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镶玉在古籍修复中是“整旧如新”的主要方法,它既可以有效的保护原书页又使得外观美观大方,具有广泛的接受度。通常金镶玉的做法都是在书页修补完并且全部干燥以后的情况下进行的,山西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人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在一页书页修补完不等晾干的基础上直接金镶玉的做法,叫做湿法金镶玉。这种方法具有除污尘彻底、平整度高的优点,对于脏污、破损较为严重的书籍尤为适用。本文旨在介绍湿法金镶玉的做法,意在探讨此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度,最终目的在于寻求更多更好的古籍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明 《图书馆论坛》2012,32(2):179-181
古籍"金镶玉"装订修补法是特殊的加衬纸修复法,始于明代,在清代被广泛应用于文献修复。金镶玉有多种做法,其外观呈蝴蝶装、线装等形式。因其对文献的外观改变较大,只有当古籍书叶边缘局部糟朽发脆而危及内文信息、古籍的天头、地脚或批注文字以外的空白处过于狭小等,才可以适当考虑采用金镶玉修补装订法来修复。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非常重视古书修补,提倡修补古书要保持古书原貌。前辈古籍修复大师张士达先生将黄丕烈古书修补理念进行了总结,并付诸实践。新时期古籍修复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继承黄丕烈古书修补思想,在古籍修复中严格执行"整旧如旧"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好古籍修复"整旧如旧"与"整旧如新"的关系,以保证古籍修复质量。  相似文献   

4.
整旧如旧是中国古籍修复的原则。古籍修复整旧如旧原则来源于古籍修复整旧如旧概念和文物修复整旧如旧原则。古籍修复整旧如旧原则是为了维持古籍的实体意义以及体现古籍保护的"尽可能少的干预"原则;其内涵是古籍原件是古籍的现有状态,修复材料和工艺最适合按照整旧如旧原则修复古籍;其结果是与原件的现有状态相同或最大程度地近似。实现古籍修复整旧如旧原则,需要相匹配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孔令云 《兰台世界》2021,(3):111-114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从民间收集的清末民初戏曲抄本,经过上百年的流传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絮化、污染、破损等现象,已经无法翻阅。针对每本剧本不同的受损情况,通过认真地分析研讨,制订出不同的修复方案,分别采用水洗去污、挖镶、金镶玉等不同的修复方法,对其中部分抄本进行整理、修复,使其得到了治理性保护。  相似文献   

6.
配纸,是指修补残破古书所需要配备的纸张。古籍的修复,要做到整旧如旧,整旧如新,配纸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试从四方面浅谈配纸的技术并与同行交流。一、怎样配纸修补古书,事前必须配好用纸。纸的质料、颜色,厚薄、性能都必须与原书用纸相适合,如黄色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名人的手稿、信札均属绝品,颇具价值。在古籍修复中要怎样既不违背“整旧如旧”的原则,又能够使这些名人手稿、信札经过修复后得到更好的保护,这是每一位古籍修复工作者所面临的课题。本文以修复名人手稿《王龙唱和词》的工作札记为缘起,进一步探讨古籍修复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古籍修复是包含着多重内容的重要文化活动,是一项集经验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技术工程。在修复干预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古籍的历史信息做详细的调研,而且要科学分析古籍病害产生的原因,更要制定出适宜的修复方案,以最大限度真实、完整地保护古籍原有的历史信息和科学价值。在修复过程的诸多环节中,修复用纸的选配对古籍修复后能否真正体现与遵循"整旧如旧""最少干预""过程可逆"等修复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试以一册清代古籍《灾赈果报录》修复用纸的选配为例,着重探讨与研究古籍适配性原则在修复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略论图书馆善本古籍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善本古籍因年代久,历经磨难,虽留存在世,但往往破损严重。古籍修复作为传统的古籍保护方法之一,肩负着抢救珍贵古籍,保存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重大使命。本文从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善本古籍修复的基本原则、善本古籍修复的材料要求和修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略论述。指出古籍修复是图书馆善本古籍保护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浅谈古籍修复中的古籍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在古籍修复中,修复材料的技法与古籍保护方法相结合的尝试,提出了对于古籍保护应采取修复与保护并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小议古籍修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修复是古籍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古籍修复人材长期匮乏、修复工作任务艰巨是当前古籍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创新人材培养模式、借助社会力量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是可以探讨的提高修复工作成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古籍保护试点单位修复人员的数量、职称、学历结构等状况的调查和古籍保护工作的需要进行分析和论述,指出古籍修复人才匮乏问题是古籍保护工作的瓶颈,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做好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古籍修复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古籍保护试点单位修复人员的数量、职称、学历结构等状况的调查和古籍保护工作的需要进行分析和论述,指出古籍修复人才匮乏问题是古籍保护工作的瓶颈,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为他们的成长和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是做好古籍保护修复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文章总结了图书馆古籍修复事业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成果,分析当前古籍修复从业人员的具体状况,指出古籍修复人才匮乏是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瓶颈,并提出在科技创新环境下图书馆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策划实施的"广东省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能力提升计划"为例,论述该计划实施的背景、内容和效果,对基层图书馆古籍修复人才队伍建设、古籍修复室建设和古籍修复能力的提升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就国内图书馆古籍修复档案工作实际情况,分析了古籍保护与修复学科领域的专业特征,进而以天津图书馆古籍修复档案建设工作为例,提出创建特色古籍修复档案数据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古籍保护工程的推进,科学规范修复古籍成为当务之急。河南省登记在册的古籍有180万册(件),亟待保护修复。线装是中国古籍装帧的主要形式,其修复程序包括:准备、修整和复原三个大的步骤。本文通过对这三个步骤的内容及方法进行论述,表明其科学和规范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8.
黄艳  郭玉玲 《图书馆界》2010,(3):43-44,47
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是古籍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古籍修复人才的老化、断层是当前古籍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加大古籍修复人才培训、培养的同时,应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基本需求的古籍修复队伍。  相似文献   

19.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云南省建构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籍保护体系,即省、州(市)、县成立了相应的古籍保护机构;依靠自身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力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收藏丰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彝文古籍、藏文古籍、傣文古籍和东巴古籍的修复工作,在少数民族古籍修复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的人才队伍;积极开展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和整理出版,一批珍贵古籍和拓片数据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围绕寺庙和民间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登记、少数民族古籍修复,论文认为古籍保护涉及多学科知识,应尽快开展古籍保护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古籍修复是古籍保护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归纳了古籍破损的类型,总结了古籍修复的要求和基本技法,探讨了云南省古籍修复工作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