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21,(5):92-96
产教融合是学校、企业、行业等共同参与的一种更高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体系开放、渠道互通、选择多样、互利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响应党和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背景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在对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类专业实习实训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地理信息类专业群实习实训教学体系构建、教学队伍组合、实习基地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研究,最后对产教融合的实习实训改革成效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产教融合的地理信息类专业群实习实训模式能够有效强化实践应用、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科及学生成果产出,同时可以实时对接企业,增加企业认可度,促进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应发挥产教融合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深化校企合作,满足人才供给侧改革的迫切要求。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行业指导委员会、产业学院、产教合作联盟的"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给学校、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共赢的育人效益,以特色学院建设为载体,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合作,是新时期产学研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是新时期解决教育与产业“错位”问题的迫切需求,而行业学院则是促成校企深度融合的共同体和载体。在全面分析信息通信产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以行业学院为载体加强计算机类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路和措施。其中包括主动对接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对接ICT行业链和产业链发展,瞄准行业产业人才需求,通过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及多主体产教科创协同育人等几个方面的措施探索了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实践的经验。经过5年的实践检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效果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结合政府、学校、企业等三方优势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趋势。为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存在的产教融合合力不够、驱动力不强等问题,通过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等产教融合机制结合政府服务、行业指导等方式构建现代产业学院,采用更加贴近产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向市场。针对市场需求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设计现代产业学院实施路径,创新现代产业学院育人模式,建立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机理。教学对接企业、人才对接市场,从而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坚持需求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培养产业和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与一流企业和行业共建产业学院,并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双主体、深融合"的产业学院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施、优化,并将生产与教学两过程深度相融合是校企合作高层次的育人战略,共建企业学院是完成这一高层次育人战略行之有效的模式之一。企业学院模式下产教融合是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结晶体,给学校、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育人效益,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坚持需求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培养产业和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精准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与一流企业和行业共建产业学院,并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双主体、深融合"的产业学院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提出要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若干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是时代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也是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把人才、教育和产业链条有机链接起来.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还存在产教融合资源分散、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脱节、人才供给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汇聚校企合作资源,就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工艺美术类人才培养,探讨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位一体”的现代师徒制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时代价值体现为产教融合逻辑分界的应用性和学科交叉现实选择的融合性。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进模式呈现出“系统性驱动的政府+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个性化驱动的企业+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协同化驱动的政府+高校+企业协同育人模式”“一体化驱动的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模式”。在地方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未来建设中,要有效提升产教协同融合度、产业需求契合度,真正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实现育人模式与产业需求契合度的不断提升及瓶颈突破;产业定位要精准,学科优势要突出,建设特色要鲜明,以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特色的凝练。  相似文献   

12.
深化产教融合可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结合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协同理论和三螺旋理论建构产教融合协同理论,以法国“大学校”典型代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为案例,深入分析“大学校”产教融合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产教融合以创业型大学、知识型企业、创新型政府为主体;第二,产教融合以主体间松散耦合关系为基础;第三,不同主体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产教融合的实现。行业特色高校需明确产教融合主体角色,定位产教融合主体关系,发挥产教融合主体功能。  相似文献   

13.
行业学院是产教深度融合的一种教学组织模式,也是破解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重要举措。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行业学院建设的必要性,指出行业学院的建设应确保企业的主体地位,照顾企业的利益关切,同时兼顾学术性和应用性。基于这一观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元管理模式的行业学院组织结构。按照这种结构,行业学院和学部在高校并行存在,行业学院是培养学生的主体,负责专业规划和学生管理,学部是学术研究的主体,负责学科建设和教师管理。二者通过聘约关系和高校的考评机制发生联系,成为高校不可分割的部门,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在保证学生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同时,又能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围绕地方经济进行,真正推动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行业学院优势的基础上,以汽车工程类专业为例,开展了对行业班运行模式与责任机制建设的研究,探讨了行业班的运行模式,分析了行业班校内教师、学生、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与岗位技术指导人员各自的责任机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和谐共赢,显著提升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巫云  廖先祥  孙腾 《广西教育》2022,(2):4-8+13
本文基于产教融合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有效策略与方法,并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实践的实际,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与东莞理工学校合作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行业支持机制运行模式为例,论述合作型产教融合运行模式、渗透型产教融合运行模式等五种模式的运行机制、评估机制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具有落实深化产教融合和破解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为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数字工匠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职院校积极与政府、行业和企业合作共创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但仍存在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产教融合不够全面深入与“工匠精神”培育深度不够等问题。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力求破解现存困境,通过构建“双元主体,五维融通,七个共同”数字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爱专业敬职业、懂技术会实践、有自信敢担当”的数字工匠,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作出了可借鉴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而产教融合是促进高职教育人才与市场、企业相对接的有效路径,从而促进"产"与"教"共同发展。美国社区学院产教融合成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给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以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是民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阐述民办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从打造双师型队伍、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打造共建专业等方面着手,以宿迁学院为例,深化产教融合,助推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设产业学院是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有效举措,也是高校结合办学定位、面向行业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建设途径。目前,产业学院建设存在政府引领与行业协会指导有待加强、投资主体合作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有待加深等问题,急需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推动的“三链融合”新生态、多主体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新机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同频共振”新模式,从而打造定位准确、亮点突出的特色产业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对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在分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校企共促教育供给侧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出持续打造互利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圈等深化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建议,为当地行业企业培养更适配的涉外旅游人才,推进旅游类专业的产教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