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做足做活时政新闻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及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把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公开报道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事情的内幕,这本是好事,可是一旦连篇累牍,让会议新闻占去大半个版面,就会惹人厌烦。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地方党报对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的报道要有所选择,要看其有多大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是否能吸引公众的共同兴趣。也就是说要视具体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
提起党报做社会新闻这个话题,不少地市级党报编辑会说那是晚报和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事,与党报无关。因此,党报记只围着市领导转,不是采写会议新闻就是采写领导活动稿。这是不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是对社会新闻的偏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媒体当然更需与时俱进。面对新媒体等的激烈竞争,常州日报发挥纸媒深度和权威的优势,积极通过创新驱动,在认知两字上做足文章,力争把城市党报打造成认知高地。作为地市级党报,如果不创新或少创新,呈现给读者的很可能就是"会议活动连篇累牍、领导讲话长篇大段、部门工作呆板罗列"等等印象。  相似文献   

4.
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 越来越多的同行认识到,党报该不该做社会新闻已不是一个问题, 而党报如何经营好社会新闻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党报如何做大做强社会新闻,笔者认为应该在创新思维指导下,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朱颖  汪武 《新闻导刊》2005,(6):12-14,17
随着新一轮党报改革的持续深入,无论是在新闻业界还是在学界,关于党报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一直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一个主要的议题,就是如何通过改革使党报重焕生机,通过一系列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生产创新,做强、做大党报.使其有效发挥宣传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教育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相似文献   

6.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党报办得更好秦绍德党报作为新闻出版事业的主体,是属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范畴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了党报的职责和建设的方向,这就是:“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  相似文献   

7.
党报要有效引导和影响舆论,营造和谐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必须把做强民生新闻作为党报改进创新的突破口,转变理念,拓展视野,改进报道方式,积极探索党报做强民生新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途径和规律。本文探讨了党报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2001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创办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晶报,掀开了都市报民生新闻崭新的一页。此后,一批以报道民生新闻为特色的都市报应运而生。晚报、都市报在民生新闻方面已经走了很远,党报如果亦步亦趋,不但难以超越反而会失去自身优势。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党报自身的特色,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宫建华 《新闻世界》2009,(11):44-45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也是党报做强民生新闻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关注就业、教育、分配、社会保障为内容的民生新闻.不仅事关群众利益,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焦点,而且是党报坚持“三贴近”原则。改革新闻宣传,提高党报公信力,增强新闻可读性的生存、竞争的利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一轮党报改革的持续深入,无论是在新闻业界还是在学界,关于党报改革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一直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一个主要的议题,就是如何通过改革使党报重焕生机,通过一系列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生产创新,做强、做大党报,使其有效发挥宣传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教育功能和化积累功能。  相似文献   

11.
陈小芃 《传媒观察》2004,(10):54-55
把党报的国际图片新闻打造成新闻精品,有一定的操作规则,因为党报国际图片新闻植根于党报,在图片画面上,有一定的品位和审美取向,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但绝不媚俗;在新闻内容上,信息容量大,信息内容新,具有独立的阅读冲击力,新闻价值不低于甚至超过相应的文字稿;编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记者站适应新时期新需求,把自身做强做大,让其在报业媒体的发展中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本文对此试做论述。适应新媒体发展的新需求在纸媒体向多媒体、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转变时期,记者站作为报社向地市延伸的触角,驻站记者触觉应该更敏锐、更现代。报业如今正着手改革现有的昨日新闻的采编模式,建立适应报网互动的新闻生产运行方式,并逐渐涉足音频、视频领域。这方面,记者站掌握的新闻面广、量大,如果光停留在报道以往地市领导关心的领导活动新闻、政府动态新闻上,势必会造成媒体人员资源及新闻资源的双重浪费。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创办以民生新闻为特色的晶报,掀开了都市报民生新闻崭新的一页。此后,一批以报道民生新闻为特色的都市报应运而生。晚报、都市报在民生新闻方面已经走了很远,党报如果亦步亦趋,不但难以超越反而会失去自身优势。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党报自身的特色,提升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苏州日报》不浮躁、不盲从,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服从、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以做足做活主流新闻为着力点,并且潜心致力于新闻的改革与创新,使党报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提升。《苏州日报》的发行量成倍增长,现已接近15万份,2004年的广告收入也突破了1个亿。尤其可喜的是,我们在最近3年连续获得了5个“中国新闻奖”,这在全国地市报中并不多见。在这里,党报成了名副其实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15.
《成 都日报》是去年7月1日创刊的中共成都市委机关报。创刊伊始 ,《成都日报》面临着成都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面临着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海外“传媒兵团”更加关注中国报业市场。在新的形势面前 ,我们成都日报编委会按照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提出了创办新型党报、打造传播党的声音的更有效的载体的办报目标 ;在办报实践中 ,坚持观念创新 ,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 ,并进行了半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 ,直面中国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铸造媒体强势 ,把党报做大做强 ,这是我们党报工作者当前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每个记者的追求,但很多同志往往认为党报正统,很难突破,党报记者新闻创新,谈何容易!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谈谈党报记者新闻创新的思辨性。灵敏度与责任感所谓创新就是要写出与众不同、与前不同的新闻特点来,写出叫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新闻感觉来,写出不同凡响的新闻效果来。这一  相似文献   

17.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搞好宣传,凝聚力量,这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党报之所以成为党报的标尺。同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讲“导向”,讲大局,也要求党报必须是一张有“市场”反应的媒体,这个市场就是读者,也只有拥有广大读者,才能谈感染力、影响力。这就要求,党报在新闻操作中,必须把权威性和服务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徐一化 《新闻窗》2007,(2):46-47
近年来,党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应该说,党报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和操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党报民生新闻发展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本文将从党报民生新闻的缺憾入手,探讨党报民生新闻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党报,作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党报上讲的话,理应受到社会的重视。也就是说,应该树立党报的权威性。树立党报的权威,是全党的事,也是人民群众的事。各级党委要加强和改善对党报的领导,从办报方针、新闻业务、经营管理、出版发行诸方面给予指导和关怀,把党报视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视作贯彻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而帮助树立党报的权威。最近,省委宣传部和省新闻出版局组织力量进行新闻阅评,对正式出版的报纸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就是为了  相似文献   

20.
在上有中央报纸和省级报纸,下有县市报的情况下,地市级党报的优势何在?我们认为,尽管荧屏节目丰富多彩,尽管休闲、娱乐性报刊铺天盖地,但受众对新闻仍情有独钟。把新闻做深、做透,是党报的一大优势。近几年来,我们努力在抓好深度报道上下功夫,让深度报道产生力度,以此作为强化党报功能,增强党报优势,提升党报宣传质量的有效途径。选题──关注“两头”一、关注重大主题,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地方党报,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我们重要的宣传任务。近几年来,我们欣慰地听到这样的说法:看了包头日报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