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去爱护学生。"我们的教育需要爱,作为一名班主任,爱更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是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一、以身作则,传递点点关爱每个孩子都是有生命、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天真烂漫,他们活泼好动。在某些时候,他们的  相似文献   

2.
王振翠 《中国教师》2009,(Z1):362-362
<正>爱是教育的起点,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不但要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还要用"爱"去浇灌一株株幼苗,去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一、用"爱"做孩子的"活命水"一位教育家说过:"每个孩子都隐藏着许多天才的素质,这些天才的素质,只有在遇到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两种需要,爱的需要和价值感的需要。用心去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随时随地进行及时肯定。教育就是爱与被爱,当一个教师去除所有功利化的目的,用心地爱每一个孩子的时候,孩子们不但会更爱你,而且他们会学会互爱,从而打造出一个和谐、互助、奋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需要爱的。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凡是教师缺乏爱心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的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中国教育家鲁迅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有一颗爱心。只有真心爱学生,才能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与他们交流,进而感化、改变一个人。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法国教育家卢梭也曾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可见,师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11年前的9月,我带着一颗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千千万万个班主任中普通的一员,我和每位班主任一样,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从教一路走来,拾起点点滴滴的收获,才发现教育成功的秘密不是惩罚和批评,而是真诚地去赏识,去爱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问题生"更需要教师深入、细致的关怀。"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他们是班中最迫切需要教育和帮助的学生。转化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班主任能力的表现。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认为"问题  相似文献   

7.
"爱心"教育是要给学生一份爱、一份尊重和理解。孩子是可爱的、淳朴的,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特别是有着明显个性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对于班里所谓的差生,要用宽容的胸怀去包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  相似文献   

8.
教师应该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拥有几分稚气,多些爱,少些威严,融入学生中间。教育需要爱,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育需要以心激心,以情悟隋。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用爱去浇灌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9.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真谛。"爱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脆弱的、敏感的,他们需要被我们呵护和爱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想我们一定要铭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格言,用我们的爱去填满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四年来,我总是把满腔的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下面,就用两件事来讲述我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教师是一种爱的职业。当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遇到一些在生理和智力上与正常孩子都有所偏差的特殊学生时,他一定会对这样的孩子充满同情,给予许多特殊的照顾。然而,假如能再用心一点去爱这些孩子,你也一定能发现,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特殊的爱,而只是一份普普通通的爱,一种把他们当作正常孩子看待的平平常常的爱。  相似文献   

12.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可塑性强,是进行养成教育和训练的最佳时期。而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可能在几节课、几次谈话中得以完成,它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培养过程。一、要用爱心对待孩子。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名教师要做好本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应以"爱满天下"的精神,把爱撒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从多年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教育的真谛。我们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宽厚的爱,多一些期待,多一些热诚,从学习、生活点滴、心理疏导等各方面去深入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释疑解难。以平等、博大的爱,来抚慰孩子的心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教师是一种爱的职业.当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遇到一些在生理和智力上与正常孩子都有所偏差的特殊学生时,他一定会对这样的孩子充满同情,给予许多特殊的照顾.然而,假如能再用心一点去爱这些孩子,你也一定能发现,其实他们需要的不是特殊的爱,而只是一份普普通通的爱,一种把他们当作正常孩子看待的平平常常的爱.我们不仅应该使他们与正常儿童享受同等的教育,更要用正常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普通的方式去评价他们,使他们在平等的生活氛围中得到充分的关爱、充分的发展、充分的潜能开发,从根本上驱除"低人一等"的心理障碍,卸下"我天生比别人差"的心理包袱,提升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踏入与正常孩子相同的竞争行列,为今后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爱的艺术     
刘飞 《快乐阅读》2013,(12):125
教育杠杆的支点在"爱"字上,关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正象高尔基所说:"不爱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人们赞美教师,是因为除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外,还能毫无保留地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民族的未来,一代代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的继承者。爱学生,就是教师对祖国之爱,对未来之爱、对民族之爱的高度体现。  相似文献   

16.
赵锋 《上海教育》2012,(19):38-39
探寻同济中学五年来的变化,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密不可分。"我们班的孩子……""那些孩子……"在杨浦区的同济中学,对于学生,教师们的称呼更多的是:孩子。在一声声"孩子"的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导。贾佳老师不再教某个班级了,她的告别方式是:送给每个孩子一个自己制作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7.
张霞 《甘肃教育》2020,(6):53-53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了解、研究班上每个孩子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精心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表现自己、施展才能、得到鼓励的机会,让他们在关爱中健康成长。一、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耐心抓常规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在教学中要时刻牢记。笔者现在所教的班是由一年级跟班升入二年级的,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为我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黏合剂.它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胸怀一颗爱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爱.那么,怎样才能让爱走进学生的心里呢?这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9.
林佩瑶 《辅导员》2013,(16):48-48
<正>曾经有人这样说过:爱自己的孩子的人是人,爱别人孩子的人是神。当然,我不想当神。但是我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真诚的。春风化雨,只有当老师真心爱着自己的学生,把爱的阳光播撒到每位学生的心田时,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开始。一、以心育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班主任应该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师德的核心内容更在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用爱去感动学生,用爱去教育学生,用爱去管理学生,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爱上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了解和研究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充满爱心和信任和支持,以心育  相似文献   

20.
赵锋 《上海教育》2012,(28):38-39
探寻同济中学五年来的变化,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密不可分。"我们班的孩子……""那些孩子……"在杨浦区的同济中学,对于学生,教师们的称呼更多的是:孩子。在一声声"孩子"的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导。贾佳老师不再教某个班级了,她的告别方式是:送给每个孩子一个自己制作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