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的新要求,本文就数控精品课程建设与信息化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总结了建设呈现出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
文章界定了精品课程的属性,调研了陕西高职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精品课程建设不少,而资源的利用不高,没有达到教育信息化的初衷。建议从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资源管理两个角度推进精品课程有效利用,提升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教学方法创新与精品课程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学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对教学方法创新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应在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精品课程中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学校的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建设,应该立足于以完善和提升学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基础,找准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着力点,以推进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服务实践性教学和实训,建设独具特色的精品课程数字化平台。  相似文献   

5.
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佑镁 《开放教育研究》2010,16(5):83-87,93
当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从信息共享阶段推进到深度应用阶段,既是高校教育教学革新的需要,也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其实是一个推进网络资源整合于教学、精品课程混合于课堂的过程。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方法,从有效获取、有效设计、有效应用和有效影响等四个维度对当前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教学有效性处于较低层次,亟待通过整合设计与混合应用提升其教学应用水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结果可供高校精品课程评估、网络资源建设与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6.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引发和推动了教育的信息化变革,我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着。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与实现数字化校园的重大举措,精品课程的推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工作实践探讨工科类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定位,针对目前工科类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工科类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紧扣地方经济的建设需求,改变专业结构;加大实践教学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对建设过程的指导,控制精品课程的质量;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学内容的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和认清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介绍了物理化学实验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信息化实验教学环境建设的一些举措和想法.  相似文献   

9.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特色模式的建构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以大规模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为目的。高校精品课程模式构建必须从组织管理、课程设置、质量工程体系等方面进行。高校精品课程资源以网络为传播载体,在资源共享的思想指导下将课程资源进行信息化、多元化处理,以优化配置和推广,最终将精品课程推进到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10.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可重用性、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基于知识管理视野下的SCORM规范,结合J2EE分布式环境框架,设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库。  相似文献   

11.
韦家旭  仇萍 《广西教育》2013,(31):66-67
通过工作实践探讨工科类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定位,针对目前工科类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工科类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紧扣地方经济的建设需求,改变专业结构;加大实践教学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对建设过程的指导,控制精品课程的质量;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学内容的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合理的教学制度和认清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举措.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课程教学功能的实现与否.当前我国网络精品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了网络精品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对网络精品课程进行教学系统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关于在线教育普惠行动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呼唤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呼唤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呼唤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的中职课程改革创新。立足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中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以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2001年起 ,在以往课程建设基础上 ,配合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部署 ,我校启动了“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通过近两年的实践 ,我们认为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重视以下七个问题。一、要有正确的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启动之初 ,学校即明确了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建设不同类型的精品课程 ,推进各学科课程的整体建设 ,促进采取与研究型大学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与创造性研究的积极性。从这一目的出发 ,学校进一步明…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其中精品课程建设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代表了各高校课程建设当前最好的理论水平和最新的发展方向,也可以推进其他课程的建设,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是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障条件。在社会对工程学科要适应工程实践的大前提下,工程学科精品课程建设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重点介绍了工程学科精品课程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关系,以及对以后工程学科精品课程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可复用性、共享性和可扩展性是精品课程资源在网络开发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基于SCORM(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规范,结合J2EE分布式环境框架,设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库,以实现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共享、重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全校的课程建设.从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方法和手段、机制建设等方面阐述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葛勇平 《教师》2014,(35):99-99
正一、自适应网页设计技术应用的背景与环境1.精品课程开发的背景需要为了引领学校的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提高,许多职业学校都开始积极开展并强力推进精品专业与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本着精品课程聚集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课程分享的宗旨,同时为了实现有效提高教学信息化的目的,开发精品课程网站成为必需.2.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环境需要爯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  相似文献   

19.
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各种绘图软件以及计算演示文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机械制图课程的建设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机械制图》作为机械专业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不断的推进机械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机械专业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叙述了机械专业精品课程的特点,阐释了机械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希望笔者的研究,对机械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国家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共享应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至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而这些课程存在未能真正实现开放及共享、缺乏维护及更新、较少投入实际教学应用等问题.为了促进我国精品课程的实际教学应用,提高基于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利用内容分析法及案例研究法,提出从教学共享应用模式的视角实现国家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论述了基于精品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校际协作学习模式及教师“行动-反思-更新”模式.精品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精品课程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则鼓励通过与优势学科建立协作关系的方式促进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与应用;教师“行动-反思-更新”模式是指同一课程的任课教师依托精品课程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