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全国总书目》是我国目前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部连续性、综合性书目。本文通过“‘性质’的演变”、“分类、著录的演变”、“出版时间的演变”,对它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并提出了建设国家书目的“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员们对“书目”这一术语的使用最为频繁。一般来说,书目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分析和描述性书目一一把图书作为资料对象进行研究和详细描述;第二类:列举式书目,即体系书目一一对图书进行著录,并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成目录。本文所讲的亦即列举式书目。“书目”并不只与图书有关,实际上它涉及到  相似文献   

3.
利用北图机读目录分类数据中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图书馆机读目录数据(以下简称“北图数据”)是我国图书馆目前捷用最多、影响最大的书目数据,它系统地揭示与报道了我国出版的所有图书,汇集了国际、国内书目情报信息,是实现国际、国内书目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其数据覆盖了1988年以来的中国国家书目;约36万条。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征订书目使用排行榜”中,排在前三名的征订书目,即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书目、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书目、武汉三新书业有限公司书目,从可供性、预告率、可供时间跨度、字段完整性、字段准确性、书目发布重复性、数据全面性7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它们的优缺点,以此来促进征订书目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著录、分类、小注等书目因素可知,《书目答问》在列举书目清单的同时,也提出了迎合洋务运动诉求的新型知识标准和人才标准。《书目答问》从“宜读古书”和“今胜于古”两个看似矛盾的维度,突出了“实学”知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人才观:恪守“中体”的同时,培养兼及中西二学之“用”的经世人才,从而也改变了“士志于道”而耻于技艺的传统人才定位。这一文化战略体现了张之洞对国家前途的选择,即在坚守古典的前提下,激活被经史子集体系所框定的可能义蕴及其细节,并适度引进西学之用,以期扭转乾坤,实现国家富强的宏愿。讨论《书目答问》的知识观和人才观,既能超越目录学学科视域揭示《书目答问》的学术价值,也为探勘洋务派的知识观和人才观提供了基于书目的观察视角。参考文献16。  相似文献   

6.
国家书目控制:实现世界书目控制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世界书目控制的实现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在各国范围内实行国家书目控制是实现世界书目控制的前提条件,而标准化和自动化是实现国家书目控制的基础.只有实现世界书目控制,才可能真正实现全球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世界书目控制的实现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在各国范围内实行国家书目控制是实现世界书目控制的前提条件,而标准化和自动化是实现国家书目控制的基础,只有实现世界书目控制,才可能真正实现全球的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随着图书出版数量越来越多,阅读疗法书目选择面临严峻的信息过载问题。鉴于此,基于“用户画像”概念提出“书目画像”的设想,通过对书目基本信息、内容信息、作者信息以及读者评价信息的获取与整理,借助统计和分析工具构建书目画像,以期应用于阅读疗法具体书目推荐以及综合书单的制定,并以抑郁情绪相关书目为例展现书目画像在阅读疗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图4。表1。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9.
书目控制在我国的实施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实现书目控制的条件,指出在各国范围内实行国家书目控制是实现国际书目控制的前提条件,而标准化和自动化是实现国家书目控制的基础.在我国,书目控制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着重复建设、缺乏统筹安排等不足.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入书目控制这一学说到现在,我国的国家书目控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尽管我们为实现书目控制的理想作出了不懈努力,但宏观书目控制过程中理想与现实仍存在着矛盾。提出了我国国家书目控制的原则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全国总书目》的出版与收藏情况调查,反映图书馆对向读者提供书目信息这一最低限度、也并非不可为的基本理念的淡漠;尽管出现这种状况有多方面原因,但图书馆与出版商即使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也不可忽视为读者服务的共性而单纯追逐经济效益,重视对《全国总书目》的出版、广泛收藏与充分发挥其作用,在现今不仅是切实可行的,更是图书馆理念的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目录学是与校雠、版本等学科共同发展起来的,在治学术史和文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时代,目录学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数量、类型、传输方式以及用户行为的变化对目录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数字时代目录学学科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录学变革的四条路径:目录学学科化、书目工作职业化、发展通用技术以及建立现代目录学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哲学核心书目”的馆藏漏采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化馆藏结构,选择覆盖率高且有国家性质的《全国总书目》为数据来源,对2003-2005年的哲学类图书出版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基于Google Scholar的引文统计,形成哲学核心书目。然后将哲学核心书目分别与5家大学图书馆哲学类馆藏进行比对,分析馆藏漏采的原因,包括专业设置方面的原因、出版方面的原因、发行方面的原因等,以期调整采购策略,降低漏采率,改进馆藏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中国近代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姚名达的生平,他系统整理我国古代目录学遗产,开展目录学前瞻性研究,在目录学定义、功用、内容以及目录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创建性的见解;其所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集中体现其目录学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5.
数字目录学是当代目录学的发展,在网络阅读环境中应当拓展其功能对网络阅读进行指导,文章在分析了网络阅读指导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数字目录学视角下的网络阅读指导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目录学变革的实践基础与功能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数字时代下目录学变革实践基础的变化,侧重讨论了随之而来目录学功能相应的延伸。信息需求的变化是目录学变革的驱动力,其主要体现为网络信息需求的增加、信息资源选择功能与信息需求主体意识的增强和信息需求时空观更为开放四个方面。在信息需求变化的推动下,目录学的功能向注重信息选择、远程资源本地利用、注重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学术性与大众化统一延伸。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认为目录具有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唤起民众的社会作用,主张目录学为社会服务。他编撰的《西学书目表》,是首创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书目分类法。他重视书目的阅读指导功用并把它上升到学者自立和国家自强的高度。他发表《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一文,对研究佛经目录卓有成效。他对近代中国目录学的广泛深入研究及其目录学理论和实践的巨大成就,带动了目录学研究,开一代研究之新风。  相似文献   

18.
中文图书书目组织与馆藏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目信息是影响馆藏数量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图书馆中文图书的书目组织应充分考虑本馆的馆藏结构和书目供应商提供的书目信息的覆盖面。因此,图书馆在对书目组织情况与馆藏建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应通过合理选择图书供应商、扩大书目信息来源范围等方法完善中文图书书目组织方法,优化馆藏建设。  相似文献   

19.
徐建华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6(1):104-106,55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最重要的目录之一,受到了历代目录学研究者的重视。然而,近两千年来,有关《汉书·艺文志》自身的研究,却付之阙如,形成一个学术空白。傅荣贤先生的《〈汉书·艺文志〉研究源流考》将古今有关《汉书·艺文志》的研究归纳为四个流派,极有见地,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给予了评论。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ole of national bibliographies—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Italian National Bibliography—as relevant tools for national bibliographic control.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historical and scientific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is summarized.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the role played by the Central National Library of Florence (BNCF)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ibliographic control of Italian publications. The limits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Italian National Bibliography produced by BNCF are highligh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Italian National Library Service (SBN),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national collective catalog among Italian libra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