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何激发儿童的美术创作情感●魏雪芹儿童绘画艺术是儿童心理机能成长的需要,因而应引起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儿童绘画,与体现原始观念的原始绘画、民间绘画有很多共同之处。最具诱惑力的是创造意识的自由和艺术形式的自然。孩子们不受时空的束缚,不受客观情理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媒介的艺术形式。通过对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时空内涵的回溯,和对新媒体艺术现状及其交互性特征的分析,反映数字媒介出现后人们时空观念的变迁和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探讨交互性在新媒体艺术中以何种方式表达时空以及表达出怎样的时空观念。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认为时间不可分割,不可计算,难于量化,处于动态之中,而空间是可以计算和量化的,是静止不变的。时空的这些特性反映在语言中就是以空间隐喻来表达时间。古希腊人的这种时空观念也是人类早期时空观念的缩影,为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找到有力的理据。  相似文献   

4.
时间和空间是小说叙事的重要元素,作家对时空的处理方式背后隐着其特定的人生观念和审美趣味。张爱玲对时空的幻化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与关注,她不仅在小说中尽抒生命流逝、世事乱离之感,而且以灵活多变的时空变换机制描摹现实人生,表达苍凉的况味,时空在其小说文体中显示出审美与叙事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原始思维是整个史前人类的思维方式,也是早期文明和东方民族的主要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最原初的思维,具有神秘性、情感性、互渗等特征.要讨论的是原始思维制约下的原始时空观念,及其在绘画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装饰画构图除具有绘画构图的普遍规律与一般法则外,还有突出的形式体裁与类型。本文从装饰画构图中的透视变化、形与形的适应、形态结构的重复、形态的层次关系、打破时空观念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以求重现,慎重取舍。  相似文献   

7.
叙事风格的多样化,叙事时空设置的新颖化是报告文学创作者突破传统叙事观念苑囿、追求诗意叙述效果的重要环节。叙述时间的安排和叙述空间的设置在其作品结构中常常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地位。本文将探讨报告文学叙事中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由此了解时空转换的灵活运用对报告文学叙事和价值凸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时间观念"作为时空观念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旧版教科书某些内容设置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时间观念"素养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整合书本内容,贯穿教学线索,帮助学生建构整体时代背景的理解,方能推动学生"时间观念"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叙事风格的多样化,叙事时空设置的新颖化是报告文学创作者突破传统叙事观念苑囿、追求诗意叙述效果的重要环节。叙述时间的安排和叙述空间的设置在其作品结构中常常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地位。本文将探讨报告文学叙事中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由此了解时空转换的灵活运用对报告文学叙事和价值凸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处”在唐、宋时期或表时间,或指处所。柳永《雨霖铃》中的两个“处”,一个表时间,而另一个则是兼表时间与处所,是特定时空的统一体;它所表现出的正是中国古代先民时空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沧州工笔画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艺术理念进行了有效的吸收和传承,代表画家都具备相对独立的艺术风貌,更多的画家如果加入写意性,转换空间等因素,不盲从,坚守寂寞,会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2.
英语民族时空观的特点是时空的可分割性,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关联导致视点的确立,因而在艺术审美中往往以清晰、具体为美;汉语民族的时空观以无限性为特色,在艺术审美中形成以模糊与朦胧为美的标准。本文从宗教的渗透作用探析了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时空观及其审美标准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由于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合力,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对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在从文学的角度、按文学的标准来要求画者,考察和规定绘画活动的诸方面,并建立了完整的文学化的古典绘画理论体系。文学观念对传统绘画的渗透和影响,极为重要的结果是提升了绘画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点线空间、多维空间、概念转换、"场"与"势"等画面构成因素的探讨,为绘画线描构成艺术的深化和突破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15.
舞台艺术专业的风景写生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空间构图、外光色彩规律、景物的繁简取舍的概括、提炼、加工的技能,为日后的绘景等其他舞台设计课打下必要的基础并积累创作素材。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认识舞台艺术空间感的深刻内涵,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的艺术表现能力。为学生舞台艺术审美的提高进行基础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6.
本针对现有的“素描”观念和认识,从各方面深入地分析“素描”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在发展的社会前提下提高对“素描”的理解,以解决我们今后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艺术院校工艺专业的素描教学中存在着用“绘画素描”代替“设计素描”的现象 ,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转换观念 ,只有师生共同努力 ,才能使“设计素描”为工艺专业的教学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素描基础是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长期以来都以具象造型训练为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思维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造成学生选修专业方向课程时,缺乏从习作思维向创作思维的转换。创意素描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具象造型能力之外的其他造型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与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19.
塞尚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创性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绘画的主观认识,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展示设计技术和手法的多样化形成了时间和空间完美结合的“时-空”艺术。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第四维”时间,是创造现代展示动态空间形式的根本所在。在这样的空间之中,用陈列手法上的动态表现、规划上的有意识引导,使观众在三维空间中体验“时-空”产生的第四维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