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UPB)对企业声誉和社会利益造成严重危害,设法防止UPB的发生显得尤为迫切。基于组织认同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通过对489名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包括这一机制中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和特质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以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与UPB呈倒U型关系;组织认同在伦理型领导和UPB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特质调节焦点调节了伦理型领导与UPB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授权型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以自我决定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心理授权与领导—成员交换在其两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基于8家创新型企业的366个个体有效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等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发现:授权型领导对员工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和领导—成员交换在两者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且领导—成员交换的单独中介效应高于心理授权。  相似文献   

3.
姚楠  张亚军  周芳芳 《科研管理》2019,40(9):221-230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探讨了自我牺牲性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选择贵州省12家企业员工及其领导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回归等方法分析295份配对样本,结果表明: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领导认同中介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建言之间的关系,领导虚伪感知负向调节着自我牺牲型领导与领导认同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负向调节自我牺牲型领导经由领导认同影响员工建言的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4):110-113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讨员工—组织关系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性关系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关系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不显著;类亲情关系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显著负相关;经济性关系、社会性关系和类亲情关系的交互效应显著负向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表明在中国情境下,员工会根据与组织关系的"亲疏远近"采取不同的伦理决策。  相似文献   

5.
《软科学》2014,(6):100-103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可从社会认知、社会学习和社会交换三个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剖析。从社会认知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道德认同和组织氛围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学习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心理授权和组织政治知觉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从社会交换视角看,非伦理领导主要通过领导-部属交换和组织信任两个中介变量影响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相较于授权型领导影响效应的研究,很少有研究探讨员工如何有效的影响领导者并促使领导者向其授权。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追随力理论,考察了员工建言行为对授权型领导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以72个团队领导与519名下属的两阶段配对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会显著预测授权型领导;领导对下属认同在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和授权型领导的关系中有着完全中介作用;员工政治技能仅调节了抑制性建言与领导对下属认同的关系;上下级关系调节了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与领导对下属认同的关系;政治技能和上下级关系能调节领导对下属认同在抑制性建言与授权型领导之间的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能调节领导对下属认同在促进性建言与授权型领导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授权型领导的前因研究,也有助于揭示领导者缘何向特定的员工授权,还可能为以往研究中关于授权型领导的"阴暗面"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软科学》2018,(1):78-82
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伦理型领导影响基层公务员建言与沉默行为的中介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显示:伦理型领导正向预测员工建言、负向预测员工沉默;组织认同对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建言、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依存型自我建构负向调节伦理型领导与组织认同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建言、员工沉默之间的间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尝试将社会认同理论应用于组织创造力研究领域,将组织情景中与工作密切相关的3种身份认同(组织认同、领导认同、职业认同)同时引入到组织创新支持感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分析框架内。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472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实证检验组织认同、领导认同和职业认同在组织创新支持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创新支持感促进员工创新行为;三种认同在组织创新支持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都通过检验,并且组织创新支持感完全通过这三种认同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其中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上级非伦理领导对领导—成员交换和下级非伦理领导的影响。借鉴资源消耗理论的相关文献,将领导—成员交换作为上级非伦理领导和下级非伦理领导之间的中介变量,将道德认同作为调节变量,并因此提出一个中介调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下级领导施行职场非伦理领导行为源于其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感知;(2)下级领导道德认同感的高低会调节上级非伦理领导和下级非伦理领导之间的关系,道德认同感低的下级领导更容易转移压力和施行非伦理领导行为。  相似文献   

10.
范恒  周祖城 《软科学》2017,(10):71-75
基于“嵌入机制”引入团队道德文化作为中介机制检验团队层次的伦理型领导对团队自主行为产生的影响.通过对130个工作团队的500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与团队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与团队不道德行为显著负相关;团队道德文化中介伦理型领导和团队组织公民行为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还中介伦理型领导和团队不道德行为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孟奕爽  詹聪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1):157-162
从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献出发,结合目前的社会实际,对自我牺牲型领导的概念、测量方式进行详细介绍;以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以及组织代理人理论为基础,阐述自我牺牲型领导作用机制,梳理自我牺牲型领导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效果;分析目前自我牺牲型领导领域研究的不足,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蒋瑞  林新奇 《科研管理》2021,41(10):248-257
威权领导是华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领导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对华人组织有重要的意义;员工非伦理行为也广泛存在与社会各类各级组织,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未涉及。本文从社会交换和社会学习视角研究威权领导和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以及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和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406对领导—员工配对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呈正相关关系;(2)领导成员交换在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非伦理氛围的关系;(4)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瑞  林新奇 《科研管理》2020,41(10):248-257
威权领导是华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领导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对华人组织有重要的意义;员工非伦理行为也广泛存在与社会各类各级组织,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研究目前尚未涉及。本文从社会交换和社会学习视角研究威权领导和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以及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和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406对领导-员工配对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呈正相关关系;(2)领导成员交换在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非伦理氛围的关系;(4)伦理氛围负向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对威权领导与员工非伦理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打破"沉默是金",增强员工建言行为已成为当前领导者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整合情绪感染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与已有研究结论,构建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跨层次影响模型,重点关注员工积极情绪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两者关系中的跨层次中介效应,以及共同愿景作为团队情境,在两者关系中的跨层次调节效应。以80个研究团队为研究样本,结果表明:(1)自我牺牲型领导分别对员工积极情绪与员工建言行为产生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2)员工积极情绪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分别在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关系中起到跨层次中介作用;(3)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共同愿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共同愿景不仅对员工建言行为产生显著的跨层次正向影响,还分别跨层次正向调节员工积极情绪、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共同愿景越强,员工积极情绪、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15.
祝涛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2):106-11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员工作为企业创新活动中活跃、积极的因素,其创造力是管理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关注点.基于亲社会动机的视角,通过307份配对样本问卷调查,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与亲社会动机正相关;人际信任强化了伦理型领导对亲社会动机影响;亲社会动机部分中介了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人际信任调节了亲社会动机在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对308名员工配对样本的问卷调查,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即这一机制中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与员工绩效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正相关;员工绩效水平强化了伦理型领导与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中介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绩效调节了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调节了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伦理型领导与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效果、作用机制及其边界条件。基于76名团队领导及其所属的329名团队成员的有效配对问卷数据,采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团队绩效正相关;(2)团队凝聚力中介了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3)团队领导心理资本以及团队成员心理权利在其中发挥调节效果,不仅调节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团队绩效的正向影响,还调节了团队凝聚力的中介作用,当团队领导心理资本较低以及团队成员心理权利较高时,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团队绩效的正向影响以及团队凝聚力的中介作用均不显著,反之,显著。  相似文献   

18.
针对鲜有研究将组织自尊视为知识型员工的一种个体特征资源并探讨该特征在传统上下级关系情境下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根据组织自尊概念捕捉知识型员工渴望尊重、追求自我价值等个性特征,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将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自尊与工作投入视为个体资源、集体主义视角下的传统上下级关系视为条件资源,通过对325份两阶段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传统上下级关系情境下组织自尊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自尊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且工作投入能够中介组织自尊对创新行为的积极影响;传统上下级关系正向调节组织自尊与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且高质量上下级关系增强了中介效应,这意味着传统上下级关系有利于知识型员工更好地将其个体资源作用于创新过程,进而催生创新行为。为此,管理者应在工作设计、积极反馈和奖励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知识型员工的组织自尊感,并塑造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促使知识型员工积极主动创新。  相似文献   

19.
《软科学》2018,(4):86-89
基于自我扩张理论,构建了真实型领导与感知领导能力对下属将领导纳入自我和自愿行为的被中介调节模型。通过两阶段上下级匹配的研究设计,并基于61个团队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真实型领导通过激发下属将领导纳入自我促进下属的自愿行为。同时,感知的领导能力调节真实型领导与下属自我扩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主动变革行为是员工促进组织功能性变革的建设性行为,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组织公民行为,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索了中国情境下精神型领导与主动变革行为的关系。来自38个中小科技型企业中58个研发团队的229名研发人员与其团队领导的匹配数据发现,精神型领导可通过影响组织内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对其主动变革行为产生间接作用,并且该作用大小受到组织内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角色宽度自我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程度低,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水平较高时,间接作用显著,即组织内员工最有可能从事主动变革行为,跨层次双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得到验证,该研究结论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