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某中学的国文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上海一角"的命题作文。有个中学生立刻想起歌舞升平的景象与日本侵略者侵占上海后的险恶环境形成的强烈反差。他对此感触颇深,并以此为题材写了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全集》第十三卷的时间跨度从1922年初到1923年3月。这段时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写了几百封信,与众多名人显贵见面,写下了"访问日本、巴勒斯坦和西班牙日记",几乎有7个月身处柏林之外。爱因斯坦已过了他在科学上的创作高峰,但学术上仍十分活跃。他正走在一条超级学术明星的路上,深深地卷入了犹太复国主义的运动;与少数志同道合者合作,试图力挽狂澜地恢复国际间的科学合作,让他所崇尚的"学者共和国"再现。他对日本的访问,无论对日本社会,还是他本人,都带来了强烈震撼。他在中国短暂停留期间留下的日记更让他日后被指责为"种族主义者"。本文基于《全集》的有关内容,分别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观,学术共同体理想、日本的学术之旅,受到有关的种族主义指责,以及他的家务事。  相似文献   

3.
<正>尼尔斯·H·D·玻耳是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创建了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和互补哲学理论。就是这个叫玻耳的丹麦人,是20世纪唯一敢于向爱因斯坦叫板的人。关于这一点,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他和爱因斯坦发生的那场著名的争论。  相似文献   

4.
3年前,54岁家住上海梅陇新村的陆继明下岗失业,呆在家里,不玩别的,居然玩起了"私家火车"。上个世纪80年代末,喜欢做手工的陆先生从朋友那里第一次接触到国外关于蒸汽小火车的资料,这"私家火  相似文献   

5.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理念与日本六次产业的概念不谋而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著名学者今村奈良臣首次提出"六次产业"的概念,2011年3月,日本正式颁布并实施《六次产业化法》。在此指导思想下,日本农业在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品牌特色。我国与日本同属东亚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资源禀赋多有共同之处,日本的"六次产业化"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点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日本农业六次产业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现状的梳理分析,比较中日两国农业发展的差异,提出日本六次产业化对推动我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爱因斯坦逝世60周年和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环球科学》杂志特邀《杨振宁传》作者江才健对杨振宁先生做了访谈,畅谈爱因斯坦的成就及贡献。经授权,本版摘编部分精彩对话与读者分享。"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中,两个半都是爱因斯坦的。"杨振宁先生这样评价爱因斯坦。杨先生所说的"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贡献",指的是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江才健:对于爱因斯坦,您自述从早年学习时代开始就认为他有一种您特别欣赏的风格,那么爱  相似文献   

7.
文摘     
正中国人压力全球第一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前列。其中"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排在前三位。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造成日本大量中青年人因过度疲劳而猝死。如今,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一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中国之声》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前后对日本物理学界影响很大的两次世界物理学大师的日本之行,离不开"日本现代物理学之父"仁科芳雄的长期努力。文章尝试挖掘海森伯、狄拉克以及玻尔访日这段鲜为外界关注的历史,以揭示仁科芳雄和这些世界物理学大师为日本引进量子力学、推动日本现代物理学发展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提起数字光盘(CD)的发明者,人们会马上想到两家公司的名字:荷兰菲利浦和日本索尼。因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CD问世起,铺天盖地而来的宣传让这两个公司的名字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但是,近日有消息说,CD是美国一位物理学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明的。而且这位科学家没有从销售CD  相似文献   

10.
感谢误解     
上个世纪30年代,有个中学生在一次作文课上,按照老师的命题写了一篇散文,这是他最满意的一篇习作,以为一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可是,老师却给了他这样的批语:"此文是否出自本人之手?"显然,老师在怀疑他抄袭别人的文章。然而他非但没有怨怒老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从20世纪初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相互作用力。最著名的就是爱因斯坦,这一工作几乎耗尽他后半身的精力以致于一些史学家断言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大失误。但是,在爱因斯坦的哲学中,"统一"的概念深深扎根于他的思想中,他越来越确信"自然界应当满足简单性原则"。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中坦言,当今世界上可能会有些人在有生之年,发现大统一理论。无论是相对论还是量子理论虽然已被大多数人接受,但在一  相似文献   

12.
宜君 《百科知识》2003,(4):29-30
前苏联的天才物理学家朗道曾经给20世纪最有名的一些物理学家打分,他的最高分的标准是:接近上帝的工作。朗道把这个荣誉只给了一个人,就是爱因斯坦。 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当爱因斯坦进入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后,就逐渐离开了物理学界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东瀛艺缘     
龙芬 《今日科苑》2004,(9):12-13
我今年75岁,是一位离休女教师。在20世纪90年代末,曾三次去日本探亲。在日本探亲期间,我作为一名爱好书法与文艺作品的中国普通老人,竞有幸几次参加了东京大田区老人联合会举办的文艺作品展出活动。我的书法作品、胶片编制作品也得以在此举办个人作品展。两次展览活动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科学》杂志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说,华罗庚在中国人民的地位,有如爱因斯坦之在美国,我想这并不是说华罗庚的科学成就堪与爱因斯坦相比。但是在美国大多数人民并不知道相对论是什么东西,他也不清楚,但是他们为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中国的广大人民也一样,他们为华罗庚拖着病残之躯,走遍中国,到工厂,矿山、油田、农村,深入群众,为的是祖国建设尽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宇宙观的三次冲击 在整个20世纪,人类的宇宙观经历了三次剧烈的冲击。第一次是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们认识到宇宙根本就不是我们所想像那样是坦荡平直的,而是弯曲崎岖的;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宇宙大爆炸”理论从提出到获得天文观测证实,再次震撼了人类的宇宙观,原来宇宙既不是无边无际、也不是无始无终的,而是有一个开端,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跳舞的花粉     
就在一百年前,科学家还在为分子是否存在而争论不休。1905年,争论声被爱因斯坦的两篇“备受冷落”的论文终结了;同自己的相对论论文相比,爱因斯坦本人以为他对那些花粉粒的研究微不足道。其实他错了,那两篇论文引发了一次和相对论一样重要的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是现代科学进步的辉煌时代,爱因斯坦是那个时代的北斗和20世纪科学界的龙头。他创立的相对论,乃人类科学范式的一次真正革命。相对论从根本上更新了人们的物质和时空观念。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因爱因斯坦生活过而变得更加聪慧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国高科技发展格局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在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深圳高科技产业一直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到了20世纪的最后几年,北京、上海迅速崛起,形成京、沪、深三足鼎立的格局.近年来,京沪深三地围绕高科技产业化展开的竞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今年是十五计划的头一年,各地都在制订高科技"十五"规划,其中深圳的动向尤其引人注目.深圳十五高科技规划无论是内容还是制订的过程,都有不同于以往之处,从中可以窥见深圳人在高科技领域的雄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风暴震撼世界:中国培育出杂交水稻.这场"绿色革命"的领军人物是享誉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与他并肩作战,最早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实现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的人,则是颜龙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有一位著名的"青年鲁班"叫龙文钟.他创造、发明、改进了43种建筑机械和工具,先后20余次获省、市劳模称号,3次获全国劳模称号.提起他,周围人都表现出由衷的钦佩与崇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