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东林 《情报杂志》2007,26(6):57-60
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核心,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图书馆隐性知识不仅能推动馆员的知识积累和创新,而且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图书馆工作的实践性决定了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论述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特点及层次结构、隐性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与转移、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图书馆联盟的知识转移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联盟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共享资源与服务,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通过联盟间的知识转移来完成.分析了图书馆联盟间知识转移的内容,指出了知识转移路径主要是显性知识向成员馆和馆员转移;隐性知识通过人际交流网络向其他馆员转移;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向成员馆和馆员转移;知识转移循环路径.  相似文献   

3.
管进 《现代情报》2012,32(8):147-150
图书馆的隐性知识在图书馆开展的知识服务、促进自身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图书馆馆员的隐性知识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图书馆馆员的隐性知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菲尔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隐性知识进行评价,同时指出模糊综合评价馆员隐性知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袁红军 《现代情报》2012,32(9):72-74,79
基于知识转移及图书馆知识转移内涵的分析,针对知识转移自始至终贯穿于信息咨询服务中不同服务方式,构建了其知识转移模式,指出通过咨询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图书馆知识库,进行有效的知识转移,实现读者的知识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艳军  邹香菊 《现代情报》2010,30(3):14-15,18
隐性知识是学科馆员知识服务的核心能力。文章通过阐述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的具体表现,并从隐性知识自身特性、个人和组织三方面分析学科馆员隐性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障碍,提出应从知识存储、知识交流、知识共享等知识环节来加强管理,促使学科馆员个人隐性知识向团队隐性知识转化,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转化与其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三个主要层次,提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三个主要媒介,即:荣誉需求、信任促进和利他驱动,论证了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对图书馆核心能力起到的重要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图书馆知识共享、知识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促进.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在高校知识管理中的角色和职责,分析了学科馆员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高校知识服务项目以及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员工隐性知识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立新 《现代情报》2010,30(3):29-31
笔者从隐性知识的涵义入手,论述了一般馆员、学科馆员以及馆长的隐性知识对图书馆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挖掘的策略、原则以及技巧。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成为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文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提出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管理要加强对图书馆馆员和信息技术的创新管理,要进行知识组织管理和知识创新管理,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动态转化。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五大障碍,提出了促进馆员隐性知识转移的五个方面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兰敬 《现代情报》2008,28(1):28-31
隐性知识是创造新知识的重要源泉,是一个组织获取竞争优势、持续发展的资源.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的有效转移是促进知识创新、增值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隐性知识的涵义、特征和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的本质与方式,深入探讨了提高图书馆内部隐性知识转移成效的策略:①建设图书馆组织文化,②构建灵活的组织结构,③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⑤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⑥开发知识共享方式,加速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军 《中国科技信息》2012,(22):157-158
馆员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承担者,馆员知识服务能力的培养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保障。馆员培训、自主阅读、共享隐性知识等方式是培养馆员知识服务能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对图书馆工作的作用,及挖掘与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实施馆员隐性知识挖掘与共享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喻华林 《科技广场》2012,(10):162-165
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知识资源中最具创造力的资源,其智力与经验都是极具开发价值的隐性资源。我们对隐性知识进行挖掘的目的是让更多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实现情报信息的最大价值。本文在探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挖掘的重要性,提出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挖掘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障碍分析与挖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兴洲 《情报探索》2009,(2):122-124
从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表现形式和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障碍,并从不同的视角对高校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小锋 《现代情报》2016,36(5):52-56
馆员知识自律模式体现了馆员知识转移行动并把自身最有利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使复杂的知识从内化到外化得以知识共享。根据馆员自律特征,采用布尔代数方法,对表示馆员条件进行布尔代数定性比较。分析馆员知识自律特征结构以及和知识转移、知识共享关系。揭示馆员知识自律特征和知识转移和共享管理之间的联系,为馆员提供支持知识转移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加强隐性知识共享的原因,提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理念、平台及交流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的知识转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转移.图书馆知识转移包括馆藏及虚拟资源的显性知识转移,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隐性知识转移.提出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模型,并分别分析了两个层面的知识转移模式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论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构成,并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转移与流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分析单一型图书馆隐性知识的范围入手,根据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构建了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模型,并对其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进行探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激发和利用这些动力的措施,为实现图书馆高效隐性知识转移,最终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