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新时代下,"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生态保护"是国家一再强调的重要话题,区域产业发展应当以生态经济发展为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是一项重大工程,值得学者不断深入研究。如何将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融入到产业结构优化中,是关键点。本文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基于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提出生态战略构想,以期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转型发展,加快其产业生态创新。  相似文献   

2.
根据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原则,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进行合理布局,打造昌九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浙赣铁路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临港生态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农业产业带、环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生态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相似文献   

3.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后,如何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江西省的重要课题。为了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这一措施,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以开发与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管理对策作为研究对象,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并且分析了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集群的可能性,从而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生态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有效融合,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生态化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演化的重要方向之一,是在产业生态学理论指导下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尝试构建产业生态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我国三大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共66个城市产业生态化水平展开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产业生态化发展水平普遍偏低;产业生态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最后,针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提升城市产业生态化水平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抢占发展先机,促进创意产业成为引领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的支柱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江西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优势、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与不足,探索江西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实现江西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产业创新需要技术推动、政策引导、人才先导及外资引进,政府参与产业创新是必要的。为了解决产业创新面临的种种问题,作为产业创新的第一环境因素和主要推动力,政府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创新的效果突出,其参与路径主要包括设立重大科技专项、发展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加速产业集群等。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型产业,作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乳化器",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后危机"时代经济转型的新增长点。通过对比分析鄱阳湖内部各地区和其与周边相邻经济区创意产业竞争力,可以对鄱阳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正确、合理的定位,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该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真正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区。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环境污染以及在产业生态化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建立了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目标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生态化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提出了实现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化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9.
恰逢中部崛起的有利时机,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探索生态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建立产业共生网络及制度保障三方面寻求切实可行的路径,确保中原经济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产业生态化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对旅游产业体系和生产流程进行重构,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实践手段。对传统旅游产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的分析表明,旅游产业生态化转型的关键环节是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和生态修复。制定产品导向的环境政策、实施面向环境的生态规划与设计、促进相关利益主体树立环境伦理、推行环境管理与生产者延伸制度是推进旅游产业化转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流域面积约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97%。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基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期间,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决定着什么样的发展方式和结果。必须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本质内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教育有特别的吁求。当前环鄱地区教育实践存在三个弊端:"非生态性";"单向度性";"非本土性",这些弊端满足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环鄱地区,必须要积极开展生态教育立法,强化区域生态科研与生态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要切实重视通识教育,另外,还要开发实施区域生态保护相关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批国家级、省级的项目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建立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价值,明确了数据库的建设内容,并提出了数据库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正在形成和建设的生态示范经济区,加强经济区内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必由之路。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存在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不高、人力资源培训投入不足、人力资源参加培训意愿不强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加强经济区内基础教育、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教育、构建学习型新农村等,促进和保障鄱阳湖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健康、快速、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伟大的人类实践需要特色的音乐人才为之服务,这使得培养音乐人才的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文章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点分析了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使两者推动与反哺的关系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基础,综合采用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归纳了湖区旅游资源具有级别高、赋存密度大、种类齐全、文化底蕴深厚、所处地理位置极佳等五大特色,分析了以特色旅游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精心设计旅游线路、以特色旅游带动湖区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环境建设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构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括洞庭湖区三市在内的湖南省14个地州市2009~2011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近三年来,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整体得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但与位居四大版块首位的长株潭地区之间的差距呈扩大之势;湖区产业绿色发展面临要素供给不足、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产业绿色增长效率较低的矛盾。因此,洞庭湖区必须加大产业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强化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理念;优化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和金融环境;提高产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