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大纲指出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课就要体现双向互动的特点。本课教学依据新大纲要求 ,以教材提供的“图”与“问题”所提示的口语交际的主题为依据来创设各种交际情境 :组织画展介绍、绘画设计 ,评选喜爱的画 ,小记者采访等交际活动。以看导说 ,以画促说 ,以演激说 ,从而化静为动 ,变单向交流为双向互动。让学生在问问、答答、比比、评评等口语实践过程中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一、问一问 ,答一答———以画入课为激发学生乐于交际的兴趣 ,采用以画入课的方式。开课…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新课标中把过去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对处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阅历浅,知识有限,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往往是表层的,语言表达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他们有时不知道如何说,从哪儿说起,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儿说哪儿。如何上好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让学生会说、爱听、乐于表达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口语交际课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九义教材的第八册《积累·运用六》中编排了“推荐一本好书”这一口语交际内容。“推荐一本好书”,在我们成人看来,似乎是轻而易举的。可事实上,课堂上并没有多少学生能举出一本好书来,虽然就是那么一本。什么原因?恐怕得从孩子们都读了什么书上去寻找答案了。先看当时两个教学片断:片断一:从名言中议论“好书”的范围1.出示名言:(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2)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2.学生说说自己读了这些…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把听与说整合为一个整体,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改变了过去听说分离的现象,使听和说的目的性更强,更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如何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把握教材要“准”教材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依据,也是触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媒介。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在很大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2010,(6):36-37
【教材说明】《向你推荐一本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读过的好书,能比较明确地表达自己所读过的书的书名、作者、主要内容、感受、精彩片段,做到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语言流畅。  相似文献   

6.
去年参加深圳市龙岗区口语交际课比赛,为选取话题大伤脑筋。首先,教材中的话题大多适合培养说的能力,但与日常口语交际内容相差甚远。其次,按照赛课的标准,口语交际课最起码应能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交际热热闹闹。什么样的话题才能既贴近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呢?同事也帮着出谋划策,最后议定以“赞美”为题。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把听与说整合为一个整体,提出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改变了过去听说分离的现象,使听和说的目的性更强,更具有操作性。那么如何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上好口语交际课,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一、把握教材———要“准”教材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依据,也是触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媒介。一堂口语交际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准确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把握口语交际的教材内容和要求。1.要把握好教材的导向性。教学中,教材中所举例子只是教学的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内容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来稿摘编     
口语交际与作文指导的整合王立平(广州):口语交际课与作文指导课的整合能有力地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与文字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课重在培养表达与交流的兴趣和信心。口语交际课虽然也要承担规范语言的重任,但应该侧重培养学生交际的兴趣和“勇于表达,敢于交流”的信心。试想一下,如果连交际的勇气都没有,那么提高交际能力从何谈起?写作同样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口头作文(口 头说话)的一种课型,是培养学生智力、口语表达和为 学生写作文奠定基础的练习课。而语文教师都知道: 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交际不起来,不肯说、不会说 以及说话不通畅或是千篇一律地照着第一个说,而说 的主体往往变成了教师,很多时候都代学生说了,学 生变成了听客。实际上“口语交际”课变成了一种“哑 巴”课,特别是对农村小学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在“口语交 际”课中说起来,如何让自己的学生肯说、爱说、争说 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试一…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具有日常VI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从“敢于说”到“乐于说”,再到“会说”,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能 具 体、 生 动 地向 同 学 推荐 自 己 喜欢 的书,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 一、名言导入,议论好书 1.同学们,请读一读这几句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2.交流自己读了这些名言后的感受。 3.全班讨论:什么样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生 …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然而,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却不敢说、不会说、说不好。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呢?我认为在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需要突破一难点,掌握三板斧,凸现六种美,从而让口语交际教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专门编排了“口语交际”课。这不仅是提法、教材的改变,更是内涵的丰富、观念的更新、教法的改革。通过一年的口语交际实践使我意识到,口语交际课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在具体的情景中完成交际。可以说创设交际情境已成为口语交际的必要条件,它为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与人交际,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那么,在口语交际课上如何创设情境,找准情境点呢?我试着用分类的方法把第一…  相似文献   

14.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交际能力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应着重抓好:创设情境鼓励说;依据教材训练说;提升兴趣主动说;设计主题乐于说。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则是任道而重远。  相似文献   

15.
修订版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语文新教材把原大纲中的“听话 ,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更新。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 ,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是多向互动的语言活动。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训练内容、途径、方法上作探索与革新。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我想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的…  相似文献   

16.
王开中 《广西教育》2004,(9A):22-22
口语交际课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实践课,教师组织教学时,必须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忌上成单纯的语言技巧课。作为教师,对交际活动的策划和设计要高屋建瓴,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以引发学生“深层互动”为前提,以“活化教材,深化教学”为方略.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1.学会一些交际方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2.增长知识,拓展学生阅读空间。3.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和能力。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书的名言、格言和警句。2.准备一本喜欢的课外书3.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活动过程一、导入,明必要性1.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用多媒体出示有关书的名言(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2.让学生说说其他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3.说说读名言的感受。二、尝试,知推荐法过渡语:同学们刚才谈了对读书名言的感受,知道了多读书的必要性,那么怎样向他人推荐一本好书呢?1.什么…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对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练习7口语交际训练《七嘴八舌话环保》进行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表达,学会合作,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3年级上册。课型:口语交际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情境中模拟表演,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2.培养学生遇到偶发事件能恰当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 2 1世纪的一次深刻的变革。对于语文这门课来说 ,我认为在“大语文教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善听会说、善读会写、善思会做的能力。在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除了设置常规的阅读单元 ,还新增“写作口语交际”单元 ,旨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时培养学生日常交际能力 ,掌握必要的口语交际技巧。而这些综合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 ,以及针对其特点的有效训练。培养学生“听”的良好习惯  我们知道听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是发现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