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就是利益均衡问题。利益不均衡就难以和谐,小平同志讲到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是先富后富的问题,而不是两极分化。教育事关千家万户,哪家的孩子都离不开教育,谁都是教育培养出来的。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特别是在中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这个大的背景下,让我们更加感到抓好基础教育对抓好和谐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教育和谐,社会才能和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研究怎样使教育和谐起来,为社会和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文 《甘肃教育》2007,(1X):5-5
实施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学校教育活动和师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以加快发展推进和谐.以先进文化孕育和谐.以民主法制和平安创建保障和谐.以环境建设促进和谐.以先进性引领和谐”的基本点,认真创建和谐校园,努力构建和谐教育。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对教育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而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同样,没有和谐社会,也就没有和谐教育。所以促进幼儿教育走向和谐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使幼儿教育走向和谐进程呢?首先家园和谐教育,其次幼儿园与社会的和谐教育,再次师幼之间要形成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和谐教育内容与大学生德性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教育应该是协调人自身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促使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的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契合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并重等层面来建构和谐的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德性。建构和谐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优良德性,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然要求,也是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然需要。  相似文献   

5.
高校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构成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基本理念是,和谐教育关注人的身心和谐,兼顾人与社会和谐、协调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和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校园培育优秀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而学校是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学校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基础。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要从和谐校园做起,把构建和谐校园、培育优秀人才作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理想。  相似文献   

7.
提升职业道德 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者,和平、祥和、和气、和睦、和谐之谓也。和能聚力,和能致祥,和能生财,和能兴业,和能旺家……追求“和”的境界是社会共同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后,“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了时代主题,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发展社会主义教育,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陈浩 《今日教育》2006,(12S):6-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摆在全党面前新的时代课题。社会和谐,教育是基础:教育和谐.学校是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培养合格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全部丁作之中: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小社会”着手.构建和谐校园,让校园成为师生精神的家园.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我们的体会是:培育学校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积极主动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要维护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社会,核心是人的问题,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要加强和谐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动力。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要保持教育和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支点。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构建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一种丰富的教育思想,更是一种艰难的教育实践。我们要准确探索和把握科学内涵,立足教育实际,系统地实践和实施和谐教育,为小康社会的建设贡献教育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和谐的社会由和谐发展的人组成,和谐发展的人由科学、民主的教育产生。在班主任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精神,利用民主的教育环境、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保证,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和谐与和谐的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毕生追求的目标。当前的教育之所以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是由于教育外部的社会因素和教育内部的基因变化的双重作用所带来的。每天和教育“亲密接触”的人都会通过努力改善环境、行为和方式来促进教育走向和谐。朱良俊就是这样一位长期从事教育行政工作,又对和谐教育有颇多积累的思考者。他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从本期起,本刊专设“和谐教育谈”专栏,与朱良俊共享思想大餐。  相似文献   

13.
李洪超 《新疆教育》2012,(20):23-2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林英典 《高教探索》2012,(2):150-152
和谐审美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要使和谐审美教育真正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追求并取得成效,必须厘清和谐审美教育的实践特征。和谐审美教育的实践特征包括:和谐性、开放性、教育活动的民主互动性。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七大的基本精神。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教育公平又是和谐教育的基础。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含义,主张"差异而公平"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办学体制灵活化、学校课程多样化、评价制度多元化、学校文化和谐化的改革建议,以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和推进,教育公平呼声日高,成为上下关注的一大热点。研究教育公平、践行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陈茜 《考试周刊》2011,(91):201-20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之一是普及礼仪教育。高等学校的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融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要努力建设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为礼仪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音乐家、教育家,他倡导和谐教育。他的和谐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和谐的人性论、和谐的教育目的论、教育要与大自然相和谐、教育要与社会和生活相和谐、教育要与文化相和谐。  相似文献   

19.
罗绂菖 《课外阅读》2010,(10):37-38
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一颗炽热的爱火之心,和谐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的新型人才,顺应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需求。和谐教育,教育工作者须用爱心之火、动情之火、激情之火去点燃学生渴望求知的欲望,这教育理念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使得社会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变得更加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构建和谐教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