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级新生进入学校学习,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他们正脱离幼儿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游戏”,逐步转向以”学习”为主的主导活动,这种转变不是随着学生跨进小学大门而自然发生的,而是从以游戏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学习为主,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心理特征是:①无意注意占优势;②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相似文献   

2.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的表达从“以说为主”向“以写为主”过渡,也就是要求他们用比较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虽然学生口头语言已有了相当的发展,而且经过了低年级的写完整句子的训练,但三年级的“写”是着眼于“段”的训练,所以对他们来说毕竟还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培养人材的需要,我校从一九八O年开始就成立了各年级的化学兴趣小组,积级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一、组织兴趣小组,确定活动内容每学年开始,都在初三、高一、高二年级中组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每组有1-2名教师作指导,有20到30个学生参加。多数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但也有少数是学习成绩较差,而对活动有兴趣的学生。各组都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及活动计划,一般每周活动一次。初中活动以选做课本上的化学实验为主;高中则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以及完成部分演示实验和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如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制“黑面包”;利用红磷和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变的性质制“奇异的灯管”;利  相似文献   

4.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他们的心灵世界是蕴藏着巨大的探究潜能的,他们对所接触的任何事物都有兴趣去探究。所以我们应该让科学教学中的观察、制作、实验、探究等活动具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吸引学生一步步深入科学探究活动中,  相似文献   

5.
冷加慧 《考试周刊》2014,(19):57-57
<正>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核心,数学老师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我认为这项工作应从一年级开始,逐步深入开展。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逻辑思维为主过渡,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建立在具体事物或生动的表象上的。因此,一年级数学教师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遵循孩子"玩"的天性,多设计游戏,顺其自然,有机地将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培养能力与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语言精细、知识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要让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在短到间内明白一个抽象的道理,就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件“礼物”去领受,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因而兴趣的培养在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就如何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一、加强直观,诱发兴趣儿童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察、操作,让他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桥一折、量一量…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新课程要求:“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直观形象这一原则,即用生活中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激发兴趣,让他们充分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说一说,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新知。  相似文献   

8.
一、辅导主题的确定 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并迅速发展起来,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有一种强烈追求自主的欲望。再加上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6+1”的特殊地位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当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中心的意识与父母过多的关爱、过高的要求、过多的保护发生冲撞时,学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的独立。  相似文献   

9.
张玲珈 《四川教育》2002,(12):34-34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过程目标”中的重要目标。那么,在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呢?一、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计算教学中应通过操作活动把抽象的计算形象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体验,去学习数学知识,并逐步培养他们探索精神。如在教学“6的认识”时,课前我先让学生画6个自己喜欢的事物,做成卡片。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既要认真仔细地数数,又对6以内数的“数序”有了实实在在的认识,同时对数6所表示…  相似文献   

10.
队员身心特征: 二年级队员已基本适应学校生活。学生向师性、依赖性较强,易受他人的影响和暗示,并不自觉地产生模仿行为。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表象进行联想,情绪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弱。他们有良好的交往愿望,能初步体验到与伙伴交往的快乐。兴趣在他们的学习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之间开始出现初步的学习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新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而且对各年级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如“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二年级,要求“会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养成验算的习惯,具有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2.
观察,观察,再观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在儿童意识中印上周围世界的鲜明图画。我们教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的生活面较窄。怎样帮助他们打开眼界,学会比较具体细致地观察周围世界,在意识中印上鲜明的图画呢?我们抓了“丰富生活”和“丰富的生活”两项工作。这两项工作,又以抓“丰富的生活”为主。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参观、游玩,这便是“丰富生活”。本期我们组织了两次集体活动,一次是参观少年儿童科技作品展览,一次是到滨江公园乘坐游艇。活动时,教给“定点多点观察”和“定向  相似文献   

13.
一、习作的困难 5~6年级的习作要求中有一条:“能写简单的纪实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其中,“内容具体”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张化万老师认为,学生写不好作文,其实并不是学生没有生活,没有内容可写,而是下面的情况制约了他们的习作。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如果仅仅依靠观察、触摸、体验等活动,来间接推理肌肉的作用,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一是他们的肌肉并不发达,探究肌肉的变化效果并不明显,二是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内容。基于此,我针对“手臂做屈、伸运动时,感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这两大肌肉的状态”,设计制作了简易的模型来帮助学生探究肌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由以“玩”为主的幼儿园进入以“学”为主的小学,在学校里,无论是课堂或是课间都有规范的纪律要求.为使一年级的新生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尝试通过家校合作培养习惯,努力营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促使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根据英语新课标、新教材,初中一年级上学期我们采取了新教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比小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方法:从培养兴趣出发,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期我们都要举办各种各样的英语兴趣活动,如书写、听写、默写单词比赛,查词典比赛,朗读比赛,小品表演,歌曲演唱等,有的比赛我们要求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参加,由于在每次比赛中每个学生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他们能在舞台上大显身手,同时也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使高年级的学生看到了低年级同学的…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概述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努力体现课程标准“三条轴线”“四个方面”的设计思路,并以此确定各单元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活动。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小学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  相似文献   

18.
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爱好,寓教于乐,把讲故事、做游戏、组织竞赛等活动同拼音教学融为一体,在直呼音节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一、激兴趣———乐意学法国教育学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以直接的近景性动机为主的,他们...  相似文献   

19.
1.三年级以制定口头计划为主“口头计划”常常是针对小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的问题或对问题的猜测进行讨论,形成口头的解决问题或验证猜测的方法与大致思路。三年级以观察活动为主,观察和实验都较为简单,口头计划几乎贯穿每一节科学课,它的特点是花时少,容易操作,与书面计划相比要求也不高,因此学生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龚黎阳 《科学课》2009,(6):14-15
1.三年级以制定口头计划为主“口头计划”常常是针对小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的问题或对问题的猜测进行讨论,形成口头的解决问题或验证猜测的方法与大致思路。三年级以观察活动为主,观察和实验都较为简单,口头计划几乎贯穿每一节科学课,它的特点是花时少,容易操作,与书面计划相比要求也不高,因此学生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