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0月22日,陕西首先响应。陕西新军起义,波及晋、豫、甘三省,影响至于宁、青、新等地,是全国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辛亥革命前夕的陕西清朝反动统治者,在勾结帝国主义绞杀了义和团运动以后,彻底向外国侵略者屈服投降,变成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驯服工具。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和剥削下,陕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过着极其痛苦的生活。除了已经很重的正税负担外,额外摊派,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2.
以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至今已整整85年了.在纪念这场伟大革命85周年的时候,中国人民深切缅怀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先驱们为争取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宝贵财富,先驱们创造的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功业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千秋万代熠熠生辉.85年过去,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并发扬光大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志士们未竞的事业的结果.正如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辛亥革命“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倒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而完全彻底地取得了由孙中山先生开创的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四省。一九三五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吞并全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狂妄野心,向华北地区发动了新的侵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这严重的形势面前,就给全党和全国人民尖锐地提出了“怎么办”的问题。全国广大的工人、农民、学生及爱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纷纷起来反对蒋介石卖国政府,迫切要求抗日。我党中央于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发表了宣言,提出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九三五年  相似文献   

4.
1900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它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阻止和打乱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因此它就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广大的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勇于反抗帝国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自从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在这四十多年里,国际形势起了十分深刻的变化.我们现在正处于帝国主义制度进一步加速崩溃、全世界人民的胜利和觉悟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伟大的新时代.社会主义阵营一天天好起来,帝国主义阵营一天天的烂下去,以社会主义阵营为首的和平力量已经超过了帝国主义的战争势力.社会主义阵营的各国人民觉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在政治上得到了空前的团结,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正在日益千里的向前飞跃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全世界工业总产值40%左右;在科学技术上,社会主义国家已经遥遥领先.在此同时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正在风起云勇.总之,无论在亚洲  相似文献   

6.
1912年2月6日当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将《优待条例》递交给大清隆裕太后之时,这就意味着在中华大地统治268年的满清王朝至此灭亡.持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到此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胜利.从兴中会成立到中华民国的成立,革命党人用了近十八个春秋的浴血奋战.然而从武昌首义到袁世凯篡权才不足1年的时间.除了许多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胜利了的革命党人没有“剩勇追穷寇”,而是在大敌包围年轻共和国的关键时刻,革命党人的后院起了火,原先的松散的联盟很快的分裂了.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大大的削弱了革命派的力量,加速了辛亥革命的流产.  相似文献   

7.
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人都忘不了新文化运动和“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去年十月,北京曲阜举行了孔子诞辰2540周年庆典,国内外学者闻讯纷至沓来。为此,社会上产生了一些议论。对此,很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 一个黑暗的年代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建立了资产阶  相似文献   

8.
论"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的形成和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的出现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相伴而生 ,是外国侵略者与国内反动势力狼狈为奸、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新老殖民主义和大国主义以强权政治为基本原则推行对华边疆政策的产物。“东突厥斯坦”这一被涂上政治色彩的“地缘学”概念更为其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这股势力以奉行分裂主义为主旨 ,且与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交织在一起 ,围绕不同历史阶段国际政治格局的深层变化时起时伏 ,并朝外向发展 ,成为破坏祖国西北边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极大地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辛亥革命时期,以国民教育为基础的新式教育全面展开;教育体制得以革新;实践教育取得长足进步,这些变革直接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重新审视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变革,对当前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一九一八年至一九二五年间,创作了收集在《呐喊》、《彷徨》里的小说.他那些史诗式的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以及“五四”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他那些作品所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无不鲜明地体现出他那清醒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光辉.“五四”运动前夜,鲁迅开始了新文学创作.一九一八年五月,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社会吃人的本质.小说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一针见血的揭露,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和礼教的弊端”的小说,由于“‘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因而有力地推动了当时反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王充(约公元二十七年——九十七年)是汉代杰出的唯物主义者和勇于反潮流的战士。他出身于一个以“农桑贾贩”为业的“细族孤门”家庭,当过小吏,受过世家豪族的欺凌,对下层劳动群众比较接近和同情。王充所处的历史时代,正是封建地主阶级走向反动的时代。汉初,刘邦夺取了农民革命的胜利果实,建立了地主阶级的政权,但以世家豪族为代表的奴隶制残余势力,却时刻在梦想复辟。这种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尖锐斗争。过了五十多年,在吴楚七国之乱失败以后,奴隶制残余势力遭到沉重打击,封建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抛起了一股以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的封建复古思潮,这股思潮在历史学界的突出反映,第一,代表封建史学观点方法的著作大量被编纂、出版;第二,部分史学家开始走向落后,甚至成了这股复古思潮的马前卒,这种局面严重窒息了近代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是他谋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方案,是与封建地主买办阶级的统一思想和局面矛盾对立的产物,亦是中国人民要求国家统一愿望的理论体现。其主要内容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谋求国家统一的两大障碍;谋求国家统一应主要依靠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大众,并团结国内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势力;谋求国家统一应与以平等待我之社会主义苏俄结成联盟;国家统一应建立在政治民主、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基础上;谋求国家统一应主要采用革命的武力统一方式,同时也不放弃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鲜明的民主主义和较大的合理性是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的两大特点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香港的殖民统治。“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成为现实。标志着香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新中国对香港问题的一贯立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是:香港是中国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时候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前后“家庭革命”论的提出(韩国)尹美英一清末,在外国殖民者“乘潮流以入中国,张白皇皇大搜大索”的时候,先进的中国人探知中华民族“咽喉已经被人扼住,精血已经被人吸完,亡国之祸已在眼前”。①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探求救国出路,投身政治革命的同时,喊出了...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子夜》是一部30万字的宏篇巨著,写于1931年10月到1932年12月,发表于1933年1月.《子夜》的成功,标志着茅盾在艺术上的完全成熟.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当时茅盾成为无人与之抗衡的文学巨匠.《子夜》的出版,震动了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也引起了世界文坛的注意和兴趣.就连当时一些反动文人,也不得不承认《子夜》在艺术上的成功.评论家普遍认为,《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或里程碑意义的文学巨著.《子夜》所描写的时代背景是广阔的,揭示的主题是深刻的.容量博大、思想精深.这是《子夜》获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一条.《子夜》反映了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30年的5至7月,地点主要是上海,(?)(?)(?)一个农村小镇.这两个地点,即作为当时冒险家乐园的上海,以及和上海有着血肉关系的农村双桥镇,就构成了当时的典型环境,能够集中体现当时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1930年初,正是中国的革命势力与反革命势力进行殊死搏斗的重要时期.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对外依附于英美帝国主义,对内进行法西斯统治,残酷镇压工农运动、疯狂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大地主、  相似文献   

17.
1938年10月10日,我党在国统区创办的公开报纸《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该报撰写的“代论”,题目是《辛亥、北伐与抗战》。该文对中国统一战线发展史提出了很有启发性的见解。文章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国民党改组,国共合作,要算是第二次统一战线,于是造成北伐胜利。现在,全国抗战,于是,又有第三次统一战线,包含着新的国共合作,及其他抗日党派的参加。”在这里,周恩来明确地把辛亥革命前各革命团体的联合作  相似文献   

18.
毛磊 《江汉学术》2011,(4):30-33
辛亥革命的成功意义不容忽视,它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扫除了中国前进的绊脚石;中共中央要求在纪念中共"逢十"大庆时,也纪念辛亥革命的"逢十"大庆,说明了对辛亥革命的高度评价;孙中山先生、毛泽东主席,尤其是胡锦涛主席关于革命的理论阐释,也都显示出将辛亥革命置于中华民族复兴的旗帜地位。  相似文献   

19.
陕西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的省份,又是北方诸省中第一个光复的省份,还是辛亥革命独立各省中坚持军事斗争时间最长的省份,直到清廷退位,南北统一,陕西方面还在与最顽固的封建势力升允等血战。陕西革命的成功,不仅仅将辛亥革命的浪潮扩展至西北地区,壮大了革命的声势和力量,而且还牵制了西北清军主力,吸引了河南清军西向,从侧面减轻了武昌前线革命军的压力,支援了湖北地区,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陕西独立影响辛亥革命的全局,在辛亥革命中有着独特鲜明的历史地位。西安新军起义,陕西光复是陕西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大事件之一,是陕西进入20世纪以来的第一件震撼事件。与其他省相比,陕西辛亥革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1895—1920年间、特别是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认为:1912年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起点,辛亥革命的影响是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