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有位教师讲的是"爱情"这一主题。授课过程中,她先让学生表演了以"早恋"为话题的心理剧,然后在活动结束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高中生可以谈恋爱吗?"也许是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没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教师显得有些着急,一再鼓动学生举手。终于,一个男生慢慢举起了手,教师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走向他,急切地期待这个男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3.
全县教学大比武在我校举行,我们和县教研员李成斌老师坐在一男生旁边听课。该男生也许看到李老师是教育局来的,课堂表现很活跃,老师每次要求学生举手发言,话音一落他就举起了手,然而每次老师都没有叫他。随着老师提问的延续,他的举手越来越缓慢,到了课堂后期老师再要求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时他不仅不再举手,反而用笔在纸上写了"看轻人"三个字。可能是由于我们在关注这位男生,这次老师反而点名要他回答问题,他  相似文献   

4.
随着年级的升高听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或提问的次数减少.那么,是什么影响了听障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 第一,笔者认为是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所造成的影响.(1)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听障学生的特殊性,忽视了学生的"看"问题,从而造成学生回答问题的障碍;因手势汉语会造成大量的有效语言信息的流失,使听障学生有时无法完全看懂或了解教师所表达的内容,在没有看清楚教师(手语)"问题"的情况下,听障学生怎能会举手回答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课堂上提问为什么没人举手?为什么回答问题似乎总是那几个学生?为什么有的学生从来不举手?不举手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还是学生素质的问题?本期会聚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共六位教师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6.
案例:中队里有个成缋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可当老师真的让他回答问题时,他却常常回答不上来。当中队辅导员跟他谈话时,他说:"因为有些同学总笑话我学习成绩不好,我不服气,所以才抢着举手,想让大家知道我不笨。"于是,中队辅导员便与他订了一个秘密协议:"以后老师课堂提问时,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举左手;如果你不能回答,就举右手。"从此以后,在课堂上,这个同学再也没有出现过站起来却回答不出问题的情况,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7.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XX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过了一会儿,只见学生仍有些迟疑,老师鼓励道:“大胆举手,大声回答,勇于表现自我,才能走向成功的舞台!”随后许多学生举起手,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此时手举得很高。老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XX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音刚落,就引来一阵哄笑和唏嘘。老师旋即以锐利的目光扫视四周,转而对那位男生说:“你大胆发言。”教室渐趋平静。  相似文献   

9.
孙贞锴 《中国教师》2008,(11):62-63
<正>【镜头一】"哄笑"的背后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求同学们回答。许多学生举起了手,而坐在南墙角的一位男生手举得很高,教师看了看、稍作停顿之后,指着他说:"好,×××同学,请你回答这个问题。"岂料话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或学生有疑问、有想法都可以通过举手进行。"举手"这一种学习形式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可是,从小学高年级起,或者说进入初中以后,我们的学生举手的越来越少。往往是老师一个问题提出后,教室里一片沉寂。  相似文献   

11.
二年级的熊老师上识字课,她问:"同学们怎样记住‘虹’这个字呢?"一男生举手说:"由一个‘虫’字旁加上一个‘工’字。"另一个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为什么‘虹’字是虫字旁呢?"老师听到学生的疑问,笑着说:"问得好,下课我们再一起找答案好吗?"老师就这样把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处理了。  相似文献   

12.
中学的课堂相对于小学的课堂要冷清得多。小学的课堂,老师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抢着回答,小胳膊肘杵的课桌咚咚响,教师如果控制不好,课堂甚至有点乱。但到了初中,尤其到了九年级,能主动举手回答教师提问的人已寥寥无几。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秦苏 《教书育人》2006,(8):10-11
“初一学生抢着答,初二学生催着答,初三学生逼着答。”这便是当前课堂发言状况的真实写照。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年级越高,举手回答的学生越少,到了初三和高中几乎没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常常会无奈地采取“点将式”“火车式”等方式提问。这样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逆反心理。如何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让他们主动地举起手,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呢?针对这一问题,我校领导和教师达成共识:在课堂里,学生享有一定的权利。首先,他们有犯错误的权利。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不必过多指责。其次,学生应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即有选择回答教师提问的权利,对干自己不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不回答。再次,学生应该有评价权。以往学生回答问题是由教师进行评价,而作为学生是没有评价权利的,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亟待改变。基于以上的认识,教师采取了多种有效的课堂改革举措,“淡化举手形式,鼓励自由发言”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初一时,老师提问,有90%的同学举手,有一半的同学能主动发言;初二时,老师提问,有60%左右的同学举手,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学能主动发言;初三时,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人寥寥无几,每节课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或做笔记。"填鸭式"的传统教学不仅让教师感到累,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培养出的多是"高分低能型"的人才。现在社会突飞猛进地发展,给当代教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人才培养,重在教育,而教育的主阵地又在课堂,即要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5.
针时历史课堂出现学生不敢回答、不屑回答或不能回答问题等现象,本人尝试运用问题教学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教师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问题情境,将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教学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时"学会等待". 一、把握"似解未解"时的"等待" 在我的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老师刚把问题提出来,学生就立刻举手争着回答(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但很多时候回答得"文不对题",而且还会有答得很"幼稚"的时候.此时,我们不应急于评价他们的回答,而应让学生慢慢思考老师的提问再作回答,切莫有任何"耻笑"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而且笔者发现,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孙群辉 《考试周刊》2008,(13):52-53
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执行教案,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问题.即使出现生成性资源,教师也不能正确把握的现象.本文就如何从"预设"走向"生成"作了四点探讨:精心预设,更关注生成;关注生成.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及时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关注生成,适时引导.  相似文献   

19.
“常规”这是在过去放学或教学研究活动中常用到的字眼,一节课如果没有常规方面的训练.就不能称其为一节成功的课。有疑问或回答教师的提问,须先举手,经教师允许后,方可起立发言。至亍怎么举手回答问题,举哪只手合适.甚至举手的高度都有一致的要求。另外,坐姿、站姿都有明确的规定,所谓“坐如钟,站如松”一点也不夸张。学生在谨小慎微、战战兢兢中度过了一课又一课,生怕有一点不合常规。这些方面确实束缚了学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教师的话音刚落,一些或许多学生便举起手,然后教师点名,学生回答,这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场景,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这已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现在老师们仍然这样问:“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但学生已不必再由教师“钦点”,常常是教师一发问,便有十多个学生同时站起来抢着发言。而且现在教师也不用为评判学生回答的“对”或“错”而大费周章,学生们大多会在相互讨论、争论中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一些原先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受到气氛的感染,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发表意见。这就是大境中学实行“无需举手,自由发言”后的课堂教学情景,学生们将此举称为“思维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