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父母的纵容和溺爱往往造成了孩子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孩子越来越多的要求和日渐叛逆的性格,父母到了拿出威信来对他说“不”的时候了。你对孩子说过“不”吗?你知道怎样对孩子说“不”吗?有许多父母由于非常喜爱自己的孩子,从来不会也不忍心对他们的请求说一声“不”。  相似文献   

2.
—“你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你怎么就不像隔壁的小林呢?看他字写得多好啊!”—“别跑别跑,要摔倒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这样对他们的孩子说。父母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我是为了孩子好呀!可是,父母们一些不当的说法常常会让孩子们备受困扰:我真的就那么差了吗?隔壁家的小林样样都好,我就是没人喜欢的吗?所以,亲爱的家长们,千万别“随口说说”,有时候,你无心的话也许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不适于对孩子说的5句话。1.“你怎么越大越……”典型说法:“你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你怎么越大越不乖了。”“…  相似文献   

3.
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要花费一定的物质代价。然而由于父母的个性和成长经验,很多父母常常不自觉就用物质满足当成了自己对孩子的爱,当成了对孩子的奖励……下面几个维度,检验一下,面对孩子的物质欲求,你真的能够游刃有余吗?这些要点你都掌握了吗?  相似文献   

4.
马黎 《考试》2005,(Z1)
记得一首歌曲中唱到:“想说爱你是件不容易的事,这需要太多的勇气,想说忘记你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都羞于向自己所爱的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几个孩子能对自己深爱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又有几个父母能告诉你们的孩子你们对孩子的那份沉甸甸的爱呢?  相似文献   

5.
你的孩子常常和你“斗嘴”吗?你会认为孩子和你争辩是不听话吗? 德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汉堡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在生活中,喜欢争辩的孩子会得到以下有益的体验。 争辩有助于帮助孩子找到界限。“等我们吃完了你再去玩”,妈妈们常会这佯对孩子说。而孩子也常常  相似文献   

6.
家长“软暴力”现象及其心理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长“软暴力”的表现类型1.过度否定型讽刺挖苦、数落训斥,乃至于辱骂,这是家长“软暴力”最常见、最典型的行为表现,是家长对孩子某方面或整个人持否定态度的体现。一些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孩子在哪个方面不和父母心意,就对孩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这么笨?”成了一些家长经常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为了发泄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讥讽孩子说:“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上来,简直是个榆木脑袋!”“你连狗都不如,狗还可以看家护院,还可以宰了吃肉;你既不能看家护院,又不能宰了吃…  相似文献   

7.
父母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加深和改善,还有助于孩子的情绪和认知发展。但是,生活中有的父母对高质量陪伴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起来看看,有您吗?有的父母说“我挺关注孩子的,回家就一直陪着他”。跟孩子坐在同一个空间,脑子中却是“今天还有多少工作没完成、方案还有什么漏洞、换季家里衣柜又该清理了”等等;一边打电话、发微信、看视频,一边陪孩子,孩子说:“爸爸,你看我!”  相似文献   

8.
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独苗苗,为此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小皇帝”、“小公主”骄纵日盛,脾气越来越大,隔三差五地要这要那,父母总是一味地迁就。日久天长,养成了孩子诸多的陋习。做家长的非常苦恼,却无可奈何。 天下哪有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如果这种爱变成溺爱,则于孩子、家庭、社会都有害。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以为在更多的场合下应适当地对孩子说:“不行!” 孩子不吃饭,要说:“不行!你不吃,大人把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摘     
○维护“爸爸”的形象有些当妈妈的喜欢对孩子说:“等爸爸回来收拾你!”“让爸爸回来打你一顿!”“我可以答应你,可你爸爸不同意!”“我悄悄给你,不要让爸爸晓得了”等等。经常这样对孩子讲,无形中使爸爸成了孩子眼中的“恶人”。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老是让孩子怕爸爸,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偏激情  相似文献   

10.
本组问答题能帮助你测验一下教育孩子方法是否正确。请你在 a、b、c 三种答案中,选择符合你自己情况的一种,然后进行计分评定。1.你认为自家的孩子不如他家的孩子好吗?(a 不、b 有时、C 经常)2.你监督孩子做所有的事情吗?(a 不、b 有时、c 经常)3.对孩子的课外作业,你都要亲自过目,并进行帮助吗?(a 稍微、b 经常、c 每次)4.对孩子的成绩和所作所为经常不满意吗?(a 不、b 有时、c 经常)5.你对孩子说“好好读书,我奖你东西吗?”(a 不、b 有时、c 经常)  相似文献   

11.
吴玉琴 《宁夏教育》2003,(10):60-60
首先,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来体验快乐。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衣  相似文献   

12.
“太阳公公为什么起得这样早?”“太阳公公要睡觉吗?”“地球每天在转动,人怎么不会摔下去?”……幼儿在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时,会经常不断地向爸爸妈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是孩子对父母的亲昵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孩子希望探求人生和世界的奥秘、希望得到父母的指导和帮助的愿望。对于孩子喋喋不休的提问,家长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家长总是一门心思干自己的事,听到孩子的提问就干脆回绝:“你话不要多。”“去去去,烦死了。”或者打发他去问别人,说:“我没有时间和你罗嗦。”有的家长因回答不了孩子的问题,就厌烦地说:“你问这么多干什么?”也有些家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只是敷衍了  相似文献   

13.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发生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时每刻,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你的孩子,你是否意识到生活中的这些教育细节?镜头一公交车终于来了,爸爸托着玲玲上了车。玲玲转过身说:“爸爸,让我来刷卡好吗?”爸爸边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刷吧”,边自己刷了卡。玲玲有点不高兴,嘴巴直往上翘。专家解析从镜头一可以看出爸爸对女儿比较呵护,他认为女儿年龄还小,还不能替爸爸刷卡。他对女儿的拒绝,实际上压抑了女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阻碍了女儿帮助大人做事的美好愿望的实现,从而使女儿失去了一次实际操作的机会,不利于女儿更快地适应未来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否定孩子成长的杀手对做了错事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父母的恼怒往往先用语言发泄:“你从小不学好,长大了是进监狱的料!”“天底下还有比你更笨的孩子吗?”也许父母没意识到,这些对孩子的否定性言论,其效果是很糟糕的。年龄小的孩子自我认识能力差,会相信父母的话...  相似文献   

15.
瑞士教育专家蔡娜主张对孩子实行“半权威式”教育。蔡娜认为,实行“半权威式”教育的关键是,在孩子做法不对的时候,说一个“不”字,要勇于拒绝子女不合理的要求。虽然孩子比成人脆弱,容易受到伤害,但是其承受程度比人们想像的要大。也许“拒绝”会给孩子带来沮丧,但父母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慢慢地孩子就会适应了,并逐步养成正确的习惯。当然,做到这一点,对爱孩子的父母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常常心软,对孩子作出让  相似文献   

16.
“妈妈,明天开家长会,介绍家教经验,你的发言准备好了吗?还要评奖呢!”女儿的话令我茫然不知所措。我虽说是高中毕业,但却未上过讲台,这次女儿参加舞蹈表演,榜上有名,老师点名要我们作家教经验介绍。我和爱人你推我,我推你的,惹得女儿在旁边说话了:“还说我不大方、说我是胆小鬼呢?说不定呀———我的不大方就是你们遗传的!”我瞠目结舌。女儿“教训”的是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家长岂能仅是管吃管住管花钱,称职的父母更应该时时注意孩子的身心发展。于是,我拿起久违了的笔,…  相似文献   

17.
老师在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奖励方法来鼓励学生想学、乐学,增强自信。父母如果在家也借机多表扬、加劲儿,像孩子一样重视老师的这份心意,二力合一,孩子不就进步更快,自信心更强了吗?这一切只因为我们对他的赏识。“不就是一张纸吗?”一位父亲在见到老师给孩子的表扬信时这样不屑一顾地对孩子说。我们的目光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不知他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对孩子造成一种什么样的影响。在父母心中,它或许只是一张廉价的纸,可你是否知道它在孩子心中占有多大的份量?它是靠孩子的“辛勤劳动”得来的,你可知它来之不易?不只是一张纸…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9.
“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个都不会?”“你这个小笨蛋!”“我家孩子就是笨了点!”家长不妨反省一下:我是否经常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 我是否总在有意无意之中向孩子传达这样的观念——“你差,你不行”。我们发现,在下面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父母会对孩子说“笨”“不行”之类的话:当孩  相似文献   

20.
洋洋 《小读者》2012,(3):9-9
父母如何聪明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其实也是一门艺术。哈佛大学教育发展心理学教授、《改变想法的艺术》一书作者霍华德·加德纳总结出对孩子说“不”的5种积极方法,值得父母们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