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祯 《大众科技》2011,(3):68-69
由渗流知识知道,当堤坝体或基础的渗透比降/大于允许渗透比降(J〉N)时,土体就可能发生渗透变形。在汛期,堤坝处于高水位运行,渗透比降增大,在堤坝下游坡脚附近或以外,往往会产生渗透变形。文章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抢险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自主设计的渗透淤堵试验装置,采用不同单位面积质量(等效孔径)的土工织物对砂质粉土和黏土进行了高水力梯度条件下的室内渗透淤堵试验,对高水力梯度下不同土体和土工织物的渗透淤堵规律及机理展开研究,为进一步认识和解决排水工程中土工织物滤层淤堵问题提供依据。试验数据表明,在水力梯度升高时,砂质粉土与土工织物系统不易产生淤堵,由于黏土起始水力梯度的存在,黏土的渗透系数会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但在极高水力梯度时,由于渗透力大大增加和压实作用,会导致土工织物表面及内部含土量增加,黏土与土工织物复合系统的渗透系数随时间逐渐减小。在较高水力梯度下,使用较小孔径的土工织物会造成渗透系数的显著减小,较高水力梯度下的黏土排水工程可以适当采用等效孔径稍大的土工织物以避免淤堵。极高水力梯度下的排水工程应当采取降低水力梯度或者增加土工织物厚度的措施避免土工织物破坏。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乌拉盖水库工程新建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坝基渗漏、坝基渗透稳定、坝基稳定进行了科学分析,对不良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处理措施,提出了坝基持力层和计算了临界水力坡降.为该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高资镇地质条件,对场区的渗透变形进行了类型判别,得出场区为流土变形的结论,并进行了临界水力比降和允许水力比降的计算,为后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或堤坝荷栽通过基础、填方路基或填土坝基传给地基,使天然土层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即在基底压力的作用下,使地基产生了附加应力和竖向、侧向变形,导致建筑物或堤坝及其周边环境的沉降和位移。由于荷栽差异、地基不均匀、地基应力扩散等使地基沉降或多或少不均匀,如果不均匀沉降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将导致建筑物或堤坝的开裂甚至破坏,因此研究地基变形对于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安全稳定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乌拉盖水库工程新建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坝基渗漏、坝基渗透稳定、坝基稳定进行了科学分析,对不良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处理措施,提出了坝基持力层和计算了临界水力坡降。为该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区承压水深基坑工程常常遇到基坑突涌问题,针对有较多工程桩的多层地下室深基坑,进行了有桩基坑突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基坑突涌破坏模式为土体表面涌水涌砂破坏,属于流土破坏类型,揭示了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承压水压力的增加,桩顶与土体竖向位移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均呈抛物线分布。由于桩基的作用,黏土层破坏时的水力梯度明显提高,对比无桩软土深基坑在承压水压力作用下的土体变形规律,坑内工程桩的抗拔效应对坑底土体隆起变形起到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金坛市防洪石桥枢纽地质条件,对场区的渗透变形进行了类型判别,得出场区为流土变形的结论,并进行临界水力比降的计算,为后继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英布鲁坝基岩体属密实完整孔隙介质,坝基防渗帷幕采用水泥灌浆方法将不能达到防渗目的,浅部固结灌浆亦只能对建基面以下人为(开挖卸荷、地下水向基坑渗流作用、爆破等)造成的裂隙起到一定固结作用,可考虑采用水平防渗等替代方案,延长渗径以防止坝基岩体渗透变形。  相似文献   

10.
富水地层中地下水渗流易造成土体颗粒迁移,引发土体内部侵蚀,进而改变土体内部结构及力学性质,甚至引起土体的渗蚀破坏。基坑工程中的开挖卸载和非稳定渗流场易引发土体内部的渗流侵蚀,但其发生和发展过程难以进行实时观察与精确测量,因而在当前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较少考虑土体渗蚀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基于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从基本理论、试验研究与计算模型3个方面揭示土体渗蚀发生和发展机理,再从土体土骨架结构、渗透系数和变形情况3个方面明确渗蚀对基坑工程土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然后通过改造GDS三轴仪开展恒定剪应力渗透侵蚀试验,探究渗蚀对基坑工程土体力学特性的影响情况,最后对基坑工程中的土体渗蚀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土体渗透性及影响因素;同时介绍了渗透变形的种类,分析了产生流沙和管涌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基上堤坝的沉降计算一直本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堤坝沉降计算中采用沉降修正经验系数,但合理计算其沉降难度仍很大。为较好解决地基沉降计算这一重要难题,通过探讨应力历史和地基土附加应力对地基土变形模量影响,采用分级加载,提出了堤坝下软土地基非线性沉降计算的改进分层总和法,该方法不仅反映应力历史和地基土附加应力对变形模量影响,而且反映地基土深度对其影响,计算参数选取也较少。通过对某试验堤坝沉降进行计算与分析,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效果较好,可较准确计算堤坝沉降。  相似文献   

13.
李杰  李军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239-239,19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因抽排地下水引起的建构筑物变形破坏的实例越来越多,地下水位的急剧升降变化会改变含水层水力关系,导致岩、土体应力的重新分布,促使土体内部结构重组,从而引起地基土不均匀沉降,致使地面上大量建筑物出现开裂变形。而大方县医院不稳定斜坡的变形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修建西大街及街道两侧建构筑物时,大规模的、集中的抽排地下水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14.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基础建设,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使用中,很多水库的坝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现象,严重影响了水库大坝的正常运行,也为水库附近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洪水灾害,坝基存在问题的大坝将面临决堤的危险,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检测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的堤坝是否存在险情,并通过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坝基中存在的问题。现本文以丙凝化学灌浆技术的具体施工方法为例,介绍坝基防渗处理中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0,(20)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的大型建设工程,尤其是现阶段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探索中,建造堤坝并结合相关技术,将水能转变为电能,为人类所用,改善坝基的稳定性是关键。了解影响坝基稳定性的因素后,可采取清基回填法、振冲碎石桩加固法、帷幕灌浆法、改变建筑物的结构等措施来稳固坝基。  相似文献   

16.
潘桦 《科技风》2012,(3):254
堤防工程是防御洪水灾害的重要措施,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水运业的发展,航线的整治、航道的开挖,使得航道两边的堤防工程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依据堤坝的洪水漫顶、渗透变形以及堤坡滑动等破坏机理,深入分析航道开挖后对堤防工程安全的影响,对于丰富航道开挖后的堤防破坏机理,保证堤防工程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疆兵团农七师柳沟水库的地质勘察资料,对坝体坝基进行渗透稳定分析计算,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济南市引黄供水鹊山水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采用了诸多关键先进技术:1.总体工程设计具有特色显著、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等特点;2.通过对坝体防渗结构设计的优化、坝基垂直截渗技术和排渗减压技术等综合防渗技术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平原水库渗漏量大、周围农田易形成沼泽化的技术难题;3.输水穿黄工程方案设计合理、沉井、顶管技术先进,测量控制准确,确保了穿黄工程质量;4.坝基处理采用了土工格栅新型土工合成材料与土体形成了一个高模量的整体,改善了坝基的受力状况,达到了减少沉降的目的,为今后水利工程应用该项技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5,(24)
五岳抽水蓄能电站具备布置钢筋混凝土引水岔洞的地质和地形条件,但由于引水支洞间岩体厚度较小,最大水力梯度达20.5,因此存在渗透破坏的可能性。根据引水岔洞布置原则,提出了岔洞上下游错开布置、厂房中部安装场和"卜"形岔洞三种不同的引水岔洞布置方案,分析比较了各方案的水力梯度、工程技术难度、地质条件、工程量以及工程投资等,结果表明"卜"形岔洞布置方案既经济、布置简单,又能满足工程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水利工程的修建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其中,而且就效果而言也是非常令人满意的,水电站的河床堤坝施工质量对水电站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修建堤坝时,关键的施工技术就是基固结灌浆技术。本文主要对水电站河床坝基固结灌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给水电站建设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