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听众带进新闻的第一现场,让广播新闻更加真实、生动、感人,是每一个记者追逐的目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使听众在收听广播时产生“视觉效果”,同时可以充分体现广播特点,大大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提升新闻作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史静 《大观周刊》2011,(34):14-14,6
在当今信息媒体多样化的趋势下,广播消息如何吸引听众?如何唤起听众共鸣?实践证明,在广播新闻中充分运用丰富多彩的音响,发挥广播媒体的独特优势,能让听众身临其境,进而赢得听众。下面就结合本人采写的获得山西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一诺千金》谈谈广播消息写作中音响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广播靠声音进行传播,有着无穷的魅力。广播能够为听众提供声音世界里多姿多彩、美妙动听的各种音乐和音响的享受。广播作品的形象生动离不开丰富的音响素材。对音响的成功运用,历来是优秀广播新闻作品的突出特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更是新闻受众的共同心理,而检验新闻真实与否的标准是客观的。  相似文献   

4.
如何搞好广播新闻专题报道,是我们经常谈论的问题。近几年,笔参加浙江广播奖及其他奖项的评奖活动,接触到不少广播新闻专题作品,这些作品中,虽然年年都有获奖的,但精品并不多见,多数是一般化的报道。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是,不少作品不能跳出就事论事的樊篱,没有把新闻事件蕴含的社会意义价值充分揭示出来,没有指出所报道的事情对于听众究竟意味着什么,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因而使人无法了解新闻事物的本质与真谛,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取得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广播界的节目改革新招层出,办广播的理念嬗变,从而创作出了一大批时效性、新闻性强的广播作品。然而,在追求时效的同时,大量广播新闻作品却忽略了听觉之关。文章认为,广播新闻作品应借鉴文学创作的手段,关注听觉之美,创造广播之美,使广播新闻即可听又好听,以吸引更多听众。  相似文献   

6.
广播新闻音响的应用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新春 《新闻窗》2011,(2):76-77
广播是听觉的艺术,音响是广播的生命。对于广播新闻来说,精当合理的音响运用,不仅能真实展现新闻事实,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能提高作品的感染力,以情动人,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借鉴故事的表现手法,将新闻事实以广播的特有手段展现给听众,能够使广播新闻作品具有一定的美学效应。注重人本因素、细节描写、情节安排等,把新闻事实当作一个故事讲述出来,是广播新闻的故事化表现技巧所在。  相似文献   

8.
黄进 《声屏世界》2017,(2):53-54
广播要想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取得突破,就要采写"有趣"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新颖性贴近听众;采写"有料"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接近性吸引听众;采写"有胆"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重要性打动听众;采写"有用"的新闻,以广播新闻的服务性黏住听众.  相似文献   

9.
标题是新闻作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播的眉目、是新闻的提要。可以说,一个广播节目的好坏,不仅表现在新闻稿件内容的质量上,同时也表现在它的标题质量上。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在新闻作品和听众之间架起的桥梁,听众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0.
刘旭  杨曼 《记者摇篮》2005,(11):55-56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好的新闻.特别是广播新闻,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少陈述、多表现。在作品中应该从主题出发,充分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把新闻事实传播给听众,做到既引人入胜、又印象深刻,使听众久久不能忘怀。而细节描写的则往往会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用细节说话的作品也越来越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和喜爱。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和作品,谈谈广播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1.
广播专题《离家百年,钟回故里》获得了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的一等奖,这篇作品从新闻主题、故事内容和写作手法上,堪称近一段时期广播新闻专题的佳作。  相似文献   

12.
<正>作者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新闻作品的采写制作,最终形成广播现场短新闻。该新闻具有较高的价值,凭借广播进行播放,达到传播的目的。要想真正写出一篇有文采、有分量、有韵味的作品,实属不易的一件事,本文从广播现场短新闻的写作艺术入手,结合自身的写作经验,谈谈现场短新闻的新作艺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一、广播现场短新闻广播现场短新闻作为新闻问题的形式之一,迎合了听众求快、求短、求新、求活的普遍心理,以真实的场景、  相似文献   

13.
广播新闻靠声音传播信息,也靠声音来感染、吸引听众.因此,广播新闻必须在"声响"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广播"声响"的传播优势,让"声响"成为广播新闻的主流,以"声"吸引听众、感染听众,使广播新闻能够"响"彻大地.  相似文献   

14.
王骁 《声屏世界》2009,(10):41-42
资讯、评论、访谈、专题以及现场直播等当代新闻节目形态的纵深发展,加剧了广播媒体由资讯传播转向观点传播的趋势。作为一种应对,建立新闻主播机制是广播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它赋予了新闻主播策划、采编、组稿、个性表达等全方位权力,能有效提高新闻栏目的知名度,增强听众的认同感,从而树立广播新闻节目的强势形象。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专题是一种可以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音响、访谈等多种手法制作的新闻作品.它的手法要比消息多,消息基本上是叙述,专题允许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广播作品还允许有访谈和音响.这样的新闻作品叫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6.
李宏 《中国广播》2014,(3):95-100
由香港电台制作的《杀·迷途》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网瘾背后》两个广播特写分别获得2013年、2010年亚广联奖新闻类大奖。这两个作品有许多共同点:一是都选择了青少年问题题材;二是都以广播特写的手法来报道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分析新闻事件、新闻现象背后的原因;三是都从解决问题的立意出发采访、制作节目,都并给以希望,让听众从悲剧中感受到光亮。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专题是一种可以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音响、访谈等多种手法制作的新闻作品。它的手法要比消息多,消息基本上是叙述,专题允许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广播作品还允许有访谈和音响。这样的新闻作品叫新闻专题。  相似文献   

18.
国际广播电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世界各地广播的电台。它于1950年正式广播,现在用39种外语和汉语对世界各地广播。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有新闻、评论、专题节目、音乐节目等。它通过这些节目,向国外听众介绍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情  相似文献   

19.
“江铃杯”全省企业广播电视台站新闻大奖赛已经揭晓。反复研究这些获奖作品,深受教益,感到企业广播新闻大有潜力,大有希望,大有可为。“江钤杯”全省企业广播电视台站新闻大奖赛由省广播电视学会企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举办,广播新闻分新闻和专题两项。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获得广播新闻一、二等奖作品。获一等奖作品《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合资三方正式签约》(江铃广播电视台选送)和获得二等奖作品《YC4T181变速器在宜春齿轮厂试制  相似文献   

20.
李晖 《新闻传播》2012,(5):171-172
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渐实现,广播新闻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受众的选择权越来越多的今天,广播新闻需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展现自身的特点:在新闻直播中追求时效,加大信息量;在新闻专题中明晰定位,通过点播形式给听众更多的决定权。此外,电话热线这个广播唯一的现场互动方式也有可能发生变革,广播新闻工作者必须发挥广播的既有优势,将"三网融合"的机遇化为可触及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