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批判研究:广告文化传播的另类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告文化批判的对象不是操作层面的广告活动 ,而是作为泛文本的广告文化 ,权力和主体性是广告文化批判最主要的两个批判范畴。广告文化批判的目的是在全面深入地认识广告文化现实的基础上 ,重新审视广告与社会、广告与人之间的关系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广告文化生态环境。广告文化批判研究的方法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西方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一是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
广告文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斌 《青年记者》2004,(12):15-16
对广告文化的批判,不是试图阻止广告文化的发展或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而是要为广告文化发展提供一种参照,一种监督,一种有人文精神的终极价值尺度。  相似文献   

3.
程颖  胡小纯 《新闻世界》2012,(8):150-151
在鲍德里亚对消费文化的批判中,广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对象。广告为商品建立符号意义,它弱化甚至可以说掩盖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凸显其交换价值。它用一种同义反复的方法鼓舞着需求的膨胀,通过大众媒介使得消费主义盛行。本文对鲍德里亚广告观做一个总体的述评,试以更全面的态度看待广告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4.
另一种声音:文化批判语境下的广告传播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的广告已成为当代最有影响的一种社会化运行机制,应该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对广告文化传播负面价值的研究是一种批判性研究,即采用整体的、多层面的角度分析广告内容,并将广告传播活动视为整体文化的表现,以研究广告内容在制作和收受上的整体社会文化关系。在文化批判的语境下解读广告,将带来广告文化生态的一次彻底重构。首先,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制造了一种“间离效果”,使受众成为具有独立批判意识的主体。其次,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确立了一种新的认知模式,揭示出广告文化自身表象背后的操纵实质。最后,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强化了人们的反思品性,有助于广告文化的健康发展。广告文化批判研究需要澄清一些理论误区: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所遵循的既不是传统解释学也不是现代解释学;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并不代表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广告文化的批判性解读并非对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否定。  相似文献   

5.
对广告文化批判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些年来,关于广告文化、广告批评的研究渐渐多起来,本文就三个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批判的视野中还原广告真相;批判性地研究广告文化的价值建构问题;亟待强化受众独立的批判意识和反思品格.本文主张广告文化批判实践要持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我们不应在一种虚拟的理论空间展开这种批判实践,而是要对广告文化进行语境式解读,也就是将广告文化置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来考察.  相似文献   

6.
关文慧 《新闻世界》2013,(10):250-251
广告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探讨。独特又复杂的社会背景促成了广告文化批判思潮的出现和发展,本文着重从这四个方面阐述我国广告文化批判的宏观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13):17-20
与蓬勃发展的广告业和广告应用研究相比,广告批判研究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尚无完整的体系,但这并不代表广告批判不重要。批判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式,它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引发人们的反思,从而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本文以关键词的形式概括了前互联网时代西方广告批判研究的三大关键因素——拜物、广告符号与大众媒介,并探讨了三大元素之间及它们与广告批判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法兰克福学派对广告所持的态度在很大程度就是直接导源于该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即遵循的是文化批判的研究取向,秉承的是"皮下注射"模式。虽然这种批判存在明显的缺陷,但该学派建立了有别于美国经验学派的研究范式,从而在上世纪形成了广告研究的两大学术重心:欧洲的文化批判研究和美国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郑园园 《今传媒》2012,(3):70-71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具有文化力,参与社会文化的构建过程。跨文化广告是一种特殊的广告,它传播的是一种他民族的文化。当广告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在输入国文化系统内广泛而持久的传播时,就会促进输入国文化的变迁,广告文化力就表现为一种强势的文化扩张,从而改变输入国市民的消费观。本文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营销战略和企业文化塑造为例,详细阐释跨文化广告对市民消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广告语言,顾名思义就是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广告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须根植于民族文化,由于它的特殊功用。就要求广告语言必须遵循不同民族认知心理。同时,广告语言凭借媒体的优势,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正以一种强势姿态,引领社会时尚,开启新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广告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广告文化的民族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将文化广义地界定为人类行为的符号现象,那么,广告必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广告符号也会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它存为商品或服务鼓吹的同时输出的是一种精神意识,无论广告表现如何超脱现实世界,也无论广告如何似真似幻,其真实成分和梦幻成分都不能偏离世界文化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文化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广告符号。 一、广告文化的内涵及其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现代广告对蓝领消赍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它对蓝领消费特征的内在迎合,对蓝领阶层意识形态的言说影响,并借助广告内有文化来型塑蓝领阶层的价值取向,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3.
曹雁 《东南传播》2010,(6):127-129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对现代广告传播批判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试图总结出我国广告学、传播学界对广告传播批判的基本取向,从而为广告学的文化批判研究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广告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态,具有相应的文化含义。而广告文化就是通过广告作品以及广告营销活动,向受众传播相关信息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广告文化对广告活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广告活动体现着广告文化。本文以桔子水晶酒店十二星座广告为例来谈论广告文化传播的表现和作用,并以此提出相关举措希望能让广告传播主体以正确的广告形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沈璐 《新闻窗》2008,(4):109-110
广告虽然是一种商业推销手段,但也是一种文化。“成功”的广告常常并不赤裸裸地“王婆卖瓜”,相反,它要把自己的商业动机乃至商业性质巧妙地掩藏起来,给人的感觉仿佛不是在做广告。这个时候它就要借助于文化与美学,用各种修辞手段与叙述技巧来包装自己。这就是广告制作中至关重要的话语转换。童话故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  相似文献   

17.
郭颖 《东南传播》2010,(5):125-126
原型既是人类祖先历史经验的积淀物,又包括个体后天实践经验的凝结。现代广告原型以传统文化为内核来运用广告人物形象、设计广告情节,赋予广告产品传统文化价值。在传统文化继承中对现代广告原型的建构就是用现代语言赋予原型以新意,以唤起传统文化内化在广大消费者内心的普遍形象和共识,并成为深深吸引消费者的独特力量。  相似文献   

18.
广告对文化的影响是一定的,文化对广告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跨文化广告创意中采取怎样的文化策略和文化定位,决定着广告创意的成功与否。也能为它所宣传的商品品牌增加价值,使其商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得以确立,并最终为其品牌增加信度、效度和附加值。本文从文化制约因素的角度研究跨文化广告的创意和传播,以期对广告创作和解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李琦 《新闻界》2006,(6):87-88
一、“野蛮女友”:电视广告中的她们 为迎合大众,广告总是利用消费者最易接受的符号,如婴儿(Baby)、动物(Beast)和美女(Beauty)等来进行商品“召唤”,而在以这三者为主体的广告构网中,对消费者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女。正因如此,对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关注与阐释既是对广告的一种文化批判,也是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深切呼唤。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告业的蓬勃发展,广告文化的社会影响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然而,每每提到广告文化听到的批判声音往往强过赞扬,辩护声音也微乎其微。本文从广告伦理角度出发,客观阐述了广告批判学派的观点,与此同时,运用“购者自慎理论”、功利主义理论、契约权利理论和道德义务理论为广告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哲学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