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把"问题解决"作为一切数学活动的核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培养。表现性评价作为多元化地考核学生高层次学习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评价方法而受到美国小学的青睐。本文以美国米尔沃基的帕布里克学区为例,对美国小学数学教育中表现性评价档案袋的收集与评价实施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应当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反馈学生发展的信息.而单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探索与多元的目标相一致的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数学课程评价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堂评价的改革,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改革等。本文重点阐述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张徐健 《数学教学研究》2008,27(5):F0002-F0002
1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 1.1 评价内容的确定是教师能力的体现 数学课程标准一方面给教师和学生创设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把握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教师面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必然有一个摸索和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数学课程标准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这样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中发挥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教育决策。《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  相似文献   

5.
表现性评价在职校学生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莹 《职教论坛》2006,(24):11-13
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表现性评价的特征,阐明了表现性评价在职业学校学生评价中的独特优势。对于如何开展表现性评价的问题,从设计表现性任务以及开发评价标准这两个方面加以说明,并提出教师在实施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应当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反馈学生发展的信息。而单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探索与多元的目标相一致的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数学课程评价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堂评价的改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数学课程也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采用一系列新型的.多元的学生评价方法,进而高效地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评价目标的多维度,使数学学习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是数学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解释现实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数学素养的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感会有哪些表现?如何评价学生数感的发展水平?本文采用表现性评价的方式,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文献,构建了数感的表现性评价维度,每个维度下又设置了主要观测点。依据数感的主要观测点,通过表现性任务与评价量规的开发,积累数感评价案例,以期对学生的数感发展水平做出客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有效的教学评价需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对象、内容和具体目标,以解决评价的方向性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通常会把课堂教学目标清晰地描述出来并展示给学生,以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也为教师后期实施教学评价奠定基础。作为一种评价复杂学习的方法,表现性评价同样需要清晰地描述它要评价的具体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应当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反馈学生发展的信息。而单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探索与多元的目标相一致的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数学课程评价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堂评价的改革,学生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学生学习评价的改革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对评价问题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方法。倡导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下面谈谈我对低年级小学数学评价方式的探索、体会。  相似文献   

13.
表现性评价在思想品德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表现性评价是以呈现一系列综合性任务让学生完成,通过观察学生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的评定形式,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表现性评价的实施可分为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有意义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与合理制定表现性评价标准等主要步骤。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表现性评价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金珍 《教师》2013,(22):73-73
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有效评价"为重点,建立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多年来,在探索实践中,我深入进行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着力实施有效评价,让学生健康成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本文简称《评价标准》)把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作了标准细化,有利于教师把握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也是平时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业进行水平性评价的依据或参考。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主动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方式。因此,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提高教的效益和学的效果。因此,本文试对在《评价标准》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表现性评价能较好地评价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评价更具现实意义.表现性评价中真实的生活情境对幼儿更具吸引力,能获得关于幼儿的更多信息,有助于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实施幼儿表现性评价主要包括:确定表现性评价的内容和评估标准,设计合适的表现性任务,规划评分标准、编制评分量表,观察评价、恰当处理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评语评价在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和评价方法多样化。评语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每个学生的表现写得恰如其人,恰如其分,且能使它发挥教育作用,是不容易的。所以,如何实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评价目标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表现性评价能够兼顾评价结果与评价过程,发挥着诊断、监测和反馈的作用。教师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是表现性评价在史传类文言文教学中得以有效落实的前提。以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进行表现性评价示例设计,运用PTA量表法对评价的目标、内容、任务、标准进行设计,从信息收集、实践操作、任务反馈和价值塑造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逐步考查学生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的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19.
许志茹 《考试周刊》2014,(58):51-51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笔者结合自身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点滴体会,发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的确具有高效、高质等特点。现从评价的目标、评价的语言、评价的时机、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式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一、领会课标,多维评价《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评价提出明确要求:“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欲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下称“课标”)中的评价目的,必须更新评价观念,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评价的功能不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