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中学生而言,有效的阅读应该达到以下目标:认识和筛选信息;对抽象的道理加以具体说明,或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抽象和概括;把阅读所获信息加以组合、调整,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作出扩展,对作品是非得失、优劣加以判断。因此,中学生要想达到这样的阅读目标,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阅读的要求 ,有人认为应该是“既要把握原文的本意 ,又要得出独特的见解”。章熊认为有效的阅读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认识和筛选信息 ;对抽象的道理加以具体说明 ,或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抽象和概括 ;把阅读所获信息加以组合、调整 ,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 ;作出扩展 ,对作品的是非得失、优劣加以判断。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高中语文阅读作出了大致相同的几点要求 ,笔者认为 ,高中生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阅读能力。1 .认读感知能力。它以敏锐的语感能力为核心 ,要求认读速度快、广度大 ,感知选择性强、准确性高。一般地…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该向课外延伸拓展,以阅读促写作。课外阅读的指导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推荐书目,培养有选择的阅读习惯;二、指导阅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强调积累,构建和共享“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也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必须精心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为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受信息的层次性;借助直观,用具体解读抽象;变换表达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并把书由薄到厚,再化厚为薄。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试卷第二大题是科技文或社科文阅读题。此题所选用的阅读材料,其内容多是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或成果,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阅读此类材料的目标是准确辨别、接受和理解材料所传达的重要信息;阅读时主要运用逻辑思维。命题的目的是考查辨别、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题型是选择题。怎样做好此类题呢?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赵济平 《中学生电脑》2006,(12):I0010-I0012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数学试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阅读题就是其中的一种。阅读题一般题干较长,条件较多,涉及面较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猜想和归纳能力等。根据阅读题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内存知识的扩展和综合应用;二是获取外部信息对固存知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类试题一般是先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通过阅读领会其中的知识内容、方法要点。并能加以应用,解决后面提出的问题.1.试题特点(1)既考查了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叉考查了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说明文阅读     
《中学文科》2005,(4):21-27
说明阅读的考查要求是:理清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另外,还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到重要信息;具体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如词句理解、义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  相似文献   

9.
陈红彩 《职业技术》2006,(18):41-41
阅读是外语学习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习的最终日的之一,它是学生收集、处理、积累信息的有效途径。2003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新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学生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要求学生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要求学生能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依据新课标,中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策略,尤其是培养学生在阅渎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图书馆阅读教育与传统的阅读指导是有区别的。阅读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而且可使其具备良好的阅读思维能力、阅读选择能力、阅读评价能力和阅读效率能力。大学图书馆阅读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能力的培养、阅读指导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大学图书馆阅读教育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实施:(1)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2)开设阅读教育课;(3)组织开展系列阅读活动,打造校园“阅读文化”。  相似文献   

11.
点睛之语: 广义的信息转换包括现代文阅读中对内容作出阐释——具体的能加以概括,抽象的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能加以解说。同一内容既可以具体说,也可以概括说,既可以抽象说,也可以阐发说,既可以含蓄说,也可以明朗说。前者的说法变成后者的说法就是一种信息的转换。文言文中对词语的解释翻译也是一种信息的转换形式。这里所指的信息转换主要指将有关图表和画  相似文献   

12.
“语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句话足以体现出叶圣陶先生对“读”的重视。《语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语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达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怎样在语教学中凸显阅读的地位,让学生学会阅读,达到语教学的目标?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自己的阅读指导观。  相似文献   

13.
点睛之语: 广义的信息转换包括现代文阅读中对内容作出阐释——具体的能加以概括,抽象的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能加以解说。同一内容既可以具体说,也可以概括说,既可以抽象说,也可以阐发说;既可以含蓄说,也可以明朗说。前者的说法变成后者的说法就是一种信息的转换。文言文中对词语的解释翻  相似文献   

14.
一、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 (一)非视觉信息因素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不但视觉信息起作用,非视觉信息也很关键。视觉信息是由眼睛感知文字符号获得的,而非视觉信息则是在阅读过程中起着潜在作用,由大脑提供的。阅读心理学把这种非视觉信息称为“眼球后面的东西,包括对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对所读材料内容的熟悉;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常识、逻……  相似文献   

15.
阐释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文能力,在现代文阅读测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阐释,就是对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对抽象的加以阐发,对含蓄的加以解说,是一种语言转换。如何根据命题的要求,从文本中的相关表述,到形成答卷中的语言,其实就是语言转换的操作。如何实现语言的准确转换?“以文解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谈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孔昭威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从感性认识开始进而达到理性认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也不例外,往往是先接触一些现象,或先接触一些材料有了感性认识;然后经过思考消化并加以概括从而达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采取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是符合学生认...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学阅读指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山 《生物学教学》2005,30(10):16-18
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维活动。根据信息论的原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所要做的工作是过滤次要信息,筛选主要信息,压缩有用信息;使无序信息条理化,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把信息原码重新组合加工,衍生出新的信息。高中生物学有关的内容,包括课本、练习、课外阅读材料,其信息呈现方式多样,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自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能高效率地同化知识,进而发展能力。可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生顺利开展自主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一、整体意识———高屋建瓴的审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审读意识,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思想和策略。它对其他意识活动的发挥具有前导性、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中不得要领、茫然无序,究其根由,多是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读解思想造成的。感知材料大意,总体把握旨向,根据不同层级的认知需要,确定相应的审视区间,从整体和局部的联系上反复思考,才能切中肯綮,解情悟理,获得阅读的成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具体的内容要加以概括,使之简洁明了,要善于从内容上去异求同,综合归纳;对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对含蓄的内容加以解释,使之具体明白,要善于从上…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对阅读材料只做语言层次的分析,忽视了对课文结构总体的把握;缺乏对阅读技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只能是盲目地跟着教师走,总是不知道该用怎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捕捉有效信息,做出正确推理和判断。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就是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并使他们能在不同的阅读活动中根据阅读对象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长期坚持这些做法,就能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自主式阅读。“自主式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讨论并确定一定的阅读范围,然后依据手中资料,自选阅读内容的一种语文学习活动。这样的阅读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在统一的大目标下,各自猎取知识,又易于增强阅读的时效性,使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和矫正。“自主式阅读”,是阅读者能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主动地进行并能够达到独立阅读目的的阅读。进行自主式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