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滥觞于清末新政,肇建于民国之初的近代中国文官考试制度,延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渐趋完善.形成了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包括文官考试的主持机关、考试种类、考试资格、考试科目和程序等.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主持机关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始于1913年,分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两种.文官高等考试由中央统一办理,文官普通考试由中央和地方分别办理,两者均由典试委员会具体主  相似文献   

2.
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背景、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民国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几个历史阶段: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是民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发端时期;北京政府时期是民国文官考试的发展时期;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民国文官考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时期;战后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丰富和完善了文官考试法规体系。在立法上,民国文官考试法制化建设有其突出特征;在运行上,尽管民国文官考试制度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没能得以很好地施行,但仍有闪光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相似文献   

3.
童艺 《华章》2012,(16)
民国文官考试制度是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已有关于该时期文官考试相关学术进行评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中期英国对文官制度进行了两次改革,确立了现代英国文官制度,并把选拔性公共考试引入文官的选拔和录用。之后,经过不断改革、补充和修正,英国文官制度日臻完善,成为其他国家文官制度模仿的范本,并对英国的选拔性公共考试制度特别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英国文官录用制度改革的背景、改革内容和意义以及对英国当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戴季陶作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执行并发展了孙中山提出的考试思想,是国民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者,其创建的考试制度不但融合了中西考试制度之优长,更是结合了当时国内的现实及需要。戴季陶的考试思想既是对孙中山考试思想的继承,也独具特色。他强调考试的严格公正、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因需设考、考试制度必须创新与发展等,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南京国民政府的高等文官考试制度(1927-193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如平 《历史教学》2004,(12):14-18
考试院为南京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选、铨叙事宜.考试院自成立到抗战前,为选拔文职官员共举办四届全国性的高等考试.本文通过对四届高等考试的组织、经过、录取、分发和任用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其考试组织严密、录取公平,一定程度地体现了现代文官考试与选拔制度的精神.但大部分录取人员长期得不到任用,考选与任用脱节,使文官考试制度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注册测绘师考试对“控制测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册测绘师考试是我国目前开始实行的注册测绘师制度的一个基本程序,考试大纲中包含了控制测量学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行业的认证考试,考试制度和考试大纲对于测绘工程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探讨了注册测绘师考试对"控制测量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西方方官考试制是是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方各国政府选贤举能,广招人才、公平竞争,公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乃至行政绵提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英、法、德、美、日五国文官考试制度的产生,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征作一初步概述,以期对中国公务员考试制度有所鉴借。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中小学校长与家长云集的座谈会,主题当然是教育,围绕教育理念和考试的话题,双方不知不觉分成两派,为考试制度辩护者有之,针锋相对的亦有之,讨论很是理性,最后虽无定论,但对考试在人才选拔方面所起的作用,持异议者确实不多。要论考试制度之悠久,中国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上千年的时间里,考试成为学霸们实现个人目标的最佳途径,据说连英国的文官考试,都受到中国科举的影响,真相如何且不论,但考试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大概是没有其他物事可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对考试的基本观点以及对考试目的、内容和形式的独到见解为高校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启示。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与高校现行考试制度现状的矛盾与反差,凸显了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只有从考试目标、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制度等方面全面推进传统的应试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考试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的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大英百科全书》载:“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2年)。”①孙中山先生曾概括性地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②本文就中国科举制度对法。英。美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作一论述。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科举制的评论18世纪…  相似文献   

12.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通过立法,正式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经多次修订文官考试制度日臻健全并付诸实践.文官考试制度对近代高等教育、民主政治建设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针对教育测量与招生的考试制度。它具有法律规定性、教育水平测试性、教育层次选拔性、接受教育过程性、证书标志性等特点。考试已有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6方面:1)考试制度的教育学研究,围绕科举考试的教育性、科举制对当今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以及考试与教学关系;2)考试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分析考试制度与社会公平的关系;3)考试制度的工艺学研究,从考试学内部因素对考试技术的微观分析;4)考试制度的管理学研究,对考试活动以及考试机构管理的分析;5)考试产业与考试制度的经济学研究,主要是对考试活动与考试产业的经济分析;6)对中外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通过对考试制度相关文献的综述,发现对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经济分析研究的缺失正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科举是我国帝制时代的文官选拔考试制度,自公元605年创设至1905年被废止,运行了1300余年。对于科举运行中暴露出的其在激励教学的同时又必定牵制教学,追求公平的同时不得不损失效率等问题的客观分析与审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教育选拔考试的内在功能性缺陷,公正评价教育选拔考试制度,科学地把握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考试的故乡。自汉文帝前元15年(公元前165年)以策问考试以来,至今已有2155年;自隋炀帝大业年间创进士科以来,至今也有1380多年。16世纪中国考试开始传入西方,英法陆续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6.
北京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脱胎于孙中山的文官管理思想,成型于袁世凯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伊始,对其后南京政府时期的考试制度亦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这一制度的法制化、不平等性、科学性的特点的简单论述,以期对其作出积极、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赵海梅 《文教资料》2009,(6):110-111
二十世纪初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是在继承中国封建科举考试和借鉴近代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其独特之处.其成败得失对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绵延1300年的中国科举制,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也对周边国家和域外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举制对促进东亚国家的封建化和考试制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对近代欧美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影响,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助于重新审视百年前的科举革废,更有助于进一步总结考试规律、推进当代考试理论与实践变革。  相似文献   

19.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施军 《江苏高教》2003,(5):57-59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现有考试制度 ,特别是对其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提出考试制度改革应坚持的教育教学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考试制度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诘问考试     
当今社会,只要不是属于极少数的绝对文盲,恐怕很少有人不曾体验考场的滋味、考试的煎熬、享受考试后带给的机遇。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千余年考试历史的考试大国里,虽然西方大国曾借鉴我们的考试制度建立起了自己的文官制度,从而大大改善了西方行政的管理效率,并倍受赞赏,可是在考试的发源地这项制度却曾多遭非议,以至于在腐败的清朝末期被废置、在轰轰烈烈的“文革”中被中止、在最近一些年里演变成了我们时常口诛笔伐的“应试教育”而饱受贬斥。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