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不仅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现代民主思想,而且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建国学说的公仆理论本质。社会主义民主制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公仆意识的建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念的实践。社会主义民主制与公仆意识存在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建构,国家公职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务必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不仅体现了主权在民的现代民主思想,而且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建国学说的公仆理论本质。社会主义民主制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公仆意识的建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念的实践。社会主义民主制与公仆意识存在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主义民主建构,国家公职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都务必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公仆意识。  相似文献   

3.
民主、平等是互动与沟通教学的第一法则。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与沟通。互动与沟通指的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更重要的是师  相似文献   

4.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党和政府重新系统化、深刻化审视和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必须首先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科学内涵。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根本途经,在于培育公民社会、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将其渗透于学校课程之中。同时,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重视社会实践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生态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7.
储朝晖 《中国德育》2010,(12):73-7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养合格公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需要明确目标,切实贯彻落实。公民教育就是教人明了作为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对这个国家有哪些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双向的,有义务的人必然拥有权利;如果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也无法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8.
民主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没有社会主义,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同样,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也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建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民主在我国发展的曲折历程,向人们展示出这样一幅画面:我国建立的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但就政治体制方面来说还存在不少弊端,人民的民主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应该高于资产阶级民主,但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化程度还不高。要回答上述问题,涉及面很广,拙文仅试图从民主包含的质与量的关系对上述问题略陈管见,探讨包含新质的民主是不是处于新的变化发展中,包含不同质的民主之间有没有历史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公民身份、公民权利和公民责任的认同 ,这种认同能够升华为自己对所属国家和社会的情感 ,并把这种认同和情感付之于实践 ,既享有权利 ,又履行义务。公民意识主要包括民主平等意识、法制纪律意识、爱国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公民意识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民主与平等。当然 ,公民意识也是有阶级性的 ,资产阶级国家的公民意识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意识有着实质上的不同。我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前没有公民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宪法才确认“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分析恩格斯对两种平等观的分歧与实质的阐述出发,认为社会主义的平等观不仅是强调在交换领域的劳动者间的平等权利,且存在于生产领域和生产过程,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权利和地位的平等。认为非劳动分配方式最终表现是不平等,而就现实要求来说又是平等的表现,平等包括大体平均的成分,但不能归结为平均。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应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平等观念,更新陈旧的平等意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等现象,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环境,整顿金融秩序,全面深化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才能不断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虽然没有使用过"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其统战理论中却蕴涵了"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等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入挖掘和梳理毛泽东统战理论中的和谐社会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现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江西省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高等教育过程中的质量不公平问题日益凸显,通过分析江西高等教育过程中的质量不公平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解决途径,对于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维构造体,民主构成了其中的关键之维:它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而且还是和谐社会实现的根本机制和根本保障;社会的和谐程度取决于民主政治的实现程度,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说是法治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重要特征。法官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力量。所以,提高法官素质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法官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措施,从法官的道德修养、业务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国法官的素质,加快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思想的意蕴丰富,从不同角度和视阈出发进行阐释,将得出多种不同的结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具体的实践过程,单靠主观臆想不能实现和谐,它需要一系列现实的制度安排。宪政民主是社会主义多元利益主体和谐的制度保证;宪政法治是社会主义权力、权利均衡和谐的制度依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宪政保障人权的核心价值形成完美契合。因此,宪政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能提供的实现社会和谐的最恰当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高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大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高校的有力保障,而和谐高校的构建又对依法治校提出新的要求.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依法治校的工作重点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主建设;制定学校章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法制宣传,倡导自觉守法;狠抓法德并举,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传统与现代之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属于“传统的和谐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缺乏公平正义、依靠伦理规则和行政强制的和谐的农业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社会公平为基石,以民主法治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从理论的高度弄清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主以及如何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民主,对于正确理解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多民族国家中,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没有和谐的民族关系,就没有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民族发展,就无法构建和谐社会。在对影响和谐民族关系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等历来是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当今时代的焦点问题。对于平等可从多个维度进行研究,从人的发展维度看,平等可分为起点平等、结果平等与机会平等三个层次。起点平等不可能,结果平等不可取,唯有机会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创造发展机会平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