事抽象理论的思辨探索,他无意建筑自己理论体系的高楼大厦。他同时是革命家、文学家,他运用自己熟悉的工具和方式,为革命事业服务。他的思想,体现在他一生所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和大量的杂文之中。  相似文献   

13.
鲁迅科学教育思想论略范安平今年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作为现代中国的文化巨人,鲁迅不仅以他似匕首、如投枪的杂文、小说为武器,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一生中热爱科学,倡导科学教育,为我国的科学普及...  相似文献   

14.
陈漱渝先生在《播撒鲁迅精神的种子》一文中说 :“鲁迅作品被选入中小学《国文》、《国语》课文 ,大约从本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解放后鲁迅的一些代表作品更成为语言课本的传统教材。随着鲁迅国际声誉的日益提高 ,他的作品又先后被选入外国一些中小学读物。在日本、朝鲜、苏联、意大利、瑞士等中小学课本和参考读物中 ,都选入了若干鲁迅小说、杂文、诗歌。”建国迄今的中语课本中 ,始终保留的鲁迅作品就有十数篇之多。体裁上有小说、散文、杂文 ;安排上从初一第一册到高三第六册。以如此份量选学一位作家的作品 ,非但在中国 ,即便在世界上…  相似文献   

15.
唐弢在《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中指出:“一个伟大的作家常常选择适宜的文学形式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普希金用他的诗,巴尔扎克用他的小说.”而鲁迅在他前期的创作中,主要是采取小说的文学形式,中后期主要是以杂感和杂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和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形势需要,鲁迅便采用了瞿秋白称之为的“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正象唐弢所说的:“由于这种文学形式(指杂文——作者注)的便捷与犀利,感应敏锐地反映了迫切的形式,鲁迅的杂文是尖锐、泼刺、生动,具有独特的战斗风格,在艺术创作上完善了时代的特征,勾勒出中国近代社会色彩鲜明的面貌,成为出色的现实主义的史诗.”在这现实主义史诗之中处处体现着浓郁的爱国主义的深情.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与现代中国伟大的思想文化巨人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鲁迅的影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其他任何作家所不可比拟。他的思想艺术的某些特质,在现代文学整体面貌上打下了鲜明的印记,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现代文学是“鲁迅时代”的文学。1918年5月《狂人日记》的发表,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1923年8月出版小说集《彷徨》,收小说11篇。这些作品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 ,是与现代中国伟大的思想文化巨人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鲁迅 ,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移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 ,用文学、用小说来思考时代的要求 ,记录时代的步音 ,参与时代发展的旷代巨人 ,他的影响 ,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其它任何作家所不可比拟 ,他思想艺术的某些特质 ,在中国现代文学整体面貌上打下了鲜明的印记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中国现代文学是“鲁迅时代”的文学。 1918年 5月《狂人日记》的发表 ,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其小说集《呐喊》、《彷徨》堪称中国…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作家,他的杂文风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杂文中深邃思想的体现;(二)杂文形象化的方法和特点;(三)杂文中讽刺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式的描写。童年不仅仅是鲁迅文学描写、表现的对象,也是鲁迅作品的结构和立意的支撑,同时也体现了鲁迅对儿童童年生活的态度和关注,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儿童教育的思想。因此鲁迅在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同时也可以被认为是儿童教育家。正如柳亚子先生所推崇的那样:"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20.
引言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的作品中,杂文占了很大的比例,具有极强的战斗性。同时,他还创作了诗歌、小说、故事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