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霞 《视听纵横》2009,(2):92-93
2009年2月16日,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在晚间8点推出了浙江省第一档日播相亲节目——《相亲才会赢》。根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相亲才会赢》开播第一个月,在杭州市网即创下平均收视4.2的成绩,在晚间八点档黄金时段,排名省级频道所有自办节日的第一。从浙江省网收视成绩看,《相亲才会赢》表现同样不俗,收视率稳定在1.7以上,  相似文献   

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交友约会类节目有《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爱情来敲门》《缘来是你》《为爱向前冲》《相亲才会赢》《凡人有喜》等近十档类似节目。交友约会类节目“当红不让”地受到了电视台和观众的双重青睐。然而,在此类交友约会类节目火爆的背后隐藏着三大危机,有的危机对节目的存亡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  相似文献   

3.
对于中国的电视业来说,2010年也许可以称之为电视相亲真人秀年。2010年初春,当人们还沉浸在浓郁的春节气氛中,江苏卫视推出的一档与葛优主演的电影《非诚勿扰》相同名字的电视相亲真人秀节目不经意间却已经火爆荧屏。在此前后,众多的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类似的节目,如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山东卫视的《爱情来敲门》、重庆卫视的《凡人有喜》以及浙江台民生休闲频道的《相亲才会赢》、《午夜说亮话》等等,  相似文献   

4.
“相亲”热背景下真人秀节目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24日,《我们约会吧》在湖南卫视开播,随后《非诚勿扰》在江苏卫视开播,不知不觉间,一股“相亲”热在电视荧屏风生水起。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安徽卫视《缘来是你》、东方卫视,开播《百里挑一》也加入了相亲交友类节目的“混战”,各大卫视的“相亲”旋风愈刮愈烈。勿庸置疑,我国诸多真人秀节目在收视率和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大大丰富了电视荧屏,受到公众和知识文化界的各种肯定,  相似文献   

5.
罗君 《视听纵横》2009,(6):49-50
近几年,各大城市电视台的电视红娘节目可谓是方兴未艾,上海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精彩老朋友》、北京电视台的《为你心动》、浙江电视台的《男生女生》、《相亲才会赢》等。电视红娘节目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娱乐观众,适应了当今社会的需求,有较高的收视率。同时,在发展中也出现了内容的过度娱乐化、形式的狭隘性、节目对象的局限性等一些共性的问题,迫切需要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
郭子毓 《新闻窗》2010,(5):42-42
电视相亲节目现状 近来一段时间,从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到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再到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电视相亲节目再度成为荧屏“宠儿”,以马诺为代表的相亲嘉宾们迅速蹿红网络,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新型相亲节日为时下“剩男剩女”与“潮男潮女”提供公开的婚恋交友平台,  相似文献   

7.
周丹丹 《新闻窗》2010,(4):54-55
据《南都周刊》4月27日报道,连续6个星期以来,江苏卫视推出的“新派相亲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稳居全国卫视频道收视冠军;而湖南电视台也推出了“用时尚的娱乐方式交友相亲”的节目《我们约会吧》,由此拉开了中国电视收视的新一轮竞争,带来了中国电视的相亲节目热。  相似文献   

8.
电视相亲节目的价值观导向与品格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丽波 《传媒》2015,(2):42-44
2014年,电视相亲节目虽然没有了最初的火爆势头,但依然具有很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贵州卫视的《非常完美》、东南卫视的《约会万人迷》等,都采用了“盲选+转椅”的形式,将“相亲”和“盲选”进行了有效融合,进一步推动了电视相亲节目的发展.由于电视相亲节目依然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其所传递的价值观都会对青年受众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如何采取行动实现正确的价值导向,是未来电视相亲节目所要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15日出版的《新周刊·2010大盘点》,将《非诚勿扰》评选为年度十大关键词之一。这一年,“相亲成为中国人娱乐的话题之王”。从2009年末起,我国电视荧屏上刮起一股婚恋交友风,众多电视台相继推出“相亲”节目,北京电视台《选择》、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缘来是你》、浙江卫视《为爱向前冲》等等,  相似文献   

10.
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媒体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永强 《新闻窗》2011,(2):128-128
相亲类节目的热潮势不可挡,以至于广电总局在2010年6月出台了一项管理通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专门为规范“婚恋交友”类节目,抵制相亲类节目低俗化。如今某些相亲类节目在一定程度和环节上有些出格,过分的强调物质、金钱、家庭、工作等,以至于出现各种“拜金女”、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10,(4):7-8
广电总局整治相亲类节目 “严禁伪造嘉宾身份,欺骗电视观众”、“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甚至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文件中每一条都直指相亲类节目的软肋,可谓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2.
徐迅 《视听纵横》2010,(1):43-44
民生新闻中的“民生”一词早在《左传》里就出现过。现代《辞海》对“民生”做了解释,就是“人民的生计”。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民阶层意识到,要争取自身的话语权。这样一来,“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也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新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3.
对于越来越“越位”的电视相亲节目,广电总局终于不能坐视不管了。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对已经引起极大社会公愤的“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饬。行业最高管理部门的行政干预,往往迫于无奈,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出台一种制度化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4.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什么《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栏目可谓是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论关  相似文献   

15.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可谓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沦关注“民生新闻”、领导赞赏鼓励“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一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清新之风、上升之势,迅速占住一些媒体的新闻视角,吸引民众眼球与耳膜,说其正成为一股“民生新闻热”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16.
李娟 《新闻窗》2009,(5):23-24
一、民生新闻的发展:从都市类报纸到电视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开始,各大卫视纷纷推出电视相亲交友类节目,掀起了我国电视相亲节目的第三次热潮.在这些节目中,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最为火爆.《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迅速击败其他卫视同类的相亲节目以及其他收视冠军节目,成为新的收视率“黑马”.  相似文献   

18.
当下"剩男剩女圣斗士"群体越来越壮大,相亲逐渐成了适龄男女青年完成终身大事的重要方式之一.电视媒体也堂而皇之地把以前上不了厅堂的隐私话题摆到了观众面前.从有12年历史的<相约星期六>,到北京卫视的<今晚我们相识>、四川卫视的<特别心动>,相亲类节目牢牢占据了晚间黄金档.浙江电视台推出的电视相亲节目<相亲才会赢>,也在杭州本土节目中具有相当高的人气.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我国近年来兴盛的一个重要新闻类型,各种媒体都把它作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民生新闻的界定。什么是“民生新闻”呢?要界定这一概念,首先要借助“民生”一词来说,我国古代就有“民生”一词,《左传》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表述人民的生计问题,古人使用“民生”一词,大多指百姓的经济生活。孙中山也在《民生主义》第一讲就给“民生”下了个定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重整旗鼓,群众的生命。”综上所述,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内容上锁…  相似文献   

20.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中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意为百姓,“生”意为生活、生计。《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也为“人民的生计”之意。可见,“民生”一词渗透着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内涵。从责任角度来说,民生是党和国家施政的最高准则;从人权角度来说,民生是人的全部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从需求角度来说,民生是保证生活条件的全部需求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