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师情感与行为的感染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对学生性格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促使其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实现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使不同素质,不同性格的学生在物理课堂中进一步张扬个性,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呢?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注意以下  相似文献   

3.
德国性格色彩心理学家哈特曼博士将动机作为性格的核心内驱力,将性格划分为红、蓝、白、黄等颜色。根据性格色彩理论,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它独自的色彩密码。从我近几年的英语课堂教学观察来分析,学生们的性格尤为如此。拥有不同的色彩性格的学生,各自的课堂表现差异很大,每个人的性格色彩和他们的学习状况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在性格中存在很多共同与不同之处,了解他们的性格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教学和学生管理。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性格共同之处,然后介绍了他们性格中的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5.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的接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研究表明,数学价值观与数学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由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对同类问题的理解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内涵,从"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出发,在设计授课内容时对不同年龄、性格和学习风格的学生加以区别对待,有意识地采取不同的方法与策略,重视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与培养。  相似文献   

6.
薛满祥 《成才之路》2012,(14):62-62
正一个人的体育性格,按心理学中性格结构的分析方法,从性格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性格的心理构成也是十分复杂的。体育教师的性格,对学生也会产生诸多深远的影响。一、教师性格的态度对教学的影响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是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锻炼学生形成健康体格,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学在学生性格培养的过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性格品质。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性格因人而异,变化无常,千奇古怪,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学生,他们的性格也大相径庭。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必须先要了解学生性格,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对待他们。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呢?下面笔者将谈谈在教学中所收集到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刘澍 《文教资料》2006,(4):89-90
近几年,国内外有大量的关于教师性格对教学影响的具体研究。通过对一些中小学校的学生以个案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在实际生活中怎样的教师性格才是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以及什么样的教师性格才会对教学产生好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性格不仅对教学产生影响,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校生活,甚至可以左右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徐玲 《安徽教育》2009,(12):41-41
<正>"因材施教"是指针对学习者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在教学中,我把"材"理解为受教育者,即学生;同时也指我们所教授的内容,即教材。只有把学生与教材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才能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力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虚拟主体"是指以TCP/IP协议为基础在互联网上虚构、假设的网络行为的实施者.在处理网络争端的过程中,人们提出:虚拟空间中虚拟的"人"能否人格化,从而成为法律"人"?通过对法律人格内涵、标准的分析发现,虽然法律人格在现代社会呈现扩张的趋势,但赋予"虚拟主体"法律人格的设想没有法律上的进路."虚拟主体"是民事主体在网络环境下的身份,它代表了不同的现实主体在网络活动中不同的地位并体现了他们的特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审判实践引发了于定罪中是否要考虑人格问题的讨论。厘清人格的概念,分辨人格与人身危险性以及主观恶性的界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从刑事立法以及司法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刑法中导入人格是必要的。作为发挥出罪功能的人格要素,应当归于犯罪主体要件,使平面化的犯罪主体要件鲜活起来,于定罪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嵇康的人格重在作为一个主体的“人”的自觉意识,他把人与人生作为审美的对象,将人生审美化、艺术化了,审美人格构成他主体人格的第一个层面;他崇尚自然、具有反抗意味的放达通脱、任性任情的个性构成他主体人格的自由层面;他的理想人格———“君子”形象既有道家的玄远、自然的理想色彩,又有亲切的人间气息,他以现实人生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人格,使玄学精神有了可实践性。嵇康是魏晋时代“人的自觉”与“艺术的自觉”的一个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4.
编辑主体的人格维度及理想人格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辑主体是编辑活动中能自觉地、创造性地运用编辑符号以及其他物质和精神手段对各类精神文化产品(编辑客体)进行选择、组构使之符合流通传播要求的个人或群体.编辑主体的人格是编辑主体在从事编辑活动的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编辑主体的人格维度主要包括德行人格、文化人格和审美人格3个方面.编辑主体的理想人格应是赋予时代内涵的德行人格、文化人格、审美人格的和谐统一与完美结合,"和谐人格"是编辑主体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杨小琴 《天津教育》2021,(2):132-133
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学科与众不同。从本质上讲,音乐这门学科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律动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活动、好动的性格特点,其将音乐与动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美。由此可见,律动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中,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lligence scores predict school level academic performance (AP), (British 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America Grade 10)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 participant sample consisted of approximately 250 school pupils from three schools in the South East of England. A series of hierarchical regressions were performed with participant discipline-specific subject grades being the criterion variable and demographic, as well and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test scores, the predictor variables. For overall grade intelligence accounted for a fifth of the variance and personality an incremental validity of 8%. Whilst a combination of intelligence, personality and sex accounted for around a quarter of the variance in all four core subjects the pattern was rather different for elected subjects.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usefulness of psychometric assessments of candidates at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7.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其法理依据在于:一人公司符合单位犯罪主体资格法律确认;一人公司刑法单位人格不同于自然人人格;一人公司单位意志与自然人个人意志相区别和一人公司为单位谋取利益与股东利益之界分等。同时,对于一人公司刑法单位人格否定情形,不再以一人公司单位犯罪定罪处罚,而直接追究相关自然人刑事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人格研究有三种主要视角,其共同的不足之处是离开了人这个主体。大学生们对人格研究的视角现状不满意,我们的人格研究及教育工作低效。从主体的视角对大学生的人格分类进行研究,是激发大学生关注人格的兴趣,走出大学生人格教育及研究工作低效状态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新教伦理的“自制”是指主体对自己欲望和激情的一种理性的主宰。通过自制,逐步获得上帝的拯救。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的“自制”即“慎独”是指主体积极主动地用道德理性去约束和限制恶的欲望和感情,以实现道德人格的完善。尽管二者都涉及到了理性,但他们对“理性”的理解是不同的。另外,二者在与道德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方面也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看,二者都是有缺憾的。  相似文献   

20.
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格标识是民事主体标表其个性特征的人身识别因素,对其进行商业化的开发利用可以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法律设立商品化权,就是要保护民事主体的这一权利,使其人格标识利益产生的经济利益归属于自己支配.其权利内容包括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权利保护方法主要是禁令和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