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权主义(即民主主义)、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卿“社会主义”)构成了孙中山著名的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三民主义思想体系中占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是改变中国旧的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建立新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纲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孙中山在世界各国民义政治、学说包括苏俄的“人民独裁”学说的影响下,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君主专制政治和民主共和政治包括苏维埃共和政治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实践进行了自己的研究和总结而逐步提出来的。民权主义集中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军事独裁,…  相似文献   

2.
民国建立后,清末革命派和立宪派各自聚合为国民党和进步党两大政党。过去,史学界只注意到这两大政党的矛盾和斗争,认为两党在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问题上是根本对立的,而忽视了两者的统一和联合,或断言进步党“代表袁世凯专制独裁利益”,是“反对国民党的顽固势力”。笔者对此颇持异议,认为两行有离有合,有异有同,终不失为在根本阶级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党派之争。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真心诚意地在中国呼唤社会主义,却又极力预防社会主义革命;他在中国极力筹谋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却又设身处地设计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他真心同情劳工阶级,又反对无产阶级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他高度评价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人类的贡献,却又明确反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极力反对用阶级斗争的手段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深入分析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矛盾性,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孙中山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袁世凯独裁专制野心逐步彰显时期,杨永泰以<正谊>杂志为阵地,对袁世凯意图走向独裁专制的政策进行同步揭露和评判.在这一过程中,其民主共和思想在对政治会议、"新约法"等独裁工具的抨击和其独特的倡导共和思想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同时,杨永泰还切中时弊地提出了"施以根本之疗治"的宪政改革思想,以救国御侮.杨永泰的民主共和思想成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的舆论阵营中的重要力量,该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与其后期倾向独裁统治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5.
蒋介石在大陆统治的22年实际上就是他企图统一的22年。为实现“统一”,蒋介石打着“三民主义统一”的旗号掩盖他的王朝“大一统”和法西斯主义本质。由于其统一思想的反动性、倒退性决定了他统一实践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围绕中国政治秩序所展开的争论的分析,认为:独裁论者主张“专制建国”、“新式独裁”,实质上是把“独裁政府”与“强力政府”混为一谈;民主论者反对专制,追求民主,却不敢正视民主政治的某些缺陷;自由主义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争论只能限于学理的、法律的范围,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又使这种学理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功利性的层面而非合理性的层面;脱离了当时现实社会的学理争论,是自由主义者一次孤独的呐喊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八大时期”、“曲折时期”和“新时期”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新时期”的认识是对“八大时期”正确认识的继承和深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既要防止和反对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又要防止和反对忽视以至放弃阶级斗争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受种种非难和攻击。例如诋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封建独裁”,“暴君专制”,“以专政代替民主”等等。因此,批驳这种种谬论,科学地阐释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我们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认为,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总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和对一定阶级专政的结合。哪个阶级享有真正的民主权利,执掌政权,这一点具有决定意义。民主一词的本意是“大多数人的统治”。但在剥削制度下,权力主体的普遍性是很有限的。这个“大多数人的统治”实际上是少数人的统治。资本主义民主尽管被说得冠冕堂皇,但事实上只是一  相似文献   

9.
林彪、“四人帮”和他们的那个窃据高位的顾问,为了实现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肆意篡改马列主义关于划分阶级的标准,人为地制造和扩大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那个臭名昭著的顾问就曾说过:“过去从经济范畴上划分阶级,这是对的。”但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斗争有本质的不同。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存在,特别突出地表现在经济剥削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派在宣传“三民主义”的纲领时,对其纲领的解释存在的分歧,主要是革命者不同的成长历程造成的.具有纯粹传统文化背景的人只具备了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强调民族复仇主义;有留学背景的人则有所进步,具有了反对专制的民主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毛泽东考察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如何挫败帝国主义“和平演变”阴谋的问题。196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了《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转述了毛泽东关于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十五个大问题,标志着毛泽东反“和平演变”思想的形成并系统化。在上述文章中以及在此前后毛泽东的讲活中,他主要阐明了六个方面的思想。(一)加强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考察了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状况,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国际国内阶级斗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在中国和韩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以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本文从新文学运动的角度,对比了中韩两国的诸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儿童进行阶级教育,要注意他们的年龄特点,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决不容许以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借口来反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有人说:“小孩子懂得什么,你去给他们讲阶级和阶级斗争,那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阶级斗争的事实太残酷了,讲给孩子们听会刺伤他们的心灵。”这些说法必须加以驳斥。儿童是不是就不能接受阶级教育呢?事实完全不是这样。毛主席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儿童也不例外,他们也是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随时随地都会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领域的扩大,他们就逐渐形成一定阶级的阶级观点和思想感情,虽然还不够稳定,不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的思想自成体系,混乱庞杂,集古今中外思想之大成.而其中他的法西斯主义思想体系占了主导地位.他的法西斯主义思想体系是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正式确立和巩固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日渐强化的,并带有严重的封建性、买办性和欺骗性.本文试从思想育行的角度,把蒋介石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中,分析解剖蒋介石法西斯主义思想的起源、发展和矛盾.用他的行动来检验他的言论,从理论到政治,从言到行,层层揭示蒋介石浓厚的法西斯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15.
布哈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提出了“落后的社会主义”理论,首次划分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正确论述了过渡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一系列重大问题;他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的特点;他通俗而系统地进行理论宣传,扩大了唯物史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承认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还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人民还要不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在同现代修正主义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有些人便传播着这样一种极端错误和有害的观点,认为革命成功了,阶级消灭了,阶级斗争没有了。冯定同志就是其中  相似文献   

17.
“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的重要形式,也是国际范围阶级斗争的重要表现。在当代两大阶级,两大社会制度,两大思想体系激烈复杂的斗争中,民主社会主义始终完全站在资本主义一边,充当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方面军。事实证明:我们无论是批判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还是反对国内极少数人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都绕不开民主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因此,我们研究当代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与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关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说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功劳。他说:“我的新东西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一)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二)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三)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贡献在于揭示了阶级存在的社会根源、阶级斗争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正如列宁指出的,“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敌对阶级之间,存在着根本利害冲突,存在着你死我活的斗争。它们之间的斗争,由于双方力量对比的关系,有时会显得缓和一些,但不可  相似文献   

19.
甘地(1869~1948)是印度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革命家,被称之为圣雄和国父。甘地在哲学、政治、反帝斗争以及经济和文化建设等思想方面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有益的财富,尤其是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甘地一生致力于反对经济剥削和政治不公,提倡社会主义,但他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幻想通过贫富之间的诚信实现社会主义。不理解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而不是道德或所谓的诚信。由于时代、社会和阶级的局限性,甘地的社会主义思想带有很大的空想性。  相似文献   

20.
<正> “人权”是一个政治历史范畴,有它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它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又是阶级斗争的中心问题。它具有鲜明的阶级内涵和时代特征。 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的专制时代,奴隶和农奴、农民完全处于无权地位,没有什么民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