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压片法是植物细胞学和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基础性实险操作技能,也是师专生物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率实验技能之一.一般的实验教材只侧重于对操作步骤的介绍,而对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末作说明.这样学生对各操作步骤理解不深,只能依葫芦画瓢,致使实验过程中经常出同一些错误,而不能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贾会权 《学苑教育》2024,(10):43-45
高中生物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上,高中生物课程通常按照生物学的不同章节进行划分,例如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将生物学重新构思为更大的单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文章旨在探讨大单元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以期这种教育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高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实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表现在实验思路及实验操作上。在实验思路上,学生要能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等;在实验操作上必须能熟练操作显微镜,会制作临时装片,会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单层细胞等。因此,要想顺利有效地开展该节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做好大量的实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精品实验课程建设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精品实验课程建设不仅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作用的核心目标。通过创新"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实验"精品课程建设,探索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新理念,创建"三模块"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写、做、说"三基能力,不仅促进了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更是强化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是高中生物课程中重要的实验之一.其原理是低温破坏微管的装配,因此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分裂加倍后停留在赤道板上而不向两极移动,也不形成新的隔膜,而结合在同一个细胞内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因此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但按教材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效果往往不理想,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视野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细胞较少,不易找到;(2)染色体分散不好,很难看清染色体的具体数目.笔者对实验进行一些改进,改善了实验效果.现将改进的实验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29):155-156
在高中生物课程学习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更是高中生学习生物时必须要掌握的实验内容之一,是学生第一次对探究性实验有所接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将生活实践与生物实验内容结合起来,对实验过程进行思考优化,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培养与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所需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应的优化改进方法,希望能够对高中生学习生物实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教材中必做的实验之一。按照浙科版教材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介绍,该实验是利用压片法制备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标本,笔者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因细胞壁堆积而使染色体很难分散开,故在压片时盖玻片易打滑和移动,导致光镜下观察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以现行五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为研究对象,从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材料选择、实验方案设计、结果分析讨论、进一步探究等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期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已成为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相关的研究方向为动力,可以建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推动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本文以遗传学实验课程为例,介绍我们依托植物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学科研究特色,构建多学科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渗透现象”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中所设立的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至关重要,也为学习后面其他的探究性活动奠定了基础.因此,深入理解渗透作用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高中生物教材中重要的探究性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实验耗时长、实验用具烦琐等原因,教师往往选择针对实验资料提出问题,带领学生分析图示和文字理解,并未实现探究性实验的真正意义。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想方设法对实验进行改进,真正实现探究性实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把生物学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8门的实验与理论剥离,汇总为一体,依淘汰重复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的原则。依技术类型分类分为显微技术、物质分离与检测技术、标本制作技术、生化技术、培养技术、解剖及生理实验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7个部分进行实验教学和完善实验考核的试验。结果表明,改革后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了学生真正获得系统的实验技能。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将大大促进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使实验真正起到了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意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不论是在高中新教材中,还是在高中旧教材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物必须开展的实验之一。在实验中清楚明确地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理解和对生物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减数分裂观察是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目前不管是高等院校的《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还是高中《生物》的实验,植物减数分裂观察多用玉米雄蕊花序、葱的花药和蚕豆花蕾等作实验材料。这里介绍一种蕨类植物一一华南紫萁(Osmundava chellii Hook.)嫩孢子囊作为减数分裂观察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操作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之一,现行高中生物教材所述的操作过程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抓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就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6.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是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增殖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同时也是本教材中的重难实验。原理是利用茎尖或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正处于分裂的特点,观察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目的是进一步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6):216-218
化学和生物学、医学等学科的日益加强,使得化学生物学这一新型交叉学科孕育而生并快速发展。浙江大学为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化学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于2005年开设了"化学生物学实验"课程,2013年1月完成《化学生物学实验》,这是我国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该领域的实验教材。该文着重介绍了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所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渗透现象"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经典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渗透现象认识半透膜的作用,概括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发生渗透作用的2个条件.为了解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建立了良好的知识铺垫.所以从人教版高中(必修)生物第一册到新课标高中生物1"分子与细胞"一直沿用该实验.  相似文献   

19.
杜翠华 《中学生物学》2012,28(12):32-33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为了解高中学校生物实验开设的状况,对江苏某县市10所高中做了调查,发现这十所高中对《考试说明》规定20个实验总体的完成率很低:教材中"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  相似文献   

20.
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拓展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开展高中生物拓展性实验教学的设计思路和实践过程:引导学生提出新的探究课题,尝试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反思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拓展性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深化学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