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后索引是二次文献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书后索引对学术著作的意义及其功能的论述,引起学术界和出版界对书后索引的重视,并提出拓宽这一研究思路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现在我国出版的科技图书,包括理工科院校教材,书后大都缺少名词索引,读者检阅非常困难。国外科技图书,不但都附有名词索引和参考图表,有的还附有与本书有关的术语解释,读者不必再参阅其他书籍,就可弄懂本书内容,极便读者阅读检索。国内科技图书所以不附索引,恐怕主要是为了省事。建议出版部门多为读者着想在书后印上索引,即使著者编者多花费些时间也是值得的。至于索  相似文献   

3.
书后索引是二次文献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书后索引对学术著作的意义及其功能的论述,引起学术界和出版界对书后索引的重视,并提出拓宽这一研究思路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田兵 《中国索引》2010,8(1):13-20
书后主题索引是学术专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西方有着深远的人本传统和基础,现已成为现代学术专著的一个界定特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人文社科学术专著中书后索引缺失现象比较严重,成为制约学术成果交流、学术道德规范建设,乃至新兴学科产生、成长之瓶颈。本文试图从历史视角探究现代学术著作书后索引在西方产生、发展的人文历史根据,并从书后索引之学术功用、社会功用,来探讨规范我国人文学术专著书后索引之必要,以求构建优化、和谐之人文学术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5.
学术著作索引哪里去了李忠清学术著作备有内容索引,这应当是常识范围内的事。目录虽也是一种索引,但仅仅是全书的篇章名目,尚不能昭示其详细的内容。因此,一本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还必须编制多种索引,以引导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查检和利用书中的信息和资...  相似文献   

6.
平保兴 《中国索引》2009,7(2):62-65
周作人是二十世纪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翻译家、诗人和学者。其著述宏富,内容广博,至今影响甚大。本文从索引学的角度,探讨他的学术著作书后索引法与时代之关系、书后索引编纂体系、方法和特点,以凸现他在二十世纪中国图书索引编纂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图书索引软件的功能要求与编制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琪玉 《中国索引》2004,2(3):41-41
图书索引(专著索引、书后索引)是直接检索书内事实情报的索引。编制图书索引的专用软件需要具备这样一些功能。  相似文献   

8.
张琪玉 《中国索引》2003,1(4):44-44
前不久,台湾有几个媒体曾发表过几篇“要不要编制书后索引”的讨论文章。其中,陈颖青先生提出一种新思路:将索引脱离原书放在网上让读者需要时自行下载。并且,他还就此进行了实践:将他主编的《蒙娜丽莎五百年》一书的注释、索引等放到网上。我们学会葛永庆先生认为此法不可取,不能用此法来取代附于书后的图书内容索引(专著索引)(见葛永庆《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图书索引编制》一文,载《中国索引》2003年第3期)。用索引上网的方式来取代附于书后的图书内容索引,我也觉得不妥。专著索引还是应该随书刊印,以方便使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书籍的索引及其他左鹏军(摘自《书与人》1995年第2期)我想要一份索引。不同的学术书有不同的用处,可以用不同的读法,但我以为不管怎么用、怎样读,书后的索引大概总是必要的。一本书的正文之后,有一份人名地名索引,或者是主题词索引(或曰内容索引),对读者实...  相似文献   

10.
外国刊印名著,往往附有索引多种,这对读者检索书中资料,殊为便利,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最近我要查阅两个资料,一是在达尔文《环球旅行记》上的。我看过该书已近十年。这部六百多页的巨著,由于书后附有人名索引、地名索引、事项索引、附图索引四种,我不到一分钟就找到了所需的资料。另一书是《大唐西域记》只有三百页,我看了不到一年,由于没有索引竟花去了近两个小时,差别竟这么大。  相似文献   

11.
关于索引,国内往往只重视其以单册形式出版的专书或专刊“索引”,而对附于图书正文之后的“书末索引”却很少论及。图书的编著者也不重视,出版部门在计算稿酬时,或减半或不给。在信息社会,读者对图书不断产生新的要求,书末索引作为检索图书内容的一条有效途径,其地位正在提高。对其作用本文浅见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莳 《现代出版》2001,(2):51-52
索引是图书内容的检索系统,它将书中的项目或内容摘记下来,每条标上页码,按一定规则编排起来,以备查询。编制图书索引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过去出版的图书中大多没有索引,其原因一是认识不足,二是编制图书索引工作较为烦琐,作者要用手工摘词编制,看清样时再填入页码,编辑核对工作也比较难做,所以很多书省去了索引。在现代图书中,由于使用了计算机技术,编制图书索引工作简化了,很多图书,尤其是大型学术著作都有了索引,这不仅使图书体现了现代性和完整性,而且为读者阅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一些作者缺少编制索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索引是把书刊中的项目或内容摘录下来 ,在每条下面标明出处页码 ,并按一定次序排列 ,供读者查阅的资料。索引所摘录的内容一般是比较重要的词或词组 ,一般有按笔画顺序排列、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三种形式。索引一般附在书的最后 ,在过去电脑不普及时 ,往往只有比较大的工具书、专著、年鉴、文件汇编等排索引 ;随着电脑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图书编有索引 ,方便读者。   一、索引的摘录原则花费许多精力编排索引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 ,而读者查阅最多的内容是图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所以 ,摘录索引的原则是选择图书中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版协老出版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在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我国出版界老前辈、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王益和一些老委会委员就如何确保图书质量及改进统计、编目等工作提出了若干具体的建设性意见,主要有: 1.提倡学术著作在书末附索引。有索引可以大大提高学术著作的使用价值。发达国家出版的学术著作,一般都附有索引。叶圣陶曾编过《十三经索引》,由开明书店出版,至今仍列入保留书目,仍受欢迎。学术著作没有索引,是中国出版工作的落后现象。  相似文献   

15.
齐静  查贵庭 《中国索引》2009,7(2):46-50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书后都编有索引,且有很多部还配有人名索引、文献索引和词语索引等。为评价这些索引的质量,我们利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分别从索引规模、标引深度、专指度、索引密度、索引准确性、索引一致性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书后索引在准确性、专指度、一致性以及编排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缺陷。针对相关不足,作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内容索引是直接检索事实情报的索引,文献的内容索引在西方国家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我国文献内容索引却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本文全面论述了内容索引的使用现状、功能、编制和应用,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编制内容索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索引(Index)是用来检索一批记录下来的资料的各种款目(如主题、名称或其它内容)的目录清单。索引把分散在图书、期刊、文献或其它出版物的有关参考资料集中起来。它对著作中的特定款目予以标识和注明出处,为读者提供选择的依据。虽然索引的主要作用是指出有关资料的特定款目,但一个有效的索引还能给读者指出某一著作或检索刊物中某一特定主题的全部相关信息。如果不能指引读者查找有关信息,或者提供的信息不适合读者的需要,那么,索引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书附主题索引在西方国家出版的专著中应用较为普及,但是在我国的专著中鲜为使用.本文介绍了<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主题索引的编制和如何利用书后索引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19.
对中西文图书书后索引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西文图书书后索引的比较与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朱小明徐静安大凡翻阅过一些中西文图书的读者,都不难有这样的发现:书后附索引在西文图书(小说类除外)中比较普通,而在中文图书中却鲜能看到。这个问题应引起我国出版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一、现状比较...  相似文献   

20.
书附主题索引在西方国家出版的专著中应用较为普及,但是在我国的专著中鲜为使用.本文介绍了&lt;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gt;主题索引的编制和如何利用书后索引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