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互联网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以其特有的方式将人与人连接起来,使个体聚集为群体。对于网络群体互动,有些研究者认为它可以带来"群氓的智慧",而有些研究者认为它会带来群体性迷失。本文认为,不能简单地推论它一定会导致群体智慧或群体迷失,个体的汇聚可以有多种方式,不同的结构与机制,会导致互动产生不同的效果。此外,判断群体智慧何时形成,还要考虑群体互动目标的性质或情境。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为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生活的新情境,使其能自主性更强地使用各种网络特殊形象,进行个体展演、完成情感表达。文章探究以青年群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周杰伦粉丝群,在近期微博超级话题打榜事件中,使用"夕阳红中老年粉丝"的网络特殊形象进行自我呈现和情感表达。结论认为,"夕阳红粉丝"这一不同于青年群体现实生活的特殊形象,实则反映了他们"感慨青春消逝""代际对立""娱乐与消遣"三种与该群体特性息息相关的情感表达。这三种情感对该群体具备较强的情感号召力,并在群体针对"夕阳红"网络特殊形象的表演互动中不断增强,成为该群体在本次带有互动仪式性质的"表演狂欢"中的共享情感。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6,(19):36-42
理解不同类型个体在网络公共事件中的参与行为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知网络公共事件的特点与发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了大学生群体中人格特质对媒体信任和网络公共事件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公共事件的参与行为可二分为围观式参与和互动式参与。2.高外倾性群体在网络公共事件的互动式参与中居于主导地位。3.高宜人性和神经质群体更倾向于围观事件。4.宜人性和开放性人格特质影响个体的媒体信任度,而媒体信任度与网络公共事件的互动式参与呈正相关。5.性别和学科背景对大学生网络公共事件参与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节目形象包含了文化内核、呈现方式、播出渠道、观众反馈等多方因素。群体脱口秀不是个人脱口秀的简单相加,而是群像基础上的形象共塑。群像与个体角色设定上的调和、群体成员间互动的内容与方式、网络播出渠道受众的多层次构成,共同塑造了群体脱口秀的形象。“表演”概念不仅包含了舞台表演艺术,也是对人类行为观察分析的一种视角。从“表演”角度切入,对群体脱口秀的角色定位、演员互动及受众参与等行为进行研究,可以较为全面地呈现群体脱口秀形象的设定及达成全过程,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探讨网络节目文化的构成与呈现。  相似文献   

5.
滕朋  王菲 《当代传播》2021,(5):105-108
从旅游纪念照到网络打卡照,其传播空间和场景超越个体范畴,传播特征从"身份在场"逐渐过渡到"身体在场",形塑身体成为视觉传播的关键.卢克斯三维权力观更能洞悉网络打卡照背后的微观权力作用机制.网络打卡照的传播决策不再仅取决于个体的意愿,更多受制来自于流行产业、网络平台、社交群体、互动效果所衍生的微观权力.  相似文献   

6.
刘晓洁 《视听》2023,(10):110-114
网络空间中的媒介互动重塑了关系连接与发展的形态,青年群体的孤独与社交媒体连接的易得性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从线上音乐社区的媒介社交互动切入,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式,发现随时随地因兴趣匹配到一起听歌的个体在获得即刻情感支持的同时,获得了与更大群体的连接感;但反向来看,断连“离开”的自由与缺乏情感深层互动的“社交挫败”,为个体带来社交孤独与情感孤独的双重孤独。  相似文献   

7.
吴锦辉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110-116
分析传统图书馆营销模式在微博营销中的不足, 依据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 从社交网络群体发展特征的角度构建高校图书馆微博营销模式, 自顶向下依次为:战略目标层、营销目标层、项目目标层、群体目标层和个体目标层, 其中群体目标层根据微博的传播特征分解为群体成员感知、群组影响力、群体互动和行动转化4项可以量化的子目标.之后, 介绍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以此模式为基础开展宣传月微博营销的实践, 详细分析各项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迷群受众是当前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传受双方日趋平衡,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网络迷群群体在文化实践参与程度上有了极大提高。网络迷群以聚合和流动的个体诉求在新媒体构建的虚拟场域中参与聚集,运用互动与分享交流和传播信息,生产衍生文本和消费文化产品,并进行身份认同,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迷群群体在大众文化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初云玲 《传媒》2023,(8):54-56
媒介技术介入视频创作不仅赋予了用户参与互动的权利,还通过多种交互形式向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本文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结合互动视频相关案例对互动视频的交互类型、交互效果与交互策略进行全面论述。研究表明,视频与互动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全新体验,并在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体自我互动、个体与群体互动及个体与媒介互动三种类型。而作为一种全新的视频形式,互动视频未来还需在互动剧本、互动空间、交互设计等方面不断改进,从而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互动体验。  相似文献   

10.
张砥 《青年记者》2016,(23):44-45
社交媒体用户在自我解码和相互传播的过程中,常常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原始发布的内容及其传播意图重构,使之成为偏离原本意义的新话题.这一重构过程受个体认知和群体心理驱使的影响.从群体层面来看,信息发布后,在表达和互动中,意见感受相近的用户便形成共鸣的群体,而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一些原始的话题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被重新赋予更符合广泛人群的内涵和意义.探析群体心理影响下社交媒体用户的话题重构,对分析网络舆情走向、积极开展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虽然以生物性反应为基础,但主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文化和语言是建构情绪的重要手段。个体情绪借助语言在社会网络间传播,实质是一场以情绪理解为内核的群体情感互动仪式。互联网群体传播帮助人们通过建立弱关系扩大社会网络,促进个体情绪在传播范围上的量变和情绪性质上的质变,形成社会情绪型舆论。网络语言具有表层和深层双重情绪基因,通过模因复制进行群体传播。在此过程中,网络语言具有三重效应:一是凝合效应,促进深层情绪整合,形成社会舆论;二是转移效应,其表层的娱乐性、游戏性特征能推动情绪转化,疏导社会舆论;三是沉淀效应,累积社会情绪氛围,沉淀社会参与基因,建构网络语言所诞生和维护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2.
数字时代的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不断生成新的传播形式,微博方兴未艾,微信已悄然兴起。微博与微信两者均具有移动和有线互联的性质,实现了跨媒体平台的沟通,微博兼顾了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个体与群体三个范围内的互联,微信目前还局限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传播。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生产的界限,然而又有所不同,在新闻发布方式上,微博新闻主要是用户自生成内容,微信新闻主要是网站推送;微信以虚拟场域人际互动为主,而微博兼具社交媒体和twitter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网络群体内传播与群际传播生态中呈现出复杂的个体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而栖息于网络群体传播间的网络舆论在生成机制与效能转化过程中体现出三个重要特点:群体传播中个体交往结构不平衡、意见波聚合与辐射引发舆论“热能--效能”的转化、群体传播中信息博弈呈理性趋向。这三个特点成为我们解读网络舆论独特性与探讨其理性与否的三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传播不断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从"匿名"者成长为"公民",群体的"智慧"取代个体的"狂欢",已经成为新的网络特征和网络发展的必然力量,这也是博客对社会影响方式的一种转变."公民"需要合理发声的公共舆论平台,并通过这一平台的理性互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向上的推动力量.尽管理性和非理性的声音、形象还将继续在网络中共存...  相似文献   

15.
2013年8月网络治理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微博意见领袖的识别、活跃度、影响力再次引发各界关注、本文以244个微博意见领袖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微博意见领袖的群体特点,利用词频分析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微博意见领袖博文内容及转发关系进行分析,探析网络舆论调控前后微博意见领袖行为变化特点。分析发现:8月以来微博意见领袖发博量整体下降,但公务员、律师、作家、学者等群体人均每日发博量上升;博文内容涉及政治话题减少,更加倾向于法制主题;整体互动程度降低,意见领袖群体对个体影响力减弱,群体之间信息控制力和传播力差距缩小;少数微博意见领袖参与舆情事件的热度上升,但微博意见领袖群体对舆情事件影响力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杨济璠 《东南传播》2022,(5):101-104
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CP粉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媒介平台,其依托网络不断联结、壮大,成为一个日益兴起的受众群体,拥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在“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导下,通过对18位北京女性大学生CP粉的访谈以及对网络中CP粉群体的参与式观察,研究发现:CP粉的“嗑CP”行为背后存在着解压、情感、社交等需求,是一个个体寻求媒介、媒介满足需求的双向互动过程。同时,研究尝试提出包括群体规范、平台监督在内的三条策略,希望以此对CP粉的“嗑CP”行为进行规范与引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个体成为“技术具身”的赛博人,场景、身体、在场的概念发生了变迁。异地恋群体通过专注、便利、亲密的在线互动,以及双方的联合活动与共享任务,重新实现了“数字亲密”式的交流与传播。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与媒介技术进行了“双向驯化”:媒介技术推动异地恋个体重塑自我边界,转变媒介使用惯习;异地恋个体则使技术“为我所用”,体现了物理身体的不可替代,确认了“数字亲密”的真实性。随着个体回归“在场”,异地恋群体克服了由“脱域交往”引发的信任危机,从而重新搭建起安全感与亲密感,建构起以认知型信任为主、情感型信任为辅的人际信任,以及以媒介技术和网络虚拟世界的运作规则为基础的制度信任。  相似文献   

18.
电影宣发传播作为电影产业链的后端环节,具有区别于其他环节的较高的价值增量,同时当下社会化媒体环境中以共同兴趣集聚的趣缘群体正在成为电影传播的有力一环。立足柯林斯研究微观群体传播行为及其动因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可解析出电影网络趣缘群体由网络虚拟社区技术建制及情感共享文化需求双重因素形成,其运作机制在于完整互动仪式的参与以及基于短暂刺激和反馈强化积攒而成的长期情感共建,并进一步探询作为网络趣缘群体互动仪式结果的群体团结及群体符号能够为电影传播带来何种效用。  相似文献   

19.
数字时代,以流行语、表情包、热梗等为代表的网络迷因已渗透进各类社交场景,成为现代人日常交流中一种新型交流手段和话语表达方式,不断重构着互联网的数字文化景观。本文主要聚焦于网络迷因的生成机制与连接逻辑,探究网络迷因如何通过身份认同、社会互动、游戏狂欢、情感话语等方面充当数字化的社交工具,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不同个体、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连接与互动,并进一步分析网络迷因火热传播背后潜存的表达能力退化、过度娱乐化等现实风险,为洞察数字时代的新型社交方式以及数字社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构筑清朗的网络意见表达空间、建设良好的网络传播秩序成为发展网络强国、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2020年1月20日至3月8日间,人民日报在新浪微博发布的43088条新闻及其1204769条相关评论的实证分析,考察沉默的螺旋理论视角下,作为意见表达的网络新闻回帖所形成的受众互动对群体极化的影响,揭示了情绪在受众互动和群体极化之间关系具有抑制性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受众互动对群体极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众互动越强烈,情绪效价越消极,情绪唤醒越强烈;正向情绪效价、低唤醒度的情绪更容易导致群体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