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硫酸锌为锌料,采用低温液相的方法合成了具有花状结构的纳米ZnO,并用XRD和SEM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结果表明:以碳酸钠做沉淀剂及3%的油酸钠做表面活性剂时,所得样品在2h对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王瑞斌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2):63-64,68
对重量分析中既存在同离子效应又存在络合效应时沉淀剂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推导出两种效应同时存在时要使沉淀反应完全,应控制沉淀剂最佳浓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以硫代乙酰胺(TAA)为沉淀剂,铜锡组硫化物颜色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并解释了铜锡组硫化物混合物呈黄色的原因,为定性分析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尽管铜锡组(铅、铋、铜、镉、汞、砷、锑、锡离子)硫化物的颜色已鲜为人知。但我们在定性分析实验中,按照经典的硫化氢系统分离铜锡组离子,得到的硫化物沉淀混合物的颜色有时却是红棕色的,甚至是黄色的。面对这一事实,我们做了一些实验工作。实验表明,铜锡组硫化物颜色与所用沉淀剂、沉淀剂用量、溶液酸度、水浴温度、水浴时间等因素有关。下面分别讨论之。各阳离子试液浓度除Pb~2+为20mg/ml外,其余均为10mg/ml,实验时每次取阳离子试液1滴,TAA浓度为5%。  相似文献   

4.
用均相沉淀法制备出了纳米氧化镍,所选取的原料和沉淀剂价廉易得,沉淀效果好,工艺路线简单易行。探讨了原料配比,沉淀剂滴加速率,pH值和反应时间对氧化镍生成量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较优的工艺条件,即原料配比为4∶1,沉淀剂滴加速率为1mL·min-1,反应时间为60min,溶液的pH值为5.4。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通过色谱分析其脱硫效率,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氧化锰属于四方晶系,平均粒径小于100nm,分散性较好。使用不同沉淀剂制备的脱硫剂效果明显不同,以碳酸铵为沉淀剂时脱硫性能最好,以碳酸钠为沉淀剂时脱硫性能次之,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时性能最差;不同煅烧温度制得的脱硫剂性能呈抛物线变化,在450℃煅烧情况下制得的脱硫剂脱硫性能是最好的;不同成型方法制得的脱硫剂性能也存在显著差异,80℃烘干后置于马弗炉中450℃煅烧制得的脱硫剂性能最好,自然风干制得的脱硫剂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6.
系统分析了粗盐提纯实验中,多种沉淀剂的加入顺序对除杂结果的影响;考虑到沉淀转化的问题,通过计算和实验分析了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过滤次数。在粗盐提纯实验教学中,抓住除杂过程中沉淀剂的加入顺序和过滤次数两个关键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化学思维,提升化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卤片碳铵法制备轻质氧化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卤片和碳酸氢铵制备轻质氧化镁的工艺过程,考察了沉淀剂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洗涤水温度对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剂用量为1.4倍理论量、反应时间为1.5h、反应温度为75℃、洗涤水温度为95℃时制备的轻质氧化镁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可达到分析纯轻质氧化镁.  相似文献   

8.
以难溶盐的溶解度与活度积、活度系数的关系为依据,探讨完全沉淀被测离子所需沉淀剂的具体用量条件,并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关系式,使沉淀剂的用量更加明确、具体和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苯酚-硫酸法对葡萄酒中的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了葡萄酒不同前处理的实验结果.苯酚-硫酸法建立的标准曲线为A=0.072 6C+0.001 6,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在99.17%~100.3%之间.葡萄酒前处理时,用醋酸铅做沉淀剂,在70℃下沉淀20 min后过滤测定.结果表明:沉淀处理有助于排除杂质干扰,有效减少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10.
用正交设计法设计了菲汀提取条件的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沉淀剂的变化对菲汀收率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江西东乡磷肥厂生产钙镁磷肥副产物镍磷铁,经平炉富集为含镍50%的镍合金为原料,经酸化造液后,采用分级沉淀法制备硫酸镍,以CaCO_3氢氧化物和硫化物作沉淀剂进行反复沉淀,工艺流程长,产生的硫化氢气体污染环境。近年来报道溶剂萃取法在湿法冶金中应用较多。因此,我们采用P_(204)在硫酸盐溶液中脱除杂质,分离钴镍,做了一些试探性的条件试验。  相似文献   

12.
Se4+沉淀法提取茶多酚及制备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乙醇、丙酮作提取剂,用Ca2 、Al3 、Zn2 等金属离子作沉淀剂,分别提取绿茶中的茶多酚,对其得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Se4 作沉淀剂,茶多酚的提取率达29.5%,茶多酚硒盐在强酸中最佳转溶条件为料酸比为110(v/v),反应时间30min,条件易于控制,且得率高。  相似文献   

13.
用两种不同沉淀剂制备了纳米Fe3O4磁性粒子,对二种工艺的主要反应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都制备出了粒子尺寸为8~12 nm,正态分布比较好的粒子。一、25%NH3.H2O(A.R.)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pH≥9,Fe3+/Fe2+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值约为1.75,反应时间为1h,温度控制在40℃。搅拌速度为1 500 r/min;二、3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沉淀剂,碱过量25%,Fe3+/Fe2+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2∶1.2,反应时间为1 h,反应开始时温度为70℃,反应10 min后将温度降至50℃,再反应50 min。搅拌速度为1 500 r/min。产品的铁含量接近理论值,干粉的磁化率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找出GB-青霉素菌渣脱水的方法,测定菌渣中的含糖量.方放选用不同的沉淀剂,离心脱水,比较脱水量.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水溶性糖含量,检测波长490nm,狭缝0.02mm.结果选用NaCl和CaO作为沉淀剂,脱水效果较为理想,水溶性糖含量为0.5%.结论用合适的脱水剂可使GB-青霉素菌渣顺利脱水,脱水率达67.5%.  相似文献   

15.
对牛乳酸度的测定方法进行改进 ,以中性盐作沉淀剂 ,消除牛乳白色的掩蔽作用 ,使滴定终点便于观察判断 ,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并通过对比实验进行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从柑桔皮中提取果胶的新方法。通过大量实验后得出:以高价铁盐作为沉淀剂提取果胶的铁盐沉淀法,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产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醋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通过醋酸锌分解均匀沉淀制备纳米Zn O,并重研究了前驱体形成温度、尿素浓度对Zn O的物相和形貌的影响;最后根据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热重分析等探讨了该过程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以醋酸锌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可获得粒度100-150 nm左右的纳米Zn O,其反应机理主要为在水溶液中通过尿素分解形成碱性环境,促使醋酸锌水解形成层状碱式醋酸锌前驱体,然后通过高温煅烧转化为纳米Zn O.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影响镀铬溶液中硫酸含量测定的沉淀剂用量及恒重方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试验,改进了测定时铬酸的还原方法,为镀铬溶液中硫酸含量的工业分析提供了便捷、可靠、污染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提-沉淀联合方法提取茶中多酚类物质,考察浸提时间、沉淀剂的选择、pH值、溶剂用量等参数对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提取茶多酚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乙醇浓度65%,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次数2次,选择氯化锌作为沉淀剂,m(氯化锌)∶m(茶粉)=0.2,转溶pH值6~6.5,转溶时间小于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产品提取率大于10%,纯度大于95%.最后,确立了以茶末等茶叶生产脚料为原料提取茶多酚的综合工艺流程,为工业化流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过磷酸钙有效磷测定时提取剂种类、提取剂用量、提取温度和沉淀剂等因素变化对测定结果影响的规律性,从而为过磷酸钙分析提供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