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实施精品工程是广播电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广播新闻应该如何创优?笔者以为,惟有创新,广播新闻创优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创新,就是要按照新的思维方式提出新的构想,创造新的事物。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要求我们要用新的理念、新的创意和新的技术手段来采写和制作新闻节目。其实,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从未停止过,但是在今天,在媒体激烈竞争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广播这个弱势媒体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创新,广播新闻工作者在危机感的同时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吸引更多的受众,就要有更多有新意…  相似文献   

2.
申启武 《新闻世界》2003,(12):19-19,18
广播新闻种类繁多。它包括动态新闻、典型报道、综合消息、新闻述评、新闻特写和深度报道等类型。可以这样说,每一个种类的新闻体裁都有自己不同的写作特点和要求。但在广播新闻中它们又具有广播新闻共同的运行规则和操作规律。下面,笔者试图就广播新闻共同的运行规则和操作规律谈一谈如何创优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斌 《中国广播》2008,(9):49-51
当前国内摄影新闻界打假呼声日益高涨,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是广播新闻创优参评作品的“打假”问题却长期被人忽视,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给广播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危害。本文对广播新闻创优作品后期加工制作造假行为的表现、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并提出走出这一误区,铲除广播行业“周老虎”、“刘羚羊”、“张飞鸽”们的四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乐清广播电台重视新闻创优,从2001年到2005年的5年时间里,获得省级广播新闻作品奖8件,其中1件获得全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全国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节目创优一直是各级广播电台关注的话题,结合今年在安阳举行的2006年度河南省好新闻(广播部分)评选的情况和本人多年从事广播节目创优的实践,笔者就在当前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创优与正常宣传的关系、地市台如何抓创优、从哪些方面抓创优等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柏杨 《视听界》2012,(5):105-106
新闻创优没有一定的程式可以套用,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新闻题材、新闻主题、新闻角度、新闻事实、新闻细节等,都可以找到一些基本规律。南京雨花广播电视台在多年的创优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经验和体会,与同行一起研究和探讨。一、抓准抓好新闻题材在创优实践中,业内同行形成一个共识,一件  相似文献   

7.
在2007年度国家政府奖的评选中,河北电台农村频率的新闻作品《平乡县靠强征重税求“政绩”》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作为该作品的作者,想借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广播作品创优对记者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换句话说记者应该具备什么基本条件和素质才有可能达到创优的条件,笔者结合自己十年的一线采访体会以及数次获奖经历,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
陈明 《传媒观察》2012,(6):47-48
作为一名驻站记者,多年的新闻实践和收获,使笔者体会到,要想抢抓热点、采写好稿,追求精品力作,必须始终保持热度、追求高度、创新角度,即要用"三度思维"引领新闻创新创优。保持热度,增强创优意识是"逮"到好新闻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耿昭汝 《新闻前哨》2022,(12):35-36
广播新闻传播稍纵即逝,它不能像报纸新闻那样可以回味与重读。人们在收听广播的时候,经常会“听了后面的忘记前面的”,或者经常出现“一听而过”、“听过就忘记掉了”的状况。因此,对于广播新闻的采写及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时代背景,首先探索了现阶段广播新闻采写所面临着的主要调整以及发展趋势,再结合各项要求下针对广播新闻采写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帮助广播新闻采写实现“多技能化”转型,与时代共存,助力现代化新闻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凌亚涛 《视听界》2002,(4):64-64
一直以来,消息的采写与创优是广播电视报的弱项。笔者刚刚参加了2001年度江苏省广播电视新闻奖报刊奖的评选工作,从全省15家广播电视报刊选送的消息作品来看,消息这条短腿依然很不健全,制约着广电报刊整体水平的提升。一、题材局限——广播电视报不是广电机关报  相似文献   

11.
新闻创优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新闻报道和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辽宁广播新闻、社教作品评委,沈阳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高级编辑李慧敏,结合今年全省广播好新闻阅评实际,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目前广播创优的八个典型问题以及改政解决之道,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对提高编采人员业务素质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宁波交通音乐频道《如意鸟》是兼有新闻时效性、文化思想性、文艺欣赏性的"跨界"栏目,同时也是浙江省广播电视精品栏目。近年由《如意鸟》团队主创的广播精品囊括中国新闻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新闻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国广播文艺创新奖等国家级大奖及省政府奖等100多个,成为精品创优的"高产田"。在这个栏目基础上还培育出一个"长江韬奋奖"、2个"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2个"金话筒"提名奖。如意鸟工作室被列入宁波市创新团队,精品创作名列全国同类城市电台前茅,成为瞩目的广播创优"宁波现象"。  相似文献   

13.
黄进 《声屏世界》2017,(2):53-54
广播要想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取得突破,就要采写"有趣"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新颖性贴近听众;采写"有料"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接近性吸引听众;采写"有胆"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重要性打动听众;采写"有用"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服务性黏住听众.  相似文献   

14.
欧漫 《新闻窗》2011,(2):39-40
深度报道作为各种媒体形态竞争的主要形式,一直是新闻业界、新闻学专家讨论的焦点问题。广播新闻中的深度报道除了结合自身的传潘优势之外.还应该在整个深度报道的采写与报道中融入思辨性思维,从而达到广播新闻的深度。本文结合笔者的新闻实践,从新闻采访、采写报道等方面,探讨如何将思辨性思维融入广播的深度报道之中。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发现属于"无心插柳",而采写新闻精品离不开"有意栽花"。新闻策划即是一种"有意栽花"。新闻策划须"三管齐下":增强创优意识、把握舆论导向、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创优意识增强创优意识,即致力于运用科学分析的眼光去看待社会各类新闻现象,运用基本理  相似文献   

16.
广播新闻专题近些年来愈发受到听众的喜欢,当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大众的视线时,专题类的新闻更加有针对性的被听众所选择。那如何选择好的广播新闻专题的素材、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采写和编辑,本文将以中国新闻奖作品以及国家广电总局优秀新闻作品为例进行浅析广播新闻专题的采编技巧。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优,顾名思义就是以创新形式创作优秀作品.本文结合笔者长期新闻实践的心得体会,从题材的把握、角度的选取、语言的运用等方面入手,浅析新闻作品创优的路径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
广播记者是新闻创优的主要执笔人和宣传者,优秀新闻的完成过程是要求广播记者根据自己所见或亲身经历的事件或人物用恰当的唯美的文字进行实事求是的报道,对广播记者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想通过对记者素养在新闻创优过程中的重要性谈谈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要求广播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而从新闻创优的过程中来彰显记者真善美的高贵素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阐述的"创优意识",主要是指中国地市报人深入思考、精心采写,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的"创新意识"。争获优秀新闻作品奖,是许多地市报人,特别是中、青年新闻采编人员孜孜以求的强烈愿望。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人进行,不断增强新闻采编人员的“创优意识”,在当前新形势下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武汉市新洲广播电视台立足区情,多点着力,采写编发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生态保护与相关产业发展的稿件,诠释了新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理念,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一些稿件获得省、市新闻奖。本文以新洲广播电视台为例,阐述县(区)生态文明建设报道创优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