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被誉为“记者、通讯员之家”的河南日报招待所,主要接待地、市、县委通讯员、报社驻各地记者和兄弟报社来宾。招待所的同志们处处为记者和通讯员着想,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吃好,休息好,工作好。记者、通讯员住下后要写稿、改稿,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志休息,招待所专设了写作室,还备有各种资料。饭菜卫生,价格合理。他们考虑到住所人员经济条件不  相似文献   

2.
1997年开始,我从武汉商报机动记者岗位调到市场消费版担任编辑.编辑工作要做的事很多,但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却是如何与广大通讯员交朋友,建立一种“鱼水之情”.通讯员与报纸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报纸一半以上的稿件系他们提供,他们是报社工作在基层的延伸.因此,上岗之初,我就确立了“抓好通讯员队伍,牢固编辑根基”的原则,两年工作实践,也证明了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一、多渠道发展通讯员各家新闻单位都有自己固有的通联网络,可我不满足报社现有的通联队伍,而是从版面需要出发,开辟“自留地”,建“小金库”.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展通讯员队伍:  相似文献   

3.
我一口气读完了《新闻业务》七、八期上几篇关于帮助工人通讯员的文章。这些文章,对一个工人通讯员来说,读起来特别亲切。我亲身感受到报社同志对我的帮助。我是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的通讯员,北京日报的编辑来工厂给我们讲过新闻知识,同时开座谈会征求我们对报纸工作的意见,最近还开了通讯员新闻学习班,我参加了听课。工人日报对我厂工人通讯员也很关心,报社总编辑也来过工厂同我们谈心,还指定专  相似文献   

4.
郑丽萍 《新闻知识》2002,(12):48-48
1979年10月,我从内地调到深圳市工人文化宫从事摄影宣传工作,担任多家报刊的摄影通讯员。20多年来,在各报社编辑记者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发表图片2000多张,有多幅作品获国家及省、市摄影奖,并出版作品集,年年被各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下面就如何提高新闻图片的见报率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观点。 一、虚心向摄影记者学习,主动与编辑部取得联系 报社专职摄影记者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在纷坛繁重的事物现象中,独具慧眼,摄影通讯员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多向他们请教,深入生活,深入现场抓住新闻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活动已不分日夜。然而许多长年辛勤工作在夜间的人们,大家对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内心世界未必了解很多。为此,上海电视台和劳动报社联手,采访报道了这一为上海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夜班族”。个中详情可读劳动报记者钱汉东和上海电视台记者蒋建平写的《讴歌夜间工作的人们》。  相似文献   

6.
作家与报纸     
在今年五月份举行的第八次全苏青年作家会议上,我受托主持了一次散文作家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十五位不同职业的人。但是,其中近一半是区报、州报、地方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及工作人员。在结识座谈会的参加者时,我发现,在作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们谈起自己在报界的工作,显得有点儿不自然,好象这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在他们看来,这个工作无论如何都是和作家的活动联系不起来的。为了缓和一下这种感觉,他们几乎都申明要很快就脱离报社、电视台和电台的工作。我尽量劝说自己的年轻同行们不要走这一步,即不要脱离报社工作,至少不要在自己创作道路的起点上这样做。我觉得,我在道义上有权利这样做,因为自己曾多年在报社工作(中断时间不长),并且至今仍在报社工作。在当《农村生活报》记者的时候,我游历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起因是这样的:最近有些刚进报社的年轻同志被分配到记者站工作,由于没有新闻实践经验,远离编辑部,他们中的不少同志感到茫然,不知采写些什么是好。当看到一道来报社被分配到编辑部同志的名字接二连三地在报纸上出现时,他们又焦躁不安。内心无不有一种艳羡之感:在编辑部做记者多好啊。有这种想法的同志,我只能说他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十分了解,还没有看到驻站记者的优势,还没有体会到驻站记者在新闻一线的乐趣。本人在编辑部呆过,也驻了一段时间的站,两者比较,我还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到报社送稿、反映情况或请求指导,是常有的事情。对此,编辑记者应当热情接待。然而,有的报社的编辑记者对通讯员不够尊重,往往自己稳坐在那里指手画脚,通讯员却站着洗耳恭听。编辑记者业务繁忙,疏于礼节有情可原,但给通讯员让个座总是可以的吧!通讯员是繁荣新闻事业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他们理应受到尊重。对此,新闻单位的同志应当有清醒的认识,理解通讯员、善待通讯员,也是有利于报社发展的。因为从通讯员那里,不仅可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新闻,还能够了解到群众对报纸质量的评价。这对于及时改进工作,提高办报水平是大有…  相似文献   

9.
读完徐行同志这本集子的作品 ,引起我许多思索。我读这些文章 ,不仅是领略他的思想和文采 ,而主要是在寻找他人生征途的足迹和身影。五十年代初 ,徐行和我同在《劳动报》共事 ,他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 ,被捕过 ,解放前夕参加了共产党。解放后不久 ,就分配到《劳动报》做记者。20多岁的青年人 ,浑身充满朝气和活力 ,徐行在一班青年中 ,更显得有个性 ,还带有几分傲气。那时他成天下基层 ,找工人和基层工会干部谈心 ,回到报社就大声发议论。遇到一些违反党的原则的事 ,尽管观察可能有偏颇之处 ,他心怀坦然 ,显出嫉恶如仇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曾经是新闻媒体的主力军——通讯员,如今渐渐被媒体所淡忘。在传媒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少曾经是各大报社、电视台的特约通讯员、骨干通讯员、专职新闻干事(通称“通讯员”)无不发出感叹:现在报社电视台记者的稿件用用不完,根本不会用通讯员的稿件,通讯员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通讯员时代真的结束了吗?面对广大通讯员的疑惑和不解,曾经干过多年企业报编辑记者、对外新闻干事、报社记者编辑的我,对此问题倒有几分深刻的感受和理解。通讯员要认清媒体新时代通讯员是什么?如果你问起年轻的记者编辑,恐怕十有八九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  相似文献   

11.
本份,还是“额外”? 不久前,报社召开了一次各县报道组长会议,他们对报社的群众工作提了不少意见。各地通讯员反映较集中的是记者与通讯员如何处理好稿子的关系。编辑部的同志也感到对群众工作“不够重视”。怎么加强?由谁来抓?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历来把群众工作看成是办好新闻事业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把它概括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贯彻这个方针,是编辑部全体人员的事情,不是哪个部门的事,也不是哪个人的事,记者作为编辑部的外勤采访人员,做群众工作负有更直  相似文献   

12.
某通讯员给报社寄去一篇反映自己厂里新人新事的稿件,过了几天在报上发表出来,除修改了标题和个别词语外,其内容基本一样,而署名的却是“本报记者”,但那位记者并没有去厂里采访过。某通讯员到报社送稿,过去只是陪送些香油。烟酒土特产,如今还得送“红包”,简直有点受不了。有的编辑、记者到了基层,甚至连洗脚水都唤通讯员去倒,他们真成了通讯员的“无冕之王”!这使笔者想起了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既当过通讯员,又做过报刊的编辑或主编,他们对通讯员工作的重视,他们和通讯员的那种“永恒的友谊”,堪称新闻工作者的榜样。马克…  相似文献   

13.
我担任“长江日报”的通讯员已经九年了。随着祖国的前进,我在党的培养和报社的帮助下,逐渐摆脱了文化水平低,写东西东扯西拉、别字连篇的状况,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九年中,我紧密地结合自己的工作,把自己认定是比较重要的情况反映给报社,没有为登不登而苦恼,也没有企图把通讯工作当成是“名利双收”的手段。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通讯员武汉刚解放的时候,我虽然也经常看报,但是并不知道每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都可以向报社投稿。只是发现报纸上登载了我们单位一个干部写的稿子以后,才知道现在的报纸和过去不一样了,并不是由那些“文人”、记者包办的。这样,我就开始向报社写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期间,一直热情关怀浙江日报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多次亲临报社调研指导,不断激励把党报办好,把浙报集团做人做强.他到上海和中央工作以后,对浙江日报仍然十分关注,给予许多关心和支持.我作为跟随习近平同志采访多年的专职记者,感受很深,教益非浅.  相似文献   

15.
解放日报社最近根据党委的指示,同上海其他机关干部一起,在报社内部开展了回忆对比教育.报社全体干部,以总编揖到记者,都进行了回忆对比.经过这次回忆对比,报社同志都说:这是解放十四年来自己受阶级教育最深的一课!我们报社在进行回忆对比教育之前,先向上海别的单位学习了经验.一○六厂、上海汽输机厂等工人和干部广泛诉苦、忆苦思甜的经验,给我们以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16.
我在少年时代,就向往新闻工作,并经常给报社写稿,反映一些农村青年和周围同学们的生活情景。写了几次之后,上海的青年报社居然给我寄来了一份通讯员登记表。这件事,使我高兴了好一阵子。当通讯员是有任务的,于是与报社的联系增多了。所以,我对朋友们说:“我与新闻结缘是在少年时代。”但真正闯进新闻的大门,真正尝到从事新闻工作的酸甜苦辣,却是在当上记者之后。 屈指算来,从事新闻工作已近四十个春秋。我不愿报流水帐,因  相似文献   

17.
首届北京日报工交建通讯员新闻作品“工美奖”评选活动3月30日揭晓,45篇新闻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7人获新闻信息奖,5个单位获通讯工作组织奖。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张健民及北京日报社负责同志到会向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奖品和奖金,并讲了话。张百发同志说:首先感谢通讯员同志的努力。你们写的文章,文字多少我都认真看,我的一部分工作是从报纸上得到情况的。希望大家多写,包括写反映城建工人的文艺作品,象小说、戏剧、相声等。张健民同志说:报纸是党的喉舌。办好党报,仅仅依靠报社的编辑、记者是不够的。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有着重要的作用,要掌握大量信息.信息的重要来源是实际,最了解基层情况的是广大通讯员。你们生活在社会生活的实际之中,你们提供的新闻、信息,经过报社汇总以后,向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18.
吉铁工人报是吉林铁路局的党委机关报。路局地处东北边疆长白山区,线长点多,流动分散。在这样的条件下,为办好小报,重视做好通联工作,已是报社26位同志的重要任务。培养和建立一支工人通讯员队伍,注意发现一些年轻的工人通讯员,吉铁工人报摸索出一些较好的做法。报社编委会明确提出,通联工作是办报的基础工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是一家中央级报社聘请的特约通讯员。最近听说,通讯员、兼职记者、特约记者也可以申请评定新闻专业职务,请问应如何申请?有哪些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两位通讯员的文章耐人寻味。他们向一些传媒和记者提意见,其实也是向新闻界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难道随着“报料人”的兴起,通讯员的作用真的过时了?在我们推进和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内部管理机制的时候,该把通讯员放在什么位置上?请大家都来关注、议论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