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编辑加工书稿的过程中,常可发现形形色色的不正确使用数学符号的现象,下面列举出其中最常见的三种,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生造的数学符号 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3102.11-93)—《物理科学和技术中使用的数学符号》(下同)中,每一个数学符号都有法定的规范写法。然而,有些作者往往自行其是,喜欢使用自造的数学符号。请看下面两例。 例 1a b(原意为 a约等于 b) 按国家标准,“约等于”的符号应为“≈”,符号“”是自造的。因而,上式的规范写法为 a≈b 例2 1cm100k(原意…  相似文献   

2.
复审与把关     
复审,是编辑室主任对一部书稿在流程中的直接干预,是编辑室主任履行职责,对总编辑负责,把好书稿质量关的重要关口。现就在复审中如何把好质量关,复审的基本任务有哪些,作一些探讨。   编辑室主任在复审中也必须通读整部书稿,必须侧重于从总体上把好政治质量关、特殊内容专题报批关、书稿内容复审质量关、体例统一关等。同时,还应从局部上把好文字通顺关、计量单位正确使用关、数字用法关、科学名词统一关、图表位序一致关等,但以拾遗补阙为主。由此可见,在三审中,复审具有十分重要的把关作用。   一、复审时的总体把关   1…  相似文献   

3.
吴琍华 《出版科学》1999,(4):26-26,45
审读加工书稿,是编辑的基本工作。编辑必须通过审读书稿、才能确定书稿有无同题.有什么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对书稿进行加工整理。  相似文献   

4.
眭蔚 《编辑之友》2008,(2):85-87
本文所指的物理类书稿为高等物理类,而不是小学生的自然课程或大众物理类科普读物,读者是中学生、大学生,而不是小学生和一般读者。这类物理类书稿有其特点,比如,书稿中有大量的省略句(省略主语),书稿中量和单位大量应用量符号和单位符号。  相似文献   

5.
郑进保  忻汝平 《编辑学报》1990,2(3):148-15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们为了准确、明了地表达问题的性质和量之间的关系,通常都借助于数学。而且科学技术越发展,越需要定量化、模型化,也就越离不开数学。科技论文中数学式子的大量出现,给科技期刊的编辑,特别是非数学专业毕业的编辑带来了麻烦,增加了很多编辑加工的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职能之一就是发现毛病和解决毛病.编辑人员特别是青年编辑人员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发现不了书稿中存在的种种毛病;看不出毛病,也就谈不上改正;书稿中依然隐藏着毛病,这等于没有完成编校工作,这种书稿是不合格的.本文针对书稿中常见的毛病,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技巧.  相似文献   

7.
编辑在处理书稿时,除了要注意书稿中的字词错误、数字和标点错误、政治性错误、知识性错误、语法错误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编辑认真对待,那就是书稿中存在的逻辑错误.逻辑错误由于其致错的原因深、分析探讨时需要结合的内容广、隐秘性强等特点,不易被发现和修改,因此很容易成为书稿中难以治疗的"顽疾".笔者总结了九种类型的逻辑错误,希望对编辑同人辨别并治疗这些"顽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硬伤” 人得了病要去医院找大夫诊治,书稿中的毛病,就要靠编辑来诊治。书稿会犯各种毛病,其中有一种病,就是书中有“硬伤”。所谓“硬伤”,是指一些学者、专家写的书稿,观点、材料不乏新意,文章也还顺溜,却时不时犯点儿知识性、常识性错误。如前不久我读到王受之教授的新著《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书中讲到古代插图艺术,举《本草纲目》为例。但两处(第23、27页)都把《本草纲目》出版时间说成是“1249年”。《本草纲目》为明李时珍著,1596年刻版,1603年印行。王受之先生却把此书的出版时间提早到了二百多年前的南宋,闹出了明人著作南宋出版的笑话。  相似文献   

9.
[编辑工作档案]是新辟的子栏目,开辟这个子栏目的目的是:通过公布优秀图书的编辑工作档案(包括"选题策划建议书"书稿审读报告书"编辑与作者往来的信件"等),为编辑理论研究提供有用的资料,为编辑工作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刘少奇说过,编辑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创造性,表现在书稿产生过程中,表现在从选题策划到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中,它对选题的优化、对书稿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编辑工作档案,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历史纪录,因而是出版工作的一部分精神财富,对这部分精神财富进行整理、研究,对于编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我们衷心地希望全国各个出版社的领导,向我们推荐优秀图书的编辑工作档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美国出版界,图书的编辑方式发生着引人注目的变化,在大出版社中,组稿编辑(acquisition editor)忙于开发适销对路的选题,寻找畅销书作者以及选购书稿,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需要耐心细致的文稿审读加工工作,出版社也要求文稿经纪人提供经营深加工,最好是可直接投入生产的书稿,为解决出书越来越多而社内编辑精简的矛盾,自由编辑现象应运而生,一支数量庞大的自由编辑大军,很好地解决了书稿编辑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谱类图书也应运而生并在数量上有繁荣之势。笔者在编辑加工食谱类书稿时,感觉到这类书稿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一、食谱类书稿文词欠佳,编辑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把好书稿的质量关。1.提高食谱类书稿的可读性。食谱类书稿的作者大部出自厨师之手,这些作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有高超的掌勺技术,烹饪技术很高,但文字表达能力有限,文字功底不深,可以说,由厨师创作出来的食谱类书稿只是一些不成熟的半成品,而编辑是食谱类书稿的二度作者,要使不成熟的半成品变为成品,为…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对于决定采用的稿件,书稿初审编辑在发稿前通常要对书稿进行各项编辑加工工作。这些工作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书稿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等的审查;第二类是对书稿语句、标点等语法行文方面的修饰修改;第三类则是对书稿体例、格式上的加工整理。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最后一类整理工作,即图书编辑如何完整、有序、高效地整理书稿。  相似文献   

13.
目前,作者来稿大多是由Word排的电子书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图书编辑能利用电子书稿的特点,并结合其出错规律,在正式编辑加工之前,针对书稿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先在计算机上对电子书稿进行"粗"加工,会大大提高图书编辑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做了多年编辑,加工书稿时经常发现有些同音异义词被作者误用,有时复审书稿也发现编辑易忽略这个问题。因此,觉得有必要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遵循名词术语统一、上下文意统一、图表文内容统一等是书稿审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编辑加工质量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然而,在实际的书稿编辑加工工作中,并不能教条性地理解"统一性"的要求。拿着"统一性"这个令牌生搬硬套,思维僵化,反而容易歪曲原意、弄巧成拙。"统一性"和"灵活性"是一对矛盾体,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实事求是,恰当地发挥书稿编辑加工的"灵活性",才能使图书内容质量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6.
吴键 《出版广角》2021,(12):61-63
图书整体设计是书稿内容的延续和深入,是对书稿内容的再创造.文章结合编辑工作实践,阐述在书稿出版过程中容易被编辑忽视的整体设计科学规范及美观简洁的重要意义,旨在引起编辑对图书整体设计的高度重视,夯实编辑的业务技能,发挥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环境学科内容涵盖化学、化工、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地学、医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所以环境类书稿涉及面广,内容丰富。而且环境学科目前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使得书稿内容更新快,而这也给编辑加工增加了难度。化学工业出版社近年来出版了大量优秀的环境类图书,笔者结合  相似文献   

18.
按《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校对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但在实际校对书籍稿件的过程中,须要注意的事项还很多。如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杜绝疏漏大错,起到提高书籍出版质量的作用。一、要协助编辑把好书稿质量关。按常规讲,中级职称以上的编辑审读和加工整理书稿的水平是比较高的,各出版社也正是依靠这些“台柱”,形成每个出版社独具特色的出书体系的。但是,这不等于说他们编出的任何书稿都是高质量的,都是完美无缺的。在校对书稿时,校对人员应从把好出书质量关和对广大读者负责的高度出发,严格审校。只有这样,才能挑出书稿中的毛  相似文献   

19.
编辑写书评     
伍杰 《中国编辑》2003,(4):48-49
编辑是书稿的保姆,在编辑的抚育下,书稿才得以出版成书。编辑和书稿朝夕与共,长相厮守,是最了解原著的,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他只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用心去写,一定能写出好的书评来。  相似文献   

20.
药品是一种关系人们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长期以来,广大医药书稿的作者和医药书稿的编辑都能充分意识到医药书稿中对药物介绍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但由于药物的种类繁多,新药品种又大量出现,给医药类书稿的作者写作和编辑审稿带来了许多客观上的困难。笔者就自己长期审稿的实践,提出医药书稿药品知识的审读要项,希望能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