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儿童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不同年龄组中的PLT变化和分布差异,并分析其病因。方法:对本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录的170名儿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率、发病原因及年龄分布。结果:170名患者中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有川崎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药物等。结论:ST是儿童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引起该病的原因众多,最多见于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血小板增多症进行病因学分析。方法:对医院内663名1至16岁患有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500 109/L)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病因分析。结果:病因依次为感染(30.6%)、溶血性贫血(19.3%)、组织损伤(15.2%)、反弹性血小板增多症(14.8%)、慢性炎症(4.1%)、肾脏疾病(4.1%)及恶性肿瘤(2%),3.3%的患者有多重病因。结论:在所有感染的患者中,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与高血小板的相关性更大(P0.0001)。继发于感染后的血小板增多更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而慢性炎症、恶性肿瘤和肾脏疾病更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在儿童中没有观察到与血小板增多相关的并发症,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血小板增多症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在儿童患者中常见,通常是由感染,组织损伤,失血,贫血引起的急性期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血小板减少的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为综合防治HAP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明确诊断为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03例,根据血小板数量分为血小板正常和血小板减少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血糖、血脂、AST、ALT、有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情况,观察血小板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及血小板压积的变化特点。结果在103例住院患者中33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占32.04%,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分布宽度较正常组增高(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较正常组增大(P=0.01),大型血小板比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平均血小板压积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住院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出现血小板减少患者约占1/3,并且表现为血小板分布宽度增高、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大型血小板比率增加、平均血小板压积下降的特点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对患者的影响。方法观察检查结果的变化及患者症状,体征和抗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变化。结果抗炎治疗两周后患者胸腔积液增多,仍有低热,经抗痨治疗,患者结核症状减轻。讨论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加强营养,治疗原发病,从而减轻或治愈血小板增多症,使患者得以康复,减轻疾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达娃 《西藏科技》2012,(7):50+57
目的探讨分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t?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便于指导高海拔地区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方法纳入在我科门诊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0例,其中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占18例,将患者分成血小板减少组和血小板正常组,观察所有患者的年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临床有无出血倾向等情况,对比两组间的数据。结果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之间在凝血功能、年龄及有无出血倾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易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可能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相关,但临床出血倾向无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高原上常见的慢性高原病之一。据我病房统计1986~2003年18年间住院病例3474例中,慢性高原病就有637例占18.34%,而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又占慢性高原病的28.57%[1]。由于西藏工作性质的特殊,许多患病人员因为工作、生活、学习等原因而不能及时返回内地,还需继续呆在高原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做好健康教育,让患病者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慢性高原病,做好预防和自我保健、防护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呼吸道感染是全球范围内人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潜伏期短、起病急、易继发细菌感染等特点[1]。呼吸道病毒是指主要由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侵犯呼吸道黏膜细胞并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外组织器官感染的一类病毒。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及博卡病毒等。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往往呈现一般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临床表现相似,且临床中常见多重病毒混合感染的病例[2]。因此,需要快速联合检测呼吸道病毒的方法,以帮助临床医生快速确定病毒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本文对呼吸道病毒多重PCR检测相关专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且最严重的肾脏损害,在我国肾活检病例中占继发性肾脏病的首位,LN可进展为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是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LN是影响SLE患者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医药治疗LN的研究证明,中医中药对治疗LN有切确的疗效,在治疗LN方面展示了中医药特有优势,文章对中医药治疗LN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某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和抗菌药物管理效果,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采取病例查阅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5、2016、2017年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现患率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5、2016、2017年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3.31%、1.97%、1.23%,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连续3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27.81%、27.63%、17.90%;医院感染患者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可真实有效地反映医院感染实际发生情况,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抗菌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藏族儿童化脓性脑膜炎(PM)的临床特征、主要致病菌、疗效及预后等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98例藏族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收治的藏族化脓性脑膜炎患儿98例,男56例57.1%,女42例42.9%,男女比例1.3:1;年龄0~28天的12人,12.2%;29天~1岁的79人,80.6%,1岁的7人,7.1%.全年散发,春季发病28人,占28.6%、夏季发病29人,占29.6%、秋季发病10人,占10.2%、冬季发病31人,占31.6%,城市20.3%,县级35.5%,农村44.2%.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常见的占41.7%,其次为抽搐占29.4%,呕吐占10.7%,嗜睡占5.4%,其他占7.4%;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发病,占56.1%,其他占43.9%.患儿脑脊液常规检查白细胞500×106/L占48.6%,出现并发症硬膜下积液28例占50.9%、脑室管膜炎1例占1.8%、脑积水24例占43.7%、其他2例占3.6%.血培养阳性者占24.5%,以肺炎链球菌最常见占28.4%,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占18.2%;脑脊液培养阳性者35.1%,以肺炎链球菌占33.3%、流感嗜血杆菌占29.6%、大肠埃希菌占22.2%为常见。治愈30.6%,好转49%,未愈17.3%,死亡3.1%.结论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拉萨地区化脓性脑膜炎全年散发,四季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人群仍以婴幼儿为主;原发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病初以发热最为常见,其次为抽搐、呕吐及嗜睡;肺炎链球菌是导致该病的主要致病菌;总结临床特点,实验室相关参数分析,能较好的为西藏地区化脓性脑膜炎提供病因诊断,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梅朵 《西藏科技》2015,(1):40-4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与正常人凝血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正常人各100例,对比分析其凝血因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APTT以及PT的测定结果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结论观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在凝血、血小板的数量与质量的方面的检测结果及其变化有助于高原红细胞病诊断和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掌握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指导今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并为其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在近年来接收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抽取120例,对其临床资料、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发病原因、发病的年龄段以及症状表现等。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发现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远处转移19例,局部复发21例;雌激素依赖型(Ⅰ型)病例数为116,占患者总数的96.67%,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病例数为4,占资料总数的3.33%。其中,Ⅰ型高分化病例数为37人,占30.83%,中分化病例12例,占10.0%,低分化病例数10人,占8.33%。结论: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最佳手段,随着治疗的完善,患者的生存几率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犬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易发病,尤其春初夏末发病率增加。本病经呼吸道传染,以呼吸器官炎症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病犬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发病率高、病死率低。本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综合统计的方法,在2011年4~7月份对延边大学动物医院就诊病例进行调查,调查统计结果为犬流行性感冒发病率较高,占25.1%,发病主要集中在幼犬和非本地犬。对病犬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病犬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西藏区域藏汉族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特点,研究患儿心肌酶谱含量。方法对资料齐全的3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之前与之后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39例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护理特征:发病原因多为受寒,呼吸道感染,症状有发绀、呼吸不畅、气短、吐沫、心率过快、呼吸停止、双肺啰音等。心肌酶谱:治疗前后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P值均0.01,CK-MB、值均0.05,心肌酶谱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预测的指标之一,患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有明显的临床特点,呼吸道感染是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吐沫、心率过快、呼吸停止、低氧血症等占100%,密切观察病情;给予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症,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胃肠功能紊乱辨证分型为中气下陷型、脾气虚弱型、脾肾虚寒型、肝郁脾虚型,抓主证,在辨明虚实寒热的基础上遣方用药。结果:本组52例胃肠功能紊乱症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显效32例(占62%),有效15例(占28%),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6.
马晓蓉 《西藏科技》2011,(11):54-55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护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法,对87例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住院患儿的临床护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通过合理护理,治愈65例,占75%,好转19例,占22%,自动出院3例,占3﹪平均住院天数为9.25天。结论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经过积极合理治疗和科学护理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在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这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瑞金医院定期产检,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42例孕妇和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为自愿进入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并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的21例孕妇、诊断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20例孕妇,接受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管理.对照组为根据研究组的病例特征从普通产科门诊筛选出来的配对病例41例.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压变化情况(血小板变化情况)、分娩孕周、胎儿体重、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在高血压治疗效果、血小板减少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方面,研究组好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娩孕周和胎儿体重方面,研究组均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研究组经过治疗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的等级有所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多学科门诊就诊模式可提高两种产科合并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改善围产结局,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医疗机构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其治疗及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共有七例住院病人资料,分析他们的临床症状、体征、血象、重要的生化指标、治疗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患者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主要的症状有发热、乏力、胃肠道、呼吸道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也可见到,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异常是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多器官受累常见,表现为血清ALT/AST/CK升高及蛋白尿,所有病人均在农村并有野外活动史,年龄均在50岁以上.多数病人无明确蜱虫叮咬史,无特效疗法,经对症处理,多数病人预后好.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依赖于病原体检测,对症处理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能改善预后,可能存在蜱虫叮咬以外的感染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在老年患者胸部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2-01~2014-02间在我院施行胸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术后2周,分别统计每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肺部感染21例,胸腔积液18例,术后肺不张1例,总发生率为85%,治疗组47例患者中,肺部感染8例,胸腔积液9例,总发生率为36%,治疗组的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能明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对于术后恢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内科呼吸系统病例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的临床管理、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日喀则市人民医院2011~2014年期间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病例登记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支、胸膜炎和肺部感染呼吸系统疾病谱的前3位,占呼吸系统疾病总住院人数的84.6%;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比内科总的住院患者的平均年龄高5岁以上,住院患者的男女性性别比无明显变化趋势;呼吸系统住院病人年龄为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占呼吸系统疾病总人数的52.1%,且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x2=9.678,P0.05);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总的来说比较好,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13.9%和81.4%。结论应加强对慢支、胸膜炎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找出疾病分布的规律,更好地提供卫生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